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大義滅親 | 為了維護正義;對犯了罪的親屬不包庇;使之受到應(yīng)得的懲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隱公四年》:“大義滅親,其是之謂乎?” |
親上作親 | 親戚間再結(jié)姻親。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90回:“又聽見二奶奶說,寶玉的事,老太太總是要親上作親的,憑誰來說親,橫豎不中用。” |
任人唯親 | 任:任用。唯:只。任用人不管德才怎樣;只用和自己關(guān)系親近的。 | 毛澤東《中國共產(chǎn)黨在民族戰(zhàn)爭中的地位》:“過去張國燾的干部政策與此相反,實行‘任人唯親’,拉攏私黨,組織小派別。” |
男女授受不親 | 授:給予;受:接受;親:親自接觸。封建禮教規(guī)定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言談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 戰(zhàn)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男女授受不親,禮也?!?/td> |
親上成親 | 謂原是親戚,又再結(jié)姻親。 | 元·關(guān)漢卿《調(diào)風(fēng)月》第一折:“怕不依隨蒙君一夜恩,爭奈忒達地忒知根,兼上親上成親好對門?!?/td> |
骨肉之親 |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親;親:親愛。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間相親相愛的關(guān)系。 | 閩劇《釵頭鳳》:“千不念萬不念要念舅父,伊和娘親姐弟骨肉之親?!?/td> |
顯親揚名 | 顯:使顯赫;揚:傳揚。使父母宗族顯耀;張揚自己的聲譽。指中舉、立功、做官的榮耀。 | 《孝經(jīng) 開宗明義》:“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td> |
舉目無親 | 舉目:抬頭看。抬頭張望;沒有一個親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獨無依。 | 唐 薛調(diào)《劉無雙傳》:“四海之廣,舉目無親戚,未知托身之所?!?/td> |
親上加親 | 指親戚內(nèi)部再有兒女親事。形容關(guān)系十分緊密。 | 曾樸《孽?;ā返?6回:“清后的母親也是太后的胞妹,結(jié)這重親的意思,全為了親上加親,要叫愛新覺羅的血統(tǒng)里,永遠混著那拉氏的血統(tǒng)?!?/td> |
親上做親 | 指原是親戚,又再結(jié)姻親。 | 元 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三折:“偏我不如他,我仁者能仁,身里出身的根腳,又是親上做親,況兼他父命?!?/td> |
內(nèi)舉不避親,外舉不避怨 | 舉:推薦。舉薦身邊的人,即使是親屬也不回避;舉薦外面的人,即使是仇敵也不躲開。形容辦事公正無私 | 戰(zhàn)國·魯·尸佼《尸子》上卷:“內(nèi)舉不避親,外舉不避怨,仁者之于善也,無擇也,無惡也,唯善之所在?!?/td> |
親痛仇快 | 仇:敵人;親:自己人。使親人悲痛;卻使敵人高興。 | 漢 朱浮《為幽州牧與彭寵書》:“凡舉事無為親厚者所痛,而為見仇者所快。” |
和藹可親 | 指一個人的修養(yǎng)好;對人謙和可親。和藹:和氣;謙遜。 | 清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29回:“原來這唐六軒唐觀察為人極其和藹可親,見了人總是笑嘻嘻的?!?/td> |
親戚朋友 | 親人、朋友及姻親關(guān)系等人。 |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怎生不做大筵席,會親戚朋友,安排小酌為何?” |
非親非故 | 故:老友。不是親屬,也不是熟人。表示彼此沒有什么關(guān)系。 | 唐 劉肅《大唐新語 剛正》:“臣必以韋擢與盜非親非故,故當(dāng)以貨求耳?!?/td> |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 | 倍:更加;思:思念。每到節(jié)日更加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 |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td> |
兒女親家 | 指兩家兒女結(jié)為婚姻的親戚關(guān)系。 | 《花月痕》第52回:“歷有數(shù)年,便發(fā)起財,也娶了親,與禿頭做個兒女親家。” |
