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扼腕嘆息 | 扼:握?。蛔プ?。握著手腕發(fā)出嘆息的聲音。形容十分激動地發(fā)出長嘆的情態(tài)。 | 晉 王隱《晉書 劉錕傳》:“臣所以泣血宵呤扼腕長嘆者也?!?/td> |
蝮螫解腕 | 螫:蜂螫;解:放棄。手腕被蝮蛇咬傷,應(yīng)立即截斷,以免危及生命。比喻面臨危險,必須棄小求大。 | 元·王惲《雙廟懷古》詩:“二公明此機,死守誓不變。雖危所保大,如腹螫解腕?!?/td> |
蝮蛇螫手,壯士解腕 | 手腕被腹蛇咬傷,便立即截斷,以免毒液延及全身,危及生命。比喻事到緊要關(guān)頭,必須下決心當(dāng)機立斷。也比喻犧牲局部,照顧全局。 | 宋 司馬光《資治通鑒 梁武帝中大通二年》:“蝮蛇螫手,壯士解腕。割指亦是其類,乃吉祥也。” |
壯士斷腕 | 見“壯士解腕”。 | 唐·竇皐《述書賦下》:“君子棄瑕以拔才,壯士斷腕以全質(zhì)?!?/td> |
扼腕興嗟 | 扼腕:用手握腕;嗟:感嘆。用手握腕,長聲嘆息。形容情緒激動發(fā)出嘆息的神態(tài) |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01回:“于是吏民俱困,都累得扼腕興嗟,愁眉百結(jié)了。” |
揎腕攘臂 | 捋袖伸臂。一種粗暴的姿態(tài)。 | 清·戴名世《〈齊謳集〉自序》:“譬之盲僮跛豎,各以其意喜怒主人,而揎腕攘臂于藩籬之外,而主人曾莫知之也?!?/td> |
扼腕抵掌 | 用手握腕,擊著手掌。表示很激動、振奮的神態(tài)。 | |
扼腕長嘆 | 用手握腕,長聲嘆息。形容情緒激動的神態(tài)。 | 《晉書·劉琨傳》:“臣所以泣血宵吟,扼腕長嘆者也?!?/td> |
壯士解腕 | 勇士手腕被蝮蛇咬傷,就立即截斷,以免毒性擴散全身。比喻作事要當(dāng)機立斷,不可猶豫不決。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陳泰傳》:“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壯士解腕。’” |
螫手解腕 | 比喻為了顧全大局而忍痛犧牲局部。 | 《史記 田儋列傳》:“蝮螫手則斬手,螫足則斬足。何干?為害于身也?!?/td> |
鐵腕人物 | 用意志或性格的力量或軍事手段進行領(lǐng)導(dǎo)或控制的人。 | 柳建偉《英雄時代》第26章:“大都覺得工人們被陸明挑逗起來的不滿情緒隨著鐵腕人物甩出的那個清脆見血的耳光,基本上算是煙消云散了?!?/td> |
瞋目扼腕 | 形容憤怒、勇敢的樣子。 | 商鞅《商君書 君臣》:“瞋目扼腕而語勇者得;垂衣裳而談?wù)f者得;遲日曠久積勞私門者得。尊向三者,無功而皆可以得?!?/td> |
耍手腕 | 指為達(dá)到預(yù)想目的而使用手段。 | 曲波《林海雪原》:“他又向我耍手腕,又向我要旅長那匹馬?!?/td> |
蛇螫斷腕 | 螫:蜂、蝎等刺人。比喻小害能壞大事。 | 清·錢謙益《向言下》:“蛇螫斷腕,蛇穴壞堤,史臣之所以俯仰三嘆者也?!?/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