成語有關(guān)兔的成語

有關(guān)兔的成語

有關(guān)兔的成語共收錄57個
成語 解釋 出處
兔死狐悲,物傷其類兔子死了,狐貍感到悲傷。比喻因同類的失敗或死亡而感到悲傷。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89回:“獲曰:‘兔死狐悲,物傷其類’。吾與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無冤,何故害我?”
守株待兔比喻死守狹隘經(jīng)驗;不知變通;或抱著僥幸心理妄想不勞而獲。戰(zhàn)國 韓 韓非《韓非子 五蠹》:“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也,觸柱折頸而死。”
狡兔三窟窟:洞穴。狡猾的兔子有三個洞穴。原比喻藏身的地方特別多;用來躲避災(zāi)難禍患?,F(xiàn)多比喻掩蓋的方法多;隱身的計劃周密。西漢 劉向《戰(zhàn)國策 齊策四》:“狡兔有三窟,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臥也。請為君復(fù)鑿二窟?!?/td>
兔角牛翼兔不生角,牛不長翼,故以“兔角牛翼”喻不合情理之事。章炳麟《國故論衡·明見》:“若然,始者果不可知,即萬論若兔角牛翼矣?!?/td>
兔死狐悲兔子死了;狐貍很悲傷。比喻因同類遭遇不幸而悲痛傷感。悲:悲傷。元 汪元亨《折桂令 歸隱》曲:“鄙高位羊質(zhì)虎皮,見非辜兔死狐悲?!?/td>
待兔守株比喻墨守成規(guī)不知變通或妄想不勞而獲,坐享其成。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序》:“刻舟求劍,體貌何殊;待兔守株,旨意寧遠。”
兔死鳧舉象兔敢奔跑,象野鴨急飛。比喻行動迅速。《呂氏春秋 論威》:“知其不可久處,則知所兔起鳧舉,死 之地矣。”
兔子不吃窩邊草比喻壞人不在當?shù)馗蓧氖隆?/td>李英儒《野火春風(fēng)斗古城》第16章:“兔子不吃窩邊草,我這老虎單吃回頭食?!?/td>
烏踆兔走指日月運行。兔,傳說中的月中玉兔。借指月亮。元·柳貫《題<瀛洲仙會圖>》詩:“茅龍飛去杳無跡,烏踆兔走雙跳丸?!?/td>
逐兔先得逐:追趕。誰先抓到手就歸誰,別人不能再爭。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0回:“法正曰:‘豈不聞逐兔先得之語乎?’”
狡兔死,良犬烹比喻給統(tǒng)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后被拋棄或殺掉。同“狡兔死,良狗烹”。《東周列國志》第八三回:“吾聞‘狡兔死而良犬烹’。敵國如滅,謀臣必亡?!?/td>
兔走烏飛烏:古代傳說日中有三足烏,故稱太陽為金烏;兔:古代傳說中月中有玉兔,故稱月亮為玉兔。形容光陰迅速流逝。唐 韓琮《春愁》詩:“金烏長飛玉兔走,青鬢長青古無有。唐 韋莊《秋日早行》詩:“行人自是心如火,兔走烏飛不覺長。”
鳥盡弓藏,兔死狗烹烹:煮燒。飛鳥打盡,弓被擱置不用;兔被捕殺后,獵狗則被烹食。比喻事情辦成,功臣被害。魯迅《立此存照》:“倘有不識時務(wù)者問:‘如果那時并不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而且漢人也配享太廟……則將如何?’我覺得頗費唇舌。”
狡兔死,良狗烹烹:燒煮。兔子死了,獵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給統(tǒng)治者效勞的人事成后被拋棄或殺掉。《韓非子 內(nèi)儲說左下》:“狡兔盡則良犬烹,敵國滅則謀臣亡?!妒酚?越王勾踐世家》:“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td>
狡兔三穴見“狡兔三窟”。《宋史·河渠志》:“乃是狡兔三穴,自為潛身之計。”
狐兔之悲狐死則兔悲,兔死則狐亦悲。比喻因同類的死亡而感到痛心悲傷。明·朱國楨《涌幢小品·黃叔度二誣辨》:“因視國家將傾,諸賢就戮,上之不能如孫登之污埋,次之不能如皇甫規(guī)之不與,下之不能興狐兔之悲,方且沾沾自喜,因同志之死以為名高,是誠何忍哉?!?/td>
靜若處子,動若脫兔指軍隊未行動時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樣沉靜,一行動就像逃脫的兔子那樣敏捷。孫武《孫子 九地》:“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后如脫兔,敵不及拒。”
