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十羊九牧 | 十頭羊倒用九個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賦稅剝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無所適從。 | 《隋書 楊尚希傳》:“所謂民少官多,十羊九牧?!?/td> |
羊質(zhì)虎皮 | 質(zhì):本性。羊雖然披上虎皮,還是見到草就喜歡,碰到豺狼就怕得發(fā)抖,它的本性沒有變。比喻外表裝作強大而實際上很膽小。 | 西漢 揚雄《法言 吾子》:“羊質(zhì)虎皮,見草而悅,見豺而戰(zhàn),忘其皮之虎矣?!?/td> |
亡羊補牢 | 羊丟了再去修補羊圈還不算晚。比喻出了問題以后想辦法補救可以防止繼續(xù)受損失。亡:逃亡,丟失;牢:關(guān)牲口的圈。 | 西漢 劉向《戰(zhàn)國策 楚策四》:“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td> |
掛羊頭賣狗肉 | 比喻以好的名義做幌子,實際上名不副實或做壞事。 | 宋 釋惟白《續(xù)傳燈錄》第31卷:“懸羊頭,賣狗肉,知它有甚憑據(jù)。” |
羊羔美酒 | 羊羔:酒名,因釀制材料中有羊肉,故名。味兒醇厚的好酒。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七回:“我雖比他尊貴,但綾錦紗羅,也不過裹了我這枯株朽木,羊羔美酒,也不過填了我這糞窟泥溝?!?/td> |
愛禮存羊 | 由于愛惜古禮,不忍使它廢弛,因而保留古禮所需要的祭羊。比喻為維護根本而保留有關(guān)儀節(jié)。 | 先秦 孔子《論語 八佾》:“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td> |
羊腸小道 | 原指太行山上一條小道。后形容狹窄曲折而又險峻的山路。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45回:“前面彎彎曲曲,盡是羊腸小道。” |
羊腸小徑 | 像羊腸子那樣窄小曲折的小路。形容曲折崎嶇的山路。 | 巴金《家》:“進了這門,他們即發(fā)現(xiàn)一條羊腸小徑躺在竹林中間?!?/td> |
商羊鼓舞 | 商羊:傳說鳥名。商羊飛舞定有大雨。比喻重大變故發(fā)生之前的預(yù)兆。 | 《孔子家語·辨政》:“且謠曰:‘天將大雨,商羊鼓舞。’” |
歧路亡羊 | 亡:丟失。在岔道上跑丟了羊。比喻人生道路復(fù)雜;掌握不好方向會誤入歧途;以致難以達到預(yù)期目的。 | 《列子 說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學(xué)者以多方喪生?!?/td> |
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 | 羊肉沒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氣。比喻干了某事沒撈到好處,反壞了名聲惹來了麻煩。 | 清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十七回:“弄得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那是要壞名氣的?!?/td> |
鼠穴尋羊 | 比喻沒有功效的做法。 | 清·袁枚《隨園詩話補遺》第四卷:“余笑曰:‘此之謂鼠穴尋羊,蜂窠唱戲,非以詩學(xué)教人之道也?!?/td> |
肉袒牽羊 | 牽羊:牽著羊,表示犒勞軍隊。古代戰(zhàn)敗投降的儀式。 | 《左傳·宣公十二年》:“鄭伯肉袒牽羊以逆,曰:‘孤不天,不能事君,使君懷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td> |
