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抽薪止沸 | 抽掉鍋底下正燃燒的柴火,使鍋里的水不再沸騰。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 北齊 魏收《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
薪貴于桂 | 薪:柴草;桂:桂木。形容物價飛漲。 | 西漢·劉向《戰(zhàn)國策·楚策三》:“楚國之食貴于玉,薪貴于桂,謁者難得無如鬼,王難見如天帝,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見帝。” |
坐薪懸膽 | 坐臥在柴草上,懸膽嘗其味。比喻刻苦自勵,奮發(fā)圖強。 | 《金史 術虎筠壽傳》:“中都食盡,遠棄廟社,陛下當坐薪懸膽之日,奈何以球鞠細物動搖民間?!?/td> |
止沸益薪 | 謂本欲止水沸騰,卻反而在鍋下加柴。喻所做與本來愿望相反。 | 明·李贄《為黃安二上人書》之三:“對高潔人談高潔,已為止沸益薪,況高潔十倍哉!” |
薪盡火滅 | 薪:柴火。柴草完了,火也就滅了。比喻死亡。 | 《法華經(jīng)·序品》:“佛此夜滅度,如薪盡火滅,分布諸舍利,而起無量塔?!?/td> |
薪燼火傳 | 薪:木材。柴雖燒盡,火種仍留傳。比喻師生傳授,學問一代代地流傳下去。 | 梁啟超《管子傳·自序》:“雖不能至,而或具體而微焉,或有其一體焉,則薪燼火傳,猶旦莫也,國于是乎有與立?!?/td> |
曲突移薪 | 見“曲突徙薪”。 | 清·李漁《玉搔頭·媲美》:“曲突移薪計未忠,焦頭爛額敢居功。” |
薪桂米金 | 薪:柴草;桂:木名。把柴草看得像桂木,把糧食看得像金子。比喻生活極度貧苦。 | 宋·蘇軾《次韻鄭介夫》詩:“一落泥途跡愈深,尺薪如桂米如金?!?/td> |
曲突徙薪 | 把煙囪改為彎的;把柴草移開。 | 東漢 班固《漢書 霍光傳》:“曲突徙薪無恩澤,焦頭爛額為上客?!?/td> |
明察秋毫,不見輿薪 | 目光敏銳,可以看清鳥獸的毫毛,而看不到一車柴草。比喻為人精明,只看到小節(jié),看不到大處。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
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 眼力能看到一根毫毛的末梢,而看不到一車柴草。比喻只看到小處,看不到大處。 | 《孟子 梁惠王上》:“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
然糠照薪 | 燒糠照明。比喻勤奮學習。同“然糠自照”。 | 《太平廣記》卷一七五引《李琪》:“明年,丁母憂,因流寓青、齊間,然糠照薪,俾夜作晝,覽書數(shù)千卷?!?/td> |
嘗膽臥薪 | 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fā)奮圖強。 |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路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 |
釜底抽薪 | 釜:鍋。薪:柴。在鍋底下抽出柴火。比喻從根上解決問題。也指暗中進行破壞。 | 漢 董卓《上何進書》:“臣聞?chuàng)P湯止沸,莫若去薪?!?/td> |
把薪助火 | 把:握住;薪:柴火。抱著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滅禍患,不但于事無補,反而使事態(tài)擴大。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62回:“今求軍馬錢糧,切不可與。如若相助,是把薪助火也?!?/td> |
杯水車薪 | 杯水:一杯水;車薪:一車柴草。一杯水救不了一大車著了火的柴草。比喻力量太??;對解決困難作用不大。 | 先秦 孟軻《孟子 告子上》:“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td> |
臥薪嘗膽 | 薪:柴草。睡在柴草上;經(jīng)常嘗一嘗苦膽。比喻刻苦激勵自身;堅定報仇雪恥的意志。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踐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td> |
嘗膽眠薪 | 薪:柴草。睡覺睡在柴草上,吃飯睡覺都嘗一嘗苦膽。形容人刻苦自勵,發(fā)奮圖強。 | 見“嘗膽臥薪”。 |
米珠薪桂 | 米貴得象珍珠,柴貴得象桂木。形容物價昂貴,人民生活極其困難。 | 西漢 劉向《戰(zhàn)國策 楚策三》:“楚國之糧貴于玉,薪貴于桂?!?/td> |
添油熾薪 | 猶言火上加油。比喻人為地激化矛盾,使事態(tài)嚴重。 | 明·李贄《與曾中野書》:“昨見公,令我兩個月心事頓然冰消凍解也。乃知向之勸我者,只為我添油熾薪耳?!?/td> |
薪桂米珠 | 薪:柴草。米貴得像珍珠,柴貴得像桂木。指物價昂貴,人民生活很困難。 | 西漢·劉向《戰(zhàn)國策·楚策三》:“楚國之食貴于玉,薪貴于桂,謁者難得無如鬼,王難見如天帝,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見帝。” |