玉兔銀蟾蟾:蟾蜍。月宮中的玉兔和銀蟾。指月亮。唐·白居易《中秋月》詩:“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td>
燕麥兔葵形容景象荒涼。清·李慈銘《越縵堂詩話》上卷:“燕麥兔葵,奚取劉郎之詠;天街內(nèi)庫,徒傳泰婦之吟。”
勢若脫兔勢:攻勢。脫:脫逃。對敵人攻擊的速度極快,就像脫逃的兔子奔跑那樣。唐·陸龜蒙《雜諷》詩:“攻如餓鴟叫,勢若脫兔急。”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比喻對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認真對付。同“獅象搏兔,皆用全力”。茅盾《謹嚴第一》:“獅子搏兔,亦用全力——這一句成語,最足以說明藝術(shù)匠們之無往而不謹嚴,絲毫不肯隨便,”
兔角龜毛兔生角,龜長毛。都是沒有的事。比喻有名無實。《大智度論》第12卷:“如兔角龜毛,亦但有名而無實?!?/td>
白兔赤烏月亮和太陽的代稱。多借指時間。唐 白居易《勸酒》詩:“天地迢迢自長久,白兔赤烏相趁走?!?/td>
見兔顧犬看到了兔子,再回頭叫喚獵狗去追捕。比喻動作雖稍遲,但趕緊想辦法,還來得及。西漢 劉向《戰(zhàn)國策 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td>
狐死兔泣比喻因同類的死亡而感到悲傷。《宋史 叛臣傳下 李全傳下》:“狐死兔泣,李氏滅,夏氏寧得獨存?愿將軍垂盼?!?/td>
目兔顧犬看見兔子而呼獵犬。比喻及時補救。語出《戰(zhàn)國策·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td>語出《戰(zhàn)國策·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td>
驚猿脫兔如受驚的猿猴、脫逃的兔子。形容迅速奔逃。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還虧得苗子的腳底板厚,不怕巉巖荊棘,就如驚猿脫兔,漫山越嶺的逃散了。”
獅象搏兔,皆用全力比喻對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認真對付。清·黃宗羲《<稱心寺志>序》:“沾沾卷石之菁華,一花之開落,與桑經(jīng)酈注爭長黃池,則是獅象搏兔,皆用全力爾?!?/td>
兔起鶻落兔子剛起跑;鶻就猛撲下去。形容動作非常敏捷;比喻下筆快捷。鶻:打獵用的猛禽。宋 蘇軾《文與可畫蒷筜谷偃竹記》:“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即逝矣。”
動如脫兔比喻行動敏捷。《孫子·九地》:“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后如脫兔,敵不及拒?!?/td>
龜毛兔角烏龜身上生毛,兔子頭上長角。比喻不可能存在或有名無實的東西。晉 干寶《搜神記》第六卷:“商紂之時,大龜生毛,兔生角,兵甲將興之象也?!?/td>
靜如處女,動如脫兔處女:未嫁的女子;脫兔:逃跑的兔子。指軍隊未行動時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樣持重;一行動就象飛跑的兔子那樣敏捷。《孫子·九地》:“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后如脫兔,敵不及拒?!?/td>
守如處女,出如脫兔處女:未嫁的女子;脫兔:逃跑的兔子。指軍隊未行動時象未出嫁的姑娘那樣持重;一行動就象飛跑的兔子那樣敏捷。《孫子·九地》:“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后如脫兔,敵不及拒?!?/td>
兔起鳧舉鳧:野鴨。象兔敢奔跑,象野鴨急飛。比喻行動迅速。戰(zhàn)國 呂不韋《呂氏春秋 論威》:“知其不可久處,則知所兔起鳧舉死殙之地矣?!?/td>
得兔忘蹄猶言得魚忘荃。蹄,兔罝。語出《莊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td>語出《莊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兔絲燕麥兔絲:菟絲子。菟絲不是絲,燕麥不是麥。比喻有名無實。《魏書 李崇傳》:“今國子雖有學(xué)官之名,而無教授之實,何異兔絲燕麥,南箕北斗哉?”
