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骨肉分離 | 骨肉:指父母兄弟等親人。比喻親人分散,不能團聚。 |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第30卷:“誰知死后纏綿,恩變成仇,害得我骨肉分離,死無葬身之地,我好苦也!我好恨也!” |
道骨仙風 | 謂有得道者及仙人的氣質(zhì)神采。 | 宋·程珌《喜遷鶯·壽薛樞密》詞:“道骨仙風,安排頓著,須是人間紫府?!?/td> |
死腦瓜骨 | 不開通。 | 錦云等《草莓三爺》:“你呀,就是死腦瓜骨!” |
刻骨銘心 | 刻:刻劃;銘:在金屬上刻寫??淘诠穷^上;銘刻在心靈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深荷王公之德,銘刻心骨?!?/td> |
骨肉離散 | 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比喻親人分散,不能團聚。 | 《詩經(jīng) 唐風 杕杜序》:“《杕杜》,刺時也。君不能親其宗族,骨肉離散,獨居而無兄弟,將為沃所并爾?!?/td> |
骨肉之親 |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親;親:親愛。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間相親相愛的關(guān)系。 | 閩劇《釵頭鳳》:“千不念萬不念要念舅父,伊和娘親姐弟骨肉之親?!?/td> |
眾口鑠金,積毀銷骨 | 鑠金:熔化金屬;積毀:積累的毀謗;銷骨:熔化骨頭。眾人的言論能夠熔化金屬,紛紛而來的毀謗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輿論力量的強大。 | 西漢·司馬遷《史記·張儀列傳》:“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積毀銷骨?!?/td> |
顏骨柳筋 | 見“顏筋柳骨”。 | 《二刻拍案驚奇》卷二:“此書顏骨柳筋,無一筆不合法?!?/td> |
毛骨悚然 | 毛:頭發(fā)和汗毛;骨:指脊背;悚然:害怕的樣子。毛發(fā)豎起;脊骨透寒。形容非??謶煮@駭。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22回:“左右將此檄傳進,操見之,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td> |
入骨相思 | 形容思念之深,歷久難移。 | 五代 溫庭筠《新添聲楊柳枝 二》詞:“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
碎骨粉尸 | 比喻把事物徹底打碎、摧毀。 | 《詩刊》1978年第3期:“八十年前腐朽的中國,用濃黑的幕布迎接了您,哪知道迎來的是這樣一位巨人,他將揮起鐵拳把舊世界打個碎骨粉尸?!?/td> |
一將功成萬骨枯 | 指一個將帥功成名就要以上萬人的死亡為代價。 | 唐·曹松《已亥歲感事》詩:“澤國江山入戰(zhàn)圖,生民何計樂樵蘇。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
骨肉相連 | 像骨頭和肉一樣互相連接著。比喻關(guān)系密切;不可分割。 | 《北齊書 楊愔傳》:“常山玉以磚叩頭,進而言曰:‘臣與陛下骨肉相連?!?/td> |
瘦骨零丁 | 形容人瘦弱孤單的樣子。 | 《中國民間故事選·老爺和奴才》:“牧人看見奶牛瘦骨零丁的樣子,很生氣?!?/td> |
骨顫肉驚 | 顫:發(fā)抖。形容驚恐萬狀。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77回:“卻說王甫在麥城中,骨顫肉驚。” |
恨之切骨 | 之:代詞,指所恨對象。形容痛恨到極點。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屢遭虜騎蹂躪,莫不義憤填膺,恨之切骨,只要朝廷稍加激動,十萬之眾不難指日集合?!?/td> |
龍章秀骨 | 喻文章秀逸遒勁。 | 宋·梅堯臣《讀萃秘校卷》詩:“龍章秀骨若輕時,繼作五弦須款款?!?/td> |
毛森骨立 | 森:陰森;立:豎立。陰森可怖,汗毛都豎了起來。 | 元 無名氏《桃花女》第二折:“是三更時分了,覺一陣風過,吹的我毛森骨立?!?/td> |
嘔心鏤骨 | 嘔:吐。形容費盡心血,歷盡艱辛。 | 清·袁枚《隨園詩話》第一卷:“李義山《詠柳》云‘堤遠意相隨’之句,皆是嘔心鏤骨而成?!?/td> |
粉身碎骨 | 全身粉碎。多指為了某種目的而不惜犧牲生命。也比喻徹底遭到失敗或遭遇極大的磨難。 | 唐 蔣防《霍小玉傳》:“平生志愿,今日獲從,粉骨碎身,誓不相舍?!?/td> |