至親骨肉 | 至親:關(guān)系最近的親戚;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親人。最親近的親屬。一般指父母子女兄弟姐妹。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二卷:“除是至親骨肉,終日在面前的,用意體察,才看得出來?!?/td> |
沒家親引不出外鬼來 | 指如果沒有自己人從中搗鬼就不會引來外人搗亂。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72回:“如今里外上下,背著嚼說我的不少了,就短了你來說我了,可知‘沒家親引不出外鬼來’?!?/td> |
親如骨肉 | 形容關(guān)系密切如一家人。 | 江耀輝《紅軍鞋》:“我們每個人的心里都十分難過,舍不得離開那里的親如骨肉的人民群眾?!?/td> |
親如手足 | 手足:指兄弟。像兄弟一樣的親密。 | 元 孟漢卿《魔合羅》第四折:“想兄弟情親如手足,怎下的生心將兄命虧?” |
六親不認(rèn) | 六親:父、母、兄、弟、妻、子。不認(rèn)所有親屬。形容不通人情世故;也指對誰都不講情面;不徇私情。 | 張?zhí)煲怼度f仞約》:“那名堂一立,就六親不認(rèn)了?!?/td> |
親密無間 | 間:縫隙。關(guān)系非常融洽、密切、沒有一點間隔。 | 東漢 班固《漢書 蕭望之傳贊》:“蕭望之歷位將相,藉師傅之恩,可謂親昵亡間。及至謀泄隙開,讒邪構(gòu)之,卒為便嬖宦豎所圖,哀哉!” |
戲彩娛親 | 比喻孝養(yǎng)父母。 | 《藝文類聚 孝引列女傳》:“相傳春秋時楚國老萊子事親至孝,年七十,常著五色斑斕衣,作嬰兒戲。上堂,故意仆地,以博父母一笑。”《幼學(xué)瓊林 卷二 祖孫父子類》:“戲彩娛親,老萊子之孝?!?/td> |
親當(dāng)矢石 | 謂將帥親臨作戰(zhàn)前線。 | 《北齊書·文宣帝紀(jì)》:“每臨行陣,親當(dāng)矢石?!?/td> |
串親訪友 | 走親戚,看朋友。 | 馮志《敵后武工隊》第六章:“像個平常串親訪友的人,不緊不慢地朝東北的黃莊走去。” |
眾散親離 | 叛:背叛;離:離開。眾人反對,親人背離。形容完全孤立,不得人心。 | 《晉書·慕容垂傳》:“淮南之?dāng)?,眾散親離,而垂侍衛(wèi)圣躬,誠不可志。” |
指親托故 | 指為親戚,假托故舊。謂攀附有權(quán)勢的人。 | 元·無名氏《漁樵記》第二折:“指親托故廝還,趨時附勢故相干?!?/td> |
五親六眷 | 指各種關(guān)系的親眷。 | 周立波《暴風(fēng)驟雨》第一部:“他的五親六眷,家理師徒,磕頭擺把的,布滿全屯?!?/td> |
相親相愛 | 互相之間十分親愛。形容關(guān)系密切;感情深厚。 | 明 王世貞《鳴鳳記 拜謁忠靈》:“與嚴(yán)家大相自幼往往來來,嘻嘻哈哈,同眠同坐,相親相愛,就是一個人相交,不放下懷?!?/td> |
親仁善鄰 | 見“親仁善鄰”。 | 春秋·魯·左丘明《左傳·隱公六年》:“五父諫曰:‘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君其許鄭?!?/td> |
割股療親 | 股:大腿。舊指孝子割舍自己腿上的肉來治療父母的疾病。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52回:“妯娌兩個商議,說要割股療親,可以回生起死?!?/td> |
遠親不如近鄰 | 指遠方的親戚雖然關(guān)系密切;但不如住在近處的鄰居能夠互相關(guān)心;互相幫助;關(guān)系更密切。 | 元 秦簡夫《東堂老》第四折:“豈不聞遠親呵不似我近鄰,我怎敢做的個有口偏無信。” |
攀親托熟 | 攀:牽挽。拉親戚關(guān)系,認(rèn)作朋友。 | 明·吳承恩《西游記》第42回:“他與那豬八戒當(dāng)時尋到我的門前,講甚么攀親托熟之言?!?/td> |
彩衣娛親 | 傳說春秋時有個老菜子,很孝順,七十歲了有時還穿著彩色衣服,扮成幼兒,引父母發(fā)笑。后作為孝順父母的典故。 | 西漢·劉向《列女傳》:“老萊子孝養(yǎng)二親,行年七十,嬰兒自娛,著五色彩衣,嘗取漿上堂,跌仆,因臥地為小兒蹄,或美鳥鳥于親側(cè)?!?/td> |
舉眼無親 | 抬頭看,看不見一個親人。比喻孤單無依,人地生疏。 | 明·馮夢龍《喻世明言》第二卷:“我舉眼無親,見了你,如見我女兒一般。” |
沾親帶故 | 故:故人,老友。有親戚朋友的關(guān)系。 | 元 無名氏《合同文字》第三折:“這文書上寫作見人,也只為沾親帶故?!?/td> |
貧賤親戚離,富貴他人合 | 他人:外人;合:聚合。貧賤時親朋戚友都疏遠你,富貴時素不相識的人都會來巴結(jié)你。指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 | 明·馮夢龍《古今小說》第22卷:“有句古詩說得好,道是:‘貧賤親戚離,富貴他人合?!Z似道做了國戚,朝廷恩寵曰隆,那一個不趨奉他?” |
三親六眷 | 三親:父母、兄弟、夫婦;眷:家屬、親戚。泛指眾親戚。 | 元 關(guān)漢卿《魯齋郎》第一折:“那里管三親六眷盡埋冤?!?/td> |