見兔放鷹看到野兔,立即放出獵鷹追捕。比喻行動及時,適合需要。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護圣不似老胡,拖泥帶水,只是見兔放鷹,遇獐發(fā)箭?!?/td>
東門逐兔見“東門黃犬”。《史記·李斯列傳》載: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誣陷,論腰斬咸陽市。臨刑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fù)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兔盡狗烹烹:燒煮食物。兔子死了,獵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統(tǒng)治者殺掉功臣。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td>
烏飛兔走烏:古代傳說日中有三足烏,故稱太陽為金烏;兔:古代傳說中月中有玉兔,故稱月亮為玉兔。形容光陰迅速流逝。元 不忽木《點絳唇 辭朝》套曲:“你看這汛指間烏飛兔走,假若名利成,至如田園就,都是些去馬來牛。”
犬兔俱斃比喻雙方同歸于盡。《戰(zhàn)國策·齊策三》:“韓子盧者,天下之疾犬也;東郭逡者,海內(nèi)之狡兔也。韓子盧逐東郭逡,環(huán)山者三,騰山者五,兔極于前,犬廢于后,犬兔俱罷,各死其處。田父見之,無勞倦之苦而擅其功。”
獅子搏兔比喻對小事情也非常重視、用出全部力量。茅盾《謹嚴第一》:“獅子搏兔,亦用全力——這一句成語,最足以說明藝術(shù)巨匠們之無往而不謹嚴,絲毫不肯隨便。”
兔缺烏沉猶兔走烏飛。唐·羅鄴《冬日寄獻庾員外》:“卻思紫陌觥籌地,兔缺烏沉欲半年?!?/td>
兔頭獐腦獐:牙獐。形容人的面貌猥瑣。《上海小刀會起事本末》:“暴斂橫征,野皆狼心狗行之吏,賣官鬻爵,朝盡兔頭獐腦之人?!?/td>
兔死犬饑比喻敵人滅亡后,功臣不受重用。明·張居正《答兩廣劉凝齋言賊情軍情民情》:“鳥盡弓藏,兔死犬饑,故諸將士多張大賊勢者,亦未可盡以為然也?!?/td>
獲兔烹狗比喻事成后排斥以至殺害有功之臣。清 梁啟超《論中國之將強》:“南洋一帶,茍微華人,必不有今日。今雖獲兔烹狗,得魚忘筌。”
金烏西墜,玉兔東升金烏:太陽;墜:落下;玉兔:月亮。太陽落山,月亮升起。清·錢彩《說岳全傳》第13回:“一路說,一路行,不多時,早已金烏西墜,玉兔東升?!?/td>
兔起烏沉謂月出日落。《參同契》上卷:“昏明順寒暑。”后蜀·彭曉注:“兔起烏沉,升降于三百八十四日?!?/td>
全獅搏兔搏:搏斗。形容發(fā)揮巨大威力攻擊弱小的目標。曾樸《孽?;ā返?4回:“他既要來螳臂當車,我何妨去全獅搏兔,給他一個下馬威。”
兔死狗烹野兔捕殺了;獵狗無用;被煮著吃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效力有功的人拋棄或殺掉。西漢 司馬遷《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蜚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td>
兔走鶻落見“兔起鶻落”。明·宋濂《佛光普照大師塔銘》:“行宣政院命長明之瑞云山清涼寺,學(xué)徒奔湊,機鋒相加,如兔走鶻落,瞬目輒失?!?/td>
墜兔收光墜兔:落月。月亮落下去了。比喻一件事情的結(jié)束明·李昌棋《剪燈余話·武平靈怪錄》:“逡巡間,墜兔收光,遠雞戒曉?!?/td>
一雕雙兔唐李林甫、張九齡、裴耀卿并為相,李抑揚張、裴自得,張裴二人罄折卑遜,時人竊言“一雕挾兩兔”。見唐鄭處誨《明皇雜錄》卷下及《新唐書·李林甫傳》。后因以“一雕雙兔”謂三人并列顯位,一人勢盛而兩人受其挾制。唐李林甫、張九齡、裴耀卿并為相,李抑揚張、裴自得,張裴二人罄折卑遜,時人竊言“一雕挾兩兔”。見唐鄭處誨《明皇雜錄》卷下及《新唐書·李林甫傳》。
狼奔兔脫形容倉皇逃竄。《冷眼觀》第四回:“遠遠聽見吆喝之聲,由遠而近……眾人手忙腳亂,將桌上杯盤收拾干凈,轉(zhuǎn)眼間,狼奔兔脫,如鳥獸散去。”
兔頭麞腦形容人面貌猥瑣。多形容壞人。
兔葵燕麥形容景象荒涼。唐·劉禹錫《再游玄都觀絕句》:“重游玄都,蕩然無復(fù)一樹,唯兔葵燕麥,動搖于春風(fēng)耳?!?/td>
東兔西烏兔、烏:古代神話傳說中說,月亮里有玉兔,太陽里有三足金烏,所以用烏、兔代表日月。月亮東升,太陽西落。表示時光不斷流逝。宋 吳潛《瑞鶴仙》:“愁高悵遠。身世事,但難準。況禁他,東兔西烏相逐,古古今今不問?!?/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