順手牽羊 | 順:方便。指順手把羊牽走。比喻順便利用可乘之機施展手法或手腕。 | 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效馬效羊者右牽之。鄭玄注:“用右手便?!?/td> |
蘇武牧羊 | 蘇武:漢朝時人。蘇武寧死不屈情愿牧羊也不投降匈奴。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38回:“他取筆就畫了一幅蘇武牧羊,畫了又要我題?!?/td> |
羊腸九曲 | 羊腸:像羊腸一樣崎嶇曲折的小路。九曲:有許多曲折的地方,指河道曲折。形容崎嶇曲折的小徑和彎彎曲曲的河道。也指道路的艱難。 | |
昌歜羊棗 | 據(jù)傳周文王嗜昌歜,春秋魯曾點嗜羊棗。后用以指人所偏好之物。 | 宋 蘇軾《答李端叔書》:“不肖為人所僧,而二子獨喜見譽,如人嗜昌歜羊棗,未易詰其所以然者?!?/td> |
羊狠狼貪 | 狠:兇狠。原指為人兇狠,爭奪權(quán)勢。后比喻貪官污吏的殘酷剝削。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jì)》:“因下令軍中曰:‘ 猛如虎,很如羊,貪如狼,強不可使者,皆斬之?!?/td> |
系頸牽羊 | 系:拴縛。用繩系住脖子,用手牽著羊。形容投降請罪的樣子。 | 清·畢沅《續(xù)資治通鑒·宋帝顯德佑二年》:“祺讀至‘免系頸牽羊’之語,太后泣謂帝曰:‘荷天子圣恩,汝宜拜謝?!?/td> |
羚羊掛角 | 羚羊夜宿,掛角于樹,腳不著地,以避禍患。舊時多比喻詩的意境超脫。 | 宋 嚴羽《滄浪詩話 詩辨》:“盛唐諸人,唯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澈玲瓏,不可湊泊?!?/td> |
羊腸鳥道 | 形容山路狹窄,曲折而險峻。 | 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詩:“火龍明鳥道,鐵騎繞羊腸?!?/td> |
餓虎見羊 | 饑餓的老虎見到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20卷:“一見了,猶如餓虎見羊,不勾大嚼,頃刻吃個干凈。” |
餓虎擒羊 | 像餓急了的老虎捉羊一樣。形容動作迅猛。亦作“餓虎吞羊”、“餓虎撲羊”。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七回:“兄聽得索郎郎的叉盤聲響,使個‘餓虎擒羊’勢,叫道:‘你敢來么?’” |
牛羊勿踐 | 勿使牛羊踐踏。比喻愛護。語出《詩·大雅·行葦》:“敦彼行葦,牛羊勿踐履,方苞方體,維葉泥泥?!编嵭{:“草木方茂盛,以其終將為人用,故周之先王為此愛之,況于人乎?” | 語出《詩·大雅·行葦》:“敦彼行葦,牛羊勿踐履,方苞方體,維葉泥泥。”鄭玄箋:“草木方茂盛,以其終將為人用,故周之先王為此愛之,況于人乎?” |
與羊謀羞 | 羞:美食。要吃羊肉卻同羊商量。比喻同有利害沖突的對方謀求合作一定不會成功 | 《符子》:“欲為千金之裘,而與狐謀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與羊謀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 |
掛羊頭,賣狗肉 | 比喻以好的名義做招牌,實際上兜售低劣的貨色。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十六:“懸羊頭,賣狗肉,壞后進,初幾滅?!?/td> |
買王得羊 | ①謂想買王獻之字,卻得到了羊欣的字。意為差強人意。②指摹仿名人的字畫雖然逼真而終差一等。 | 唐·張懷瑾《書斷》:“時人云:‘買王得羊,不失所望?!?/td> |
替罪羊 | 古代猶太教祭禮是替人承擔(dān)罪過的羊。比喻代人受過。 | 張平《抉擇》:“你豈不是隨時都會做替罪羊?” |