至親骨肉 | 至親:關(guān)系最近的親戚;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最親近的親屬。一般指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二卷:“除是至親骨肉,終日在面前的,用意體察,才看得出來?!?/td> |
恨之入骨 | 之:代詞;指所恨對象。恨到骨頭里去了。形容懷恨極深。 | 晉 葛洪《<抱樸子外篇>自序》:“見侵者則恨之入骨,劇于血仇?!?/td> |
親如骨肉 | 形容關(guān)系密切如一家人。 | 江耀輝《紅軍鞋》:“我們每個人的心里都十分難過,舍不得離開那里的親如骨肉的人民群眾?!?/td> |
刮骨去毒 | 刮去深入至骨的毒性,徹底醫(yī)治。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 《三國志·蜀志·關(guān)羽傳》:“矢鏃有毒,毒入于骨,當破肩作創(chuàng),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td> |
脫胎換骨 | 原為道教用語。指修道者得道以后;就脫凡胎為圣胎;換凡骨為仙骨?,F(xiàn)比喻通過教育;思想得到徹底改造。 | 宋 葛長庚《沁園春 贈胡葆元》:“常溫養(yǎng),使脫胎換骨,身在云端?!?/td> |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 富貴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窮人門卻在街頭因凍餓而死。形容貧富懸殊的社會現(xiàn)象。 | 唐 杜甫《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詩:“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
瘦骨嶙峋 | 形容人或動物消瘦露骨。 | 高云覽《小城春秋》第十八章:“秀葦看見一個光著上身、瘦骨嶙峋的童工,提著一簸箕的泥灰,在一條懸空吊著的跳板上,吃力的走著。” |
螞蟻啃骨頭 | 比喻一點一點地苦干以完成一項很大的任務(wù)。 | 路遙《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2章:“當你看見他們像螞蟻啃骨頭似的,把一座座大山啃掉?!?/td> |
病骨支離 | 支離:殘缺不全,引伸為憔悴、衰殘瘦弱的樣子。形容病中體瘦骨露,衰弱無力。 | 宋 陸游《病起書懷》:“病骨支離紗帽寬。” |
凡胎俗骨 | 凡:平庸,尋常。指人間普通平庸的人。 | 明·無名氏《蕉帕記》第三出:“向來偏覓多人,皆系凡胎俗骨,無可下手。” |
情同骨肉 | 形容關(guān)系密切如一家人。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47回:“我與公覆,情同骨肉,徑來為獻密書,未知丞相肯容納否?” |
銘肌鏤骨 | 形容感受極深,永記不忘。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xùn)·序致》:“追思平昔之指,銘肌鏤骨?!?/td> |
粉身灰骨 | 身體粉碎而死。比喻為了某種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險而喪失生命。同“粉身碎骨”。 | 唐 張鷟《游仙窟》:“玉饌珍奇,非常厚重,粉身灰骨,不能酬謝?!?/td> |
傲骨嶙嶙 | 傲骨:指高傲不屈的性格。嶙嶙:山崖突兀貌。比喻高傲不屈。 | 清 蒲松齡《聊齋志異 葉生》:“行蹤落落,對影長愁;傲骨嶙嶙,搔頭自愛。” |
鶴骨松筋 | 指修道者的形貌氣質(zhì)。 | 前蜀·貫休《遇道者》詩:“鶴骨松筋風貎殊,不言名姓絕榮枯?!?/td> |
鋼筋鐵骨 | 筋骨象鋼鐵打鑄的一般。形容身體健壯有力或意志堅強不屈。 | 曹禺《半日的“旅行”》:“在一間放著墊子和各種各樣舉重器械的房間里,我遇見了一群鋼筋鐵骨的青年?!?/td> |
骨瘦如柴 | 瘦得如同柴棒。形容非常消瘦。 | 宋 陸佃《埤雅 釋獸》:“瘦如豺。豺,柴也。豺體細瘦,故謂之豺。” |
徹心徹骨 | 徹:通透,徹底。通心透骨。形容疼痛到了極點。 | 方志敏《可愛的中國》:“那兵士手腳被吊得徹心徹骨的痛,大聲哀叫?!?/td> |
枯骨生肉 | 猶言起死回生。 | 《隋書·于仲文傳》:“伏愿垂泣辜之恩,降云雨之施,追草昧之始,錄涓滴之功,則寒灰更然,枯骨生肉。” |
哀毀骨立 | 哀:悲哀;毀:損壞身體。骨立:形容極瘦;只剩下骨頭架子。指因喪親極度悲哀;瘦得只剩下骨架。形容守孝期間悲痛盡禮。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德行》:“王戎和嶠同時遭大喪,和嶠雖備禮,神氣不損;王戎雖不備禮,而哀毀骨立?!?/td> |
