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抗塵走俗 | 形容為了名利,到處奔走鉆營。 | 南朝 齊 孔稚圭《北山移文》:“焚芰制而裂荷衣,抗塵容而走俗狀?!?/td> |
負隅頑抗 | 憑借險要地勢;頑強抵抗。負:憑借;依仗;隅:山的角落。 | 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下》:“有眾逐虎?;⒇搷?,莫之敢攖?!?/td> |
不抗不卑 | 抗:高傲;卑:低、自卑。指對人有恰當的分寸,既不低聲下氣,也不傲慢自大。 | 《紅樓夢》第五六回:“他這遠愁近慮,不抗不卑,他們奶奶就不是和咱們好,聽他這一番話,也必要自愧的變好了?!?/td> |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 | 坦白:無隱瞞。如實交待自己的罪行,抵抗會得到嚴肅處理。 | 毛澤東《關于“三反”“五反”的斗爭》:“多數從寬,少數從嚴;坦白從寬,抗拒從嚴?!?/td> |
蹺足抗首 | 踮起腳跟,仰起頭。形容熱切期望的樣子。 | 西漢·揚雄《長楊賦》:“自上仁所不化,茂德所不綏,莫不蹺足抗首,請獻厥珍。” |
抗顏為師 | 抗顏:不看別人臉色,態(tài)度嚴正不屈。為師:為人師表。不為他人所制約,不為潮流所左右,這種意志堅定的人可以作為學習的榜樣。 | 唐·柳宗元《答韋中立論師道書》:“獨韓愈奮不顧流俗,犯笑梅,收召后學,作《師說》,因抗顏而為師?!?/td> |
分庭抗禮 | 庭:庭院;抗:對等;相當;抗禮:行平等的禮。古時賓客和主人相見;分別站在庭院兩邊相對行禮;以平等地位相待。后比喻對方以平等或對等的關系相處;不分上下。有時比喻互相對立或搞分裂、鬧獨立。 | 莊周《莊子 漁父》:“萬乘之主,千乘之君,見夫子未嘗不分庭伉禮?!?/td> |
抗懷物外 | 抗:通“亢”,高尚;物:指世俗。胸懷高尚,超出塵俗之外。 | 宋·洪邁《容齋四筆·王逸少為藝所累》:“以抗懷物外,不為人役,故功名成就,無一可言?!?/td> |
不可抗拒 | 不能抵抗并拒絕 | 毛澤東《抗日戰(zhàn)爭勝利后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百萬紅軍進入中國的東北,這個力量是不可抗拒的。” |
搗虛撇抗 | 指乘虛攻擊。 | 元 范居中《金殿喜重重 風雨秋堂套》:終日懸望,恰原來搗虛撇抗,誤我一向,到此讒知言是謊。 |
抗顏高議 | 抗顏:不看別人的顏色;高議:發(fā)表高明的議論。指態(tài)度嚴正地闡述自己的意見 | 宋·蘇軾《上劉侍讀書》:“抗顏高議,自以無前?!?/td> |
蹺足抗手 | 手舞足蹈貌。 | 明·張居正《門生為師相中玄高公六十壽序》:“今天子基命宥密,孰與成王賢,其委任公不在周公下,薄海內外皆蹺足抗手,歌頌盛德?!?/td> |
爭天抗俗 | 與大自然斗爭,同落后的風俗習慣抗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