失馬亡羊 | 泛指禍福得失。 | 明·單本《蕉帕記·揭柬》:“耳不聞斬蛇逐鹿,口不言失馬亡羊,一任他桑田變海,海變桑田。” |
餓虎逢羊 | 逢:碰到,遇到。饑餓的老虎遇到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 明 馮夢龍《喻世明言》第23卷:“他兩個正是曠夫怨女,相見如饑虎逢羊,蒼蠅見血。” |
臧穀亡羊 | 《莊子·駢拇》載,臧、穀二人牧羊,臧挾策讀書,穀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為典,喻事不同而實則一。 | 宋 蘇軾《和劉道原〈詠史〉》:“仲尼憂世接輿狂,藏穀雖殊竟兩亡?!?/td> |
虎入羊群 | 老虎進入羊群。形容強者在肆意欺凌弱者。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回:“孔融望見太史慈與關(guān)、張趕殺賊眾,如虎入羊群,縱橫莫當(dāng),便驅(qū)兵出城。” |
懸羊頭,賣狗肉 | 懸:吊掛。掛的是羊頭,賣的是狗肉。比喻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名不副實。 |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天缽元禪師法嗣》:“有般名利之徒,為人天師,懸羊頭,賣狗肉?!?/td> |
賣狗懸羊 | 猶言掛羊頭賣狗肉。意謂名不副實。 | 明·蘇子文《桂枝香》:“賣狗懸羊,驢糞毯兒外面光,瞞不慌。” |
以羊易牛 | 易:更換。用羊來替換牛。比喻用這個代替另一個。 | 《孟子·梁惠王上》:“王坐于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唬骸慰蓮U也,以羊易之?!?/td> |
素絲羔羊 | 指正直廉潔的官吏。 | 《詩經(jīng) 召南 羔羊》:“羔羊之皮,素絲五陀?!?/td> |
亡羊得牛 | 丟掉羊,得到牛。比喻損失小而收獲大。 | 《淮南子·說山訓(xùn)》:“亡羊而得牛,則莫不利失也?!?/td> |
羊續(xù)懸魚 | 羊續(xù),漢時官吏。羊續(xù)把生魚懸于庭。形容為官清廉,拒受賄賂。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羊續(xù)傳》:“府丞嘗獻其生魚,續(xù)受而懸于庭?!?/td> |
瘦羊博士 | 指能克己讓人的人。 | 《后漢書甄宇傳》:“建武中,[甄宇]為州從事,征拜博士。”李賢注引《東觀漢記》:“建武中每臘,詔書賜博士一羊。羊有大小肥瘦。時博士祭酒議,欲殺羊分肉,……宇因先自取其最瘦者,由是不復(fù)有爭訟?!?/td> |
羊質(zhì)虎形 | 質(zhì):本性。比喻外強內(nèi)弱,虛有其表。 | 《慈溪太后演義》第13回:“看似新機勃發(fā),政局昌明,其實是徒襲皮毛,未得精髓,羊質(zhì)虎形,濟什么事?” |
情同羊左 | 交情深厚,愿為對方去死。多指生死之交。 | 南朝·梁·劉峻《廣絕交論》:“想惠莊之清塵,庶羊左之徽烈?!?/td> |
羝羊觸藩 | 羝羊:公羊;觸:抵撞;藩:籬笆。公羊的角纏在籬笆上,進退不得。比喻進退兩難。 | 《周易 大壯》:“羝羊觸藩,不能退,不能遂。” |
羊入虎口 | 羊落到了虎口里。比喻落入險境,有死無生 | 清·錢彩《說岳全傳》第16回:“猶如驅(qū)羊入虎口耳?!?/td> |
使羊?qū)⒗?/a> | 將:統(tǒng)率,指揮。派羊去指揮狼。比喻不足以統(tǒng)率指揮。也比喻使仁厚的人去駕馭強橫而有野心的人,這要壞事。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留侯世家》:“且太子所與俱諸將,皆嘗與上定天下梟將也。今使太子將之,此無異使羊?qū)⒗且病!?/td> |
問羊知馬 | 比喻從旁推究,弄清楚事情真相。 | 東漢 班固《漢書 趙廣漢傳》:“鉤距者,設(shè)欲知馬賈,則先問狗,已問羊,又問牛,然后及馬?!?/td> |