犢牧采薪 | 喻指老而無妻的人。 | |
抱薪救焚 | 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除災禍,結果使災禍反而擴大。同“抱薪救火”。 | 《三國志 魏志 陶謙傳》“太祖以糧少引軍還”裴松之注引三國吳韋昭《吳書》:“此何異乎抱薪救焚、扇火止沸哉!” |
綢繆束薪 | 綢繆:緊緊纏繞。緊緊地把柴草捆扎成捆兒。古代束薪比喻婚姻的結合。 | 《詩經(jīng) 唐風 綢繆》:“綢繆束薪,三星在天。 |
畫卵雕薪 | 在雞蛋、薪木上雕畫圖形。是古代富豪生活窮奢極侈的一種表現(xiàn)。 | 北魏 楊衒之《洛陽伽藍記 法云寺》:“晉室石崇乃是庶姓,猶能雉頭狐腋,畫卵雕薪,況我大魏天王,不為華侈?” |
采薪之憂 | 采薪:打柴。病了不能打柴。自稱有病的婉辭。 | 戰(zhàn)國 鄒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下》:“昔者有王命,有采薪之憂,不能造朝?!敝祆浼ⅲ骸安尚街畱n,言病不能采薪,謙辭也?!?/td> |
薪盡火傳 | 薪:柴。柴雖燒盡,火種仍留傳。比喻師父傳業(yè)于弟子,一代代地傳下去。 | 先秦 莊周《莊子 養(yǎng)生主》:“指窮于為薪,火傳也,不知其盡也?!?/td> |
負薪之憂 | 意指背柴勞累,體力還未恢復。有病的謙詞。 | 西漢 戴圣《禮記 曲禮上》:“君使士射,不能,則辭以疾,言曰:‘某有負薪之憂?!?/td> |
披裘負薪 | 裘:皮毛衣服。穿著裘褐,背著柴薪。形容志高行潔的隱士。 | 東漢·王充《論衡·書虛》:“吾當夏五月,披裘而薪,豈取金者哉!” |
坐薪嘗膽 | 指刻苦自勵,奮發(fā)圖強。 | 《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越王勾路反國,乃苦身焦思,置膽于坐,坐臥即仰膽,飲食亦嘗膽也?!?/td> |
桂薪玉粒 | 指柴米昂貴。 | 典出《戰(zhàn)國策·楚策三》:蘇秦之楚,三日乃得見乎王。談卒,辭而行。楚王曰:寡人聞先生,若聞古人。今先生乃不遠千里而臨寡人,曾不肯留,原聞其說。對曰:楚國之食貴於玉,薪貴於桂,謁者難得見如鬼,王難得見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見帝。 |
以荷析薪 | 《左傳·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負荷?!痹^父親劈柴,兒子不能承受擔當。后以“以荷析薪”比喻繼承父業(yè)。 | 《左傳·昭公七年》:“古人有言曰:‘其父析薪,其子弗克負荷。’” |
玉粒桂薪 | 米如玉,薪如桂。極言生活費用之高。 | 宋·王禹偁《陳情表》:“望云就日,非無戀闕之心;玉粒桂薪,未有住京之計?!薄端问贰ね鈬鴤魅じ啕悺罚骸翱A袍短褐,玉粒桂薪,堪憂食貧,若為卒歲?!?/td> |
救火投薪 | 為了撲滅火焰而將木柴扔進火中。比喻采取錯誤的辦法,不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會使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 《鄧析子·無厚篇》:“不治其本而務其末,譬如拯溺而硾之以石,救火而投之以薪?!?/td> |
抱火臥薪 | 抱火:捧著火種;臥薪:睡在柴草堆上。比喻處境險惡。 | 漢 賈誼《新書 數(shù)寧》:“夫抱火措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偷安者也。” |
負薪救火 | 背著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錯誤的方法去消除災禍,結果使災禍反而擴大。 | 韓非《韓非子 有度》:“其國亂弱矣,又皆釋國法而私其外,則是負薪而救火也,亂弱甚矣?!?/td> |
噬指棄薪 | 噬指:咬手指。指母子眷念的感情。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周磐傳》:“順少孤,養(yǎng)母,嘗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順不還,乃噬其指,順即心動,棄薪馳歸,跪問其故。” |
救焚益薪 | 焚:火災;薪:柴草。添加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錯誤的方法使問題更加嚴重。 | 清 劉坤一《復李少荃制軍》:“所派之營務處何道臺,則人更陰狡,以之自輔,是猶救焚而益薪?!?/td> |
反裘負薪 | 見“反裘負芻”。 | 漢·桓寬《鹽鐵論·非鞅》:“無異于愚人,反裘而負薪,愛其毛。不知其皮盡也?!?/td> |
積薪厝火 | 薪:柴草;厝:同:“措”,放置。把火放在柴堆下面。比喻隱藏著很大的危險,后患無窮。 | 《漢書·賈誼傳》:“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 |
稱薪而爨,數(shù)米而炊 | 稱:衡量;薪:柴;爨:燒火煮飯。稱了柴草數(shù)著米粒煮飯。比喻只注意小事,斤斤計較,形容吝嗇或貧窮。 | 西漢·劉安《淮南子·泰族訓》:“稱薪而爨,數(shù)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也?!?/td> |