揚名顯親 | 揚:傳揚;顯:顯赫;親:父母。指使雙親顯耀,名聲傳揚。 | 《孝經(jīng) 開宗明義》:“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 |
傳聞不如親見 | 聽人傳說總不如親眼所見。 | 《后漢書 馬援傳》:“臣愚以為傳聞不如親見,視景(影)不如察形。” |
十親九故 | 形容親戚朋友很多。 | 元 尚仲賢《柳毅傳書》第一折:“受千辛萬苦,想十親九故,在三江五湖。” |
左右親近 | 常在左右的人。指為君主親信之臣。 | 宋·蘇轍《為兄軾下獄上書》:“況立朝最孤,左右親近,必?zé)o為言者?!?/td> |
日親日近 | 近:親近。經(jīng)常在一起就日益親近。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二回:“自古道:‘日遠日疏,日親日近?!?/td> |
親昵亡間 | 親昵:很親近;亡:通“無”。形容關(guān)系十分密切,沒有絲毫隔閡 | 東漢·班固《漢書·蕭望之傳贊》:“蕭望之歷位將相,藉師傅之恩,可謂親昵亡間。及至謀泄隙開,讒邪構(gòu)之,卒為便嬖宦豎所圖,哀哉!” |
骨肉至親 | 指關(guān)系最密切的親屬。 | 《三國志·魏書·鮮卑傳》:“不如還我,我與汝是骨肉至親,豈與仇等?!?/td> |
授受不親 | 授:給予;受:接受。舊指男女不能互相親手遞受物品。指儒家束縛男女的禮教。 | 《孟子·離婁上》:“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親,神情民?’孟子曰:‘禮也。’” |
親極反疏 | 親:親近;極:頂端;疏:生疏。親近到了極點反而顯得很生疏。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89回:“寶玉欲將實言安慰,又恐黛玉生嗔,反添病癥,兩個人見了面,只得用浮言勸慰,真真是親極反疏了?!?/td> |
沾親帶友 | 見“沾親帶故”。 | 元·高文秀《黑旋風(fēng)》第四折:“因此上裝一個送飯的沾親帶友,那一個管牢的便不亂扯胡揪?!?/td> |
皇親國戚 | 皇帝的親戚。比喻極有權(quán)勢的人。 | 元 無名氏《謝金吾》第三折:“刀斧手且住者,不知是那個皇親國戚來了也?!?/td> |
藹然可親 | 形容態(tài)度和氣,使人愿意接近。 | 明 李開先《賀邑令賀洪濱獎異序》:“迄今才八閱月,絕從生之文法,除苛細(xì)之科條,雖若凜不可犯,而實藹然可親?!?/td> |
至親好友 | 關(guān)系至深的親戚;感情最好的朋友。指關(guān)系最密切的親人、朋友。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就中有引禮贊禮的人,叫做'儐相',都不是以下人做,都是至親好友中間,有禮度熟閑,儀容出眾,聲音響亮的,眾人就推舉他做了?!?/td> |
外親內(nèi)疏 | 疏:疏遠。外表親密無間,內(nèi)心冷若冰霜。形容表里不一 | 元·關(guān)漢卿《單刀會》第一折:“不料此人外親內(nèi)疏,挾詐而取益州,遂并漢中,有霸業(yè)興隆之志?!?/td> |
親冒矢石 | 見“親當(dāng)矢石”。 |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32回:“尚親冒矢石,沖突掩殺。” |
親離眾叛 | 大家反對,親信背離。形容不得人心,極其孤立。 | 《左傳·隱公四年》:“阻兵無眾,安忍無親,眾叛親離,難以濟矣?!?/td> |
疏不間親 | 間:離間。關(guān)系疏遠者不參與關(guān)系親近者的事。 | 西漢 韓嬰《韓詩外傳》第三卷:“卑不謀尊,疏不間親?!?/td> |
骨肉相親 |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親;親:親愛。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間相親相愛的關(guān)系。 | 春秋·齊·管仲《管子·輕重》:“兄弟相戚,骨肉相親?!?/td> |
近親繁殖 | 指親緣關(guān)系近的家畜個體間交配繁殖??梢杂糜陬I(lǐng)導(dǎo)干部在自己權(quán)利范圍內(nèi)任人唯親。 | 張周《步履艱難的中國》第十章:“某省一位縣委書記說,由于多年的近親繁殖,如果查處一個科級干部,就會得罪半個縣城?!?/td> |
家貧親老 | 家里貧窮,父母年老。舊時指家境困難,又不能離開年老父母出外謀生。 | 西漢·劉向《說苑·建本》:“子路曰:負(fù)重道遠者,不擇地而休;家貧親老者,不擇祿而仕?!?/td> |
六親無靠 | 形容很孤獨,沒有親屬可依靠。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21回:“我家現(xiàn)在六親無靠,故鄉(xiāng)舉目無親,除叔叔外,別無可托之人?!?/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