驅(qū)羊戰(zhàn)狼 | 喻以弱擊強。 | 宋·張耒《唐論中》:“而以之抗燕代之勁騎,此驅(qū)羊戰(zhàn)狼,則明皇與重兵選卒所不得行之也?!?/td> |
羊落虎口 | 羊已被老虎吃到嘴里。比喻落入險境,很難幸免。亦作“羊入虎口”。 | 元·朱凱《昊天塔》第一折:“俺家姓楊,被番兵陷在虎口交牙峪里。這個叫做羊落虎口,正犯了兵家所忌?!?/td> |
羊毛出在羊身上 | 比喻表面上給了人家好處,但實際上這好處已附加在人家付出的代價里。 | 明 唐順之《公移 牌》:“稍稍借貸度日,有收之年送還田主。諺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td> |
臧谷亡羊 | 《莊子·駢拇》載,臧、谷二人牧羊,臧挾策讀書,谷博塞以游,皆亡其羊。后因以為典,喻事不同而實則一。 | 宋 蘇軾《和劉道原〈詠史〉》:“仲尼憂世接輿狂,藏谷雖殊竟兩亡?!?/td> |
多歧亡羊 | 因岔路太多無法追尋而丟失了羊。比喻事物復(fù)雜多變,沒有正確的方向就會誤入歧途。也比喻學(xué)習(xí)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 戰(zhàn)國 鄭 列御寇《列子 說符》:“大道以多歧亡羊,學(xué)者以多方喪生?!?/td> |
羊入虎群 | 比喻好人落入壞人的手中,處境極端危險。 | 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邵九娘》:“竊意羊入虎群,狼藉已不堪矣?!?/td> |
亡羊之嘆 | 亡:丟失。嘆:嘆息。為丟失了羊而嘆息。比喻探索學(xué)問,徘徊歧路,結(jié)果一無所得,空留遺憾。亦作“亡羊歧路”。 | |
餓虎攢羊 | 攢:趕。饑餓的老虎追趕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貪婪。 | 清 酌元亭主人《照世杯 百和坊將無作有》:“可憐歐滁山被那大漢捉住,又有許多漢子來幫打,像餓虎攢羊一般,直打得個落花流水。” |
羊公鶴 | 羊公:人名。羊公所養(yǎng)的鶴。比喻名不副實。 |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diào)》:“昔羊叔子有鶴善舞,嘗向客稱之??驮囀跪?qū)來,氃氋而不肯舞,故稱比之?!?/td> |
羊棗昌歜 | 羊棗:黑棗;昌歜:菖蒲。曾皙喜歡吃羊棗,楚文王喜歡吃菖蒲。比喻人的癖好。 | 明·呂坤《答孫月峰書》:“吾輩若不叛孔子,即博涉此書,為羊棗昌歜,有何不可?” |
虎蕩羊群 | 老虎沖進羊群中。比喻以強凌弱,為所欲為。同“虎入羊群”。 | 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九十二回:“那知小俠指東打西,竄南躍北,猶如虎蕩羊群,不大的工夫,打了個落花流水?!?/td> |
爭雞失羊 | 比喻貪小失大。 | 漢·焦延壽《易林》卷八:“爭雞失羊,亡其金囊。” |
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 | 蠹:蛀蟲;剖:破開;虻:蚊蟲。蛀蟲能毀壞梁柱,蚊虻可以趕走牛羊。比喻忽視微小的有害因素就會產(chǎn)生大的禍患。 | 西漢·劉安《淮南子·人間訓(xùn)》:“故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此之謂也?!?/td> |
熟羊胛 | 羊胛:羊的肩胛。比喻時間過得很快。 | 《新唐書·回鶻傳》:“日入亨羊胛,熟,東方已明。” |
叱石成羊 | 一聲呼喊,居然使石頭變成了羊。比喻神奇的事情。 | 明·程登吉《幼學(xué)瓊林》第四卷:“指鹿為馬,秦趙高之欺主;叱石成羊,黃初平之得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