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弄鬼掉猴 | 比喻調(diào)皮搗蛋。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46回:“心里再要買一個,又怕那牙子家出來的,不干不凈,也不知道毛病兒,買了來三日兩日,又弄鬼掉猴的。” |
獼猴騎土牛 | 比喻職位提升很慢。 | 《三國志·魏書·鄧艾傳》引《世語》:“君,名公之子,少有文采,故守吏職;獼猴騎土牛,又何遲也?!?/td> |
棘刺母猴 | 棘:多刺的植物。在棘刺尖端雕刻的獼猴。形容欺騙的勾當或艱難的事業(yè)。 | 戰(zhàn)國·韓·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右上》:“宋人有請為燕王以棘刺之端為母猴者,必三月齋然后能觀之?!?/td> |
殺雞駭猴 | 殺雞給猴子看。比喻懲罰一人以恐嚇或警戒其它人。 | 清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53回:“俗話說得好,叫做'殺雞駭猴',拿雞子宰了,那猴兒自然害怕。” |
土龍沐猴 | 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其實。 | 清·錢謙益《都察院左都御史贈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保吏部尚書謚忠文李公神道碑》:“時俗方標榜門戶,征逐聲利,以為土龍沐猴,非所以自樹立,視之蔑如也?!?/td> |
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 俗語,比喻沒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當主要角色。 | 《晚清文學叢鈔 冷眼觀》第十四回:“靠著老子做過上海道,在城里面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弄慣了的脾氣,陪著朋友來吃臺把酒,就像是連四塊下腳錢都是冤枉花的。” |
殺雞哧猴 | 見“殺雞駭猴”。 | |
猴子救月 | 形容沒事找事,結果自己反而受到傷害。 | 《法苑珠林·愚贛篇·雜癡部》:“連獼猴重,樹弱枝折,一切獼猴墮井水中?!?/td> |
猴子搏矢 | 形容喜歡賣弄小聰明的人容易上當。 | 戰(zhàn)國·宋·莊周《莊子·徐無鬼》:“王射之,敏給搏捷矢。王命相者趨射,狙執(zhí)死?!?/td> |
猿猴取月 | 比喻愚昧無知。也比喻白費力氣。 | 宋·黃庭堅《沁園春》詞:“鏡里拈花,水中捉月,覷著無由得近伊?!?/td> |
沐猴冠冕 | 猴子穿衣戴帽裝扮成人樣。比喻虛有其表而無真本領。用來諷刺投靠權勢竊據(jù)權位的人。 | 元·石君寶《秋胡戲妻》第三折:“豈不聞財上分明大丈夫,不由咱生嗔怒,我罵你個沐猴冠冕,牛馬襟裾?!?/td> |
五馬六猴 | 形容不守規(guī)矩、不受管束的人。 | |
軒鶴冠猴 | 乘軒之鶴,戴帽之猴。比喻濫廁祿位、虛有其表的人。 | 明·劉基《驛傳杭臺消息石末公有詩見寄次韻奉和并寓悲感》之一:“池魚幕燕依棲淺,軒鶴冠猴寵渥新?!?/td> |
猴年馬月 | 猴、馬:十二生肖之一。泛指無可指望的未來歲月。也作“驢年馬月”、“牛年馬月”。 | 古華《芙蓉鎮(zhèn)》第四章:“斗斗斗,一直斗到猴年馬月,天下一統(tǒng),世界大同?!?/td> |
猴頭猴腦 | 像猴子那樣好動。形容行動浮躁。 | 清·唐蕓洲《七劍十三俠》第21回:“看他雖是人形,卻似猴頭猴腦,身上著件單衫?!?/td> |
沐猴而冠 | 沐猴:獼猴;冠:戴帽子。獼猴裝扮成人樣。比喻徒有儀表或地位而無真本領;也可形容壞人裝扮成好人。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td> |
宰雞教猴 | 用殺雞來警戒猴子。比喻嚴懲一個以警告其余。 | 高云覽《小城春秋》第三章:“吳七總想抓個奸細來‘宰雞教猴’一下,吳堅和家劍平反對;怕鬧得內(nèi)部更混亂,又怕有后患?!?/td> |
殺雞儆猴 | 殺雞給猴子看。比喻用懲罰一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 | 司馬文森《風雨桐江》第七章:“他們用的是殺雞儆猴法,有意叫大哥難堪?!?/td> |
殺雞嚇猴 | 殺掉雞來嚇唬猴子。比喻懲罰一個;警戒其余。 | 清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53回:“俗話說的好,叫做‘殺雞駭猴’,拿雞子宰了,那猴兒自然害怕?!?/td> |
尖嘴猴腮 | 腮:面頰。像猴子似的尖嘴巴、瘦面頰。形容人長相丑陋。 |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象你這尖嘴猴腮,也該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鵝屁吃?!?/td> |
衣冠沐猴 | 沐猴:獼猴。穿衣戴帽的獼猴。比喻人虛有其表而人品低下。 | 元·汪元亨《朝天子·歸隱》曲:“厭襟裾馬牛,笑衣冠沐猴?!?/td> |
木猴而冠 | 猴子穿衣戴帽裝扮成人樣。比喻虛有其表而無真本領。用來諷刺投靠權勢竊據(jù)權位的人。 | 明·沈采《千金記·會宴》:“項王乃是木猴而冠,不足謀天下矣。” |
沐猴衣冠 | 同“沐猴而冠”。 | 元·無名氏《十探子》第二折:“你這等人,乃沐猴衣冠之輩,馬牛襟裾之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