凡胎濁骨 | 指人間普通的,平庸的人。 | 元·無名氏《村樂堂》第一折:“我和這等愚眉肉眼難相瞅,凡胎濁骨難相守?!?/td> |
瘦骨伶仃 | 形容人或動物瘦得皮包骨的樣子。亦作“瘦骨零丁”。 | 高云覽《小城春秋》第二六章:“這牢房比較大點、亮點,里面關(guān)著一個瘦骨伶仃的老頭兒。” |
黏皮著骨 | 見“黏皮帶骨”。 | 宋·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第十卷:“此理本常理,但異端說得黏皮著骨?!?/td> |
顏精柳骨 | 見“顏筋柳骨”。 | 宋·范仲淹《祭石學(xué)士文》:“曼卿之筆,顏精柳骨,散落人間,寶為神物。” |
刻骨鏤心 | 銘刻在心靈深處。形容記憶深刻,永遠不忘。 | 孫犁《秀露集 戲的夢》:“我見到和聽到的,親身體驗到的,甚至刻骨鏤心的,是另一種現(xiàn)實,另一種生活。” |
病入骨髓 | 病到骨頭里。形容病勢嚴重,無法醫(yī)治。也比喻事態(tài)嚴重,無法挽救。 | 《韓非子·喻老》:“疾在腠理,湯熨之所及也;在肌膚,鍼石之所及也;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在骨髓,司命之所屬,無奈何也。今在骨髓,臣是以無請也?!?/td> |
傷筋動骨 | 本指身受重傷。后比喻事物受到重大損害。 | 元 關(guān)漢卿《蝴蝶夢》第二折:“打的來傷筋動骨,更疼似懸頭刺股?!?/td> |
鶴骨松姿 | 清奇不凡的氣質(zhì)。多指修道者的形貌。 | 金·元好問《普照范煉師寫真》詩之三:“鶴骨松姿又一奇,化身千億更無疑。” |
透骨酸心 | 形容極度傷心。 | 《兒女英雄傳》第五回:“她自己心中,以有一腔的彌天恨事,透骨酸心。 |
齏身粉骨 | 齏:碎。指粉身碎骨。 | 明 王守仁《辭封爵普恩賞以彰國典疏》:“臣世受國恩,齏身粉骨,亦無以報。” |
生死肉骨 | 生、肉:用作動詞。使死人復(fù)生,白骨長肉。形容恩惠極大。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昭公二十五年》:“茍使意如得改事君,所謂生死而肉骨也。” |
金丹換骨 | 喻詩人創(chuàng)作進入了造詣極深的頓悟境界。 | 宋·陸游《夜吟》詩:“六十余年妄學(xué)詩,工夫深處獨心知。夜來一笑寒燈下,始是金丹換骨時?!卞X仲聯(lián)校注:“金丹換骨云者,蓋以喻學(xué)詩工夫由漸修而入頓悟之境界?!?/td> |
骨軟筋麻 | ①形容精疲力盡的樣子。②形容極其害怕的樣子。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卷五:“王吉心慌撩亂,將身子盡力挨出,挨得骨軟筋麻,才到得稀松之處。”明·吳承恩《西游記》第十一回:“眾臣悚懼,骨軟筋麻。戰(zhàn)戰(zhàn)兢兢,癡癡痖痖。” |
挫骨揚灰 | 死后將骨頭挫成灰撒掉。形容罪孽深重或恨之極深。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三回:“倘然要把老爺?shù)倪@項銀子耽擱了,慢說我,就挫骨揚灰也抵不了這罪過。” |
起死人,肉白骨 | 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長出肉來。比喻給人極大的恩德。 | 《國語 吳語》:“君王之于越也,醫(yī)起死人而肉白骨也?!?/td> |
千金買骨 | 花千金高價去購買千里馬的骨頭,比喻愛惜人才。 |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12回:“晚生下士,蒙老先生憐才心切,欲自愧怍,故得冒充名流,作千金買骨。” |
柳骨顏筋 | 唐·柳公權(quán)的書法骨力遒健,結(jié)構(gòu)勁緊;顏真卿的書法端莊雄偉,氣勢開張。后因以之稱其書法的字體和法度。 |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二折:“這的堪為字史,當為款識,有柳骨顏筋,張旭張顛,羲之獻之?!?/td> |
勁骨豐肌 | 勁:強有力;豐:豐滿美好。形容書法筆勢有力而豐潤。 | 唐·張懷雚《書斷》:“然張勁骨豐肌,德冠諸賢之首。” |
仙風道骨 | 骨:氣概。仙人的風度,道長的氣概。形容人的風骨神采與眾不同。 | 唐 李白《大鵬賦序》:“余昔于江陵見天臺司馬子微,謂余有仙風道骨,可與神游八極之表。” |
村筋俗骨 | 村:粗俗;俗:庸俗。形容人品粗俗不堪。 | 明·無名氏《蘇九淫奔》第四折:“不解他粉黛蛾眉心上事,這才是村筋俗骨下場頭?!?/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