不見輿薪 | 看不見一車柴禾。比喻不下功夫去做。 | 戰(zhàn)國·鄒·孟軻《孟子·梁惠王上》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
絕薪止火 | 絕:斷絕;薪:柴草。斷絕柴草,使火停止燃燒。比喻從根本上徹底解決問題。 | 《呂氏春秋·盡數(shù)》:“揚湯止沸,沸愈不止,去火則止矣?!?漢·枚乘《上書諫吳書》:“一人飲之,百人揚之,無益也,不如絕薪止火而已。” |
抱薪救火 | 薪:柴草。抱著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錯誤的方法消除災害;結果不但沒有消除災害;反而使災害擴大。也作“負(背)薪救火”。 | 西漢 劉向《戰(zhàn)國策 魏策三》:“以地事秦,譬猶抱薪而救火也,薪不盡,火不滅?!?/td> |
救焚投薪 | 焚:火災;薪:柴草。投進木柴去救火。比喻采取錯誤的方法使問題更加嚴重。 | 《鄧析子 無厚》:“不治其本而務其末,譬如拯溺錘之以石,救火投之以薪?!?/td> |
積薪候燎 | 比喻自取滅亡。燎,火炬。 | 北魏 楊衒之《洛陽伽藍記 永寧寺》:“爾朱榮馬邑小胡,人才凡鄙,不度德量力,長戟指闕,所謂窮轍拒輪,積薪候燎!” |
未焚徙薪 | 在火患之前就先將柴薪搬開。比喻防患于未然。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39卷:“這樞密院官都是怕事的,只曉得臨渴掘井,那會得未焚徙薪?” |
負薪之資 | 負薪:背柴,借指地位低微的人;資:資慧能力。指卑賤者的資質。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袁紹傳》:“臣以負薪之資,拔于陪隸之中,奉職憲臺,擢授戎校。” |
覆醬燒薪 | 指著作無價值或不受重視。 | 康有為《與菽園論詩》詩:“吟風弄月各自得,覆醬燒薪空爾悲?!?/td> |
負薪之言 | 負薪:背柴,借指地位低微的人。指地位低微的人說的話 | 西漢·司馬遷《史記·李斯列傳》:“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彼抉R貞索隱:“《文子》曰:‘圣人不讓負薪之言,以廣其名?!?/td> |
席薪枕塊 | 舊時居喪者以薪草為席,以土塊為枕,以示哀苦之意。 | 戰(zhàn)國·趙·荀況《荀子·禮論》:“屬茨倚廬,席薪枕塊,是吉兇憂愉之情,達于居處者也?!?/td> |
采薪之疾 | 病了不能打柴。自稱有病的婉辭。 | 見“采薪之憂”。 |
負薪之病 | 負薪:指有病。指背柴勞累,體力還未恢復。 | 西漢·司馬遷《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臣弘行能不足以稱,素有負薪之病,恐先狗馬填溝壑?!?/td> |
稱薪量水 | 稱:衡量輕重;薪:柴;量:測量。比喻持家節(jié)儉或過于吝嗇。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3回:“安老爺雖是研究鑄史的通品,卻是個稱薪量水的外行。” |
負薪構堂 | 《書·大誥》:“若考作室,既厎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構?”孔傳:“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為堂基,況肯構立屋乎?”后以“負薪構堂”指繼承先人德業(yè)。 | 《書·大誥》:“若考作室,既厎法,厥子乃弗肯堂,矧肯構?”孔傳:“以作室喻治政也。父已致法,子乃不肯為堂基,況肯構立屋乎?” |
粒米束薪 | 糧柴少得可憐。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24卷:“粒米束薪家里無備,妻子只是怨悵啼哭?!?/td> |
稱薪而爨 | 薪:柴;爨:燒火煮飯。稱了柴草煮飯。比喻只注意小事,不從大處著眼。 | 《淮南子·泰族訓》:“稱薪而爨,數(shù)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也?!?/td> |
秤薪而爨 | 薪:柴;爨:燒火煮飯。比喻只注意小事,不從大處著眼。 | 《淮南子 泰族訓》:“稱薪而爨,數(shù)米而炊,可以治小而未可以治大也。 |
食辨勞薪 | 形容見識卓越。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術解》:“荀勖嘗在晉武帝坐上食筍進飯,謂在坐人曰:‘此是勞薪所炊也。’坐者未之信,密遣問之,實用故車腳。” |
徙薪曲突 | 搬開灶旁柴禾,將直的煙囪改成彎的。本指預防火災。后亦比喻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 | 《漢書·霍光傳》:“人為徐生上書曰:‘臣聞客有過主人者,見其灶直突,傍有積薪,客謂主人,更為曲突,遠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應。俄而家果失火,鄰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