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劌心怵目 | 見“劌目怵心”。 | 梁啟超《飲冰室詩話》七:“狄平子以所著《平等閣筆記》見寄,記述兩年來都中近事,字字令人劌心怵目?!?/td> |
鉥心劌腎 | 同“鉥心劌目”。 | 明·宋濂《政天年朱府君霞塢殲表》:“若拈華摘艷,鉥心劌腎奪辭章問,陋之陋者也?!?/td> |
劌鉥肝腎 | 見“劌鉥心腑”。 | 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第四卷:“江橙里詞清遠(yuǎn)而蘊(yùn)藉,沈沃田稱其‘劌鉥肝腎,磨濯心志,苦心孤詣以為詞’?!?/td> |
劌心刳肺 | 形容費盡心思,刻意為之。 | 清·方東樹《答葉溥求論古文書》:“夫文亦第期各適一世之用而已,而必劌心刳肺,斷斷焉以師乎古人若此者,何也?以為不如是,則不足以為文也?!?/td> |
劌鉥心腑 | 形容窮思苦索,刻意為之。 | 明·王世貞《藝苑卮言》第八卷:“夫劌鉥心腑,指摘造化,如探大海出珊瑚?!?/td> |
析肝劌膽 | 剖示肝膽。比喻赤誠。亦作“析肝吐膽”。 | 明袁宗道《乞進(jìn)<大學(xué)衍義>疏》:“其當(dāng)上指與否,俱且和顏受之。有不析肝劌膽者,非夫也?!?/td> |
廉而不劌 | 廉:廉潔;劌:割傷,刺傷。有棱邊而不至于割傷別人。比喻為人廉正寬厚。 | 西漢 戴圣《禮記 聘義》:“廉而不劌,義也?!?/td> |
劌目鉥心 | 猶言嘔心瀝血。 | 唐·韓愈《貞曜先生墓志銘》:“及其為詩,劌目鉥心?!?/td> |
劌目怵心 | 劌:刺傷;怵:驚動。指觸目驚心。 | 清 包世臣《再與楊季子書》:“至于秦漢之文,莫不洞達(dá)駘宕,劌目怵心?!?/td> |
鉥肝劌腎 | 同“鉥心劌目”。 | 明·宋濂《徐永舟墓銘》:“世號為晆州詩派,方舟惡取而諷詠之,鉥肝劌腎,期超邁之乃已?!?/td> |
劌心刳腹 | 見“劌心刳肺”。 | 郭紹虞《中國文學(xué)批評史》第四章七九:“同一有物之語,不劌心刳腹以出之,則不成為文。” |
劌心鉥腎 | 同“劌鉥心腑”。 | 清·錢謙益《復(fù)徐巨源書》:“仆之馬齒長矣,下上今古,劌心鉥腎,亦不啻三折肱矣?!?/td> |
鉥心劌目 | 猶言嘔心瀝血。 | 明·李東陽《同年祭亨父文》:“當(dāng)其鉥心劌目,出鬼入神,傲睨一世,前無古人?!?/td> |
怵心劌目 | 怵:恐懼;劌:刺傷??吹侥撤N事物或景象使人痛心。 | 宋·葛立方《韻語陽秋》:“陶潛謝脁詩皆平淡有思致,非后來詩人怵心劌目雕琢者所為也?!?/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