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僧多粥少 | 和尚多,而供和尚喝的粥少。比喻物少人多,不夠分配。 | 王朔《浮出海面》:“國家有困難,僧多粥少,為國分憂嘛?!?/td> |
粥少僧多 | 比喻東西少而人多,不夠分配。 | 鄒韜奮《學(xué)校與商場》:“小學(xué)教員比較是刻苦耐勞一點(diǎn),可是各地因?yàn)橹嗌偕?,常常為爭奪飯碗而鬧得烏煙瘴氣?!?/td> |
群雌粥粥 | 原形容鳥兒相和而鳴。后形容在場的婦女眾多,聲音嘈雜。 | 唐 韓愈《琴操 雉朝飛》:“當(dāng)東而西,當(dāng)啄而飛。隨飛隨啄,群雌粥粥。” |
屑榆為粥 | 屑:研成碎末。把榆樹皮研成細(xì)末煮粥充饑。指艱苦生活。 | 《新唐書·陽城傳》:“歲饑,屏跡不過鄰里,屑榆為粥,講論不輟?!?/td> |
粥粥無能 | 粥粥:柔弱無能的樣子。形容謙卑、柔弱而沒有能力。 | 《禮記 儒行》:“其難進(jìn)而易退也,粥粥若無能也?!?/td> |
斷齏畫粥 | 分開搗碎的菜和凝結(jié)的粥;按定量來吃。指食物精簡微薄。形容生活清苦。斷;畫:斷開;劃分。齏:搗碎的姜、蒜、辣椒等腌菜。 | 宋 魏泰《東軒筆錄》:“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經(jīng)宿遂凝,以刀畫為四塊,早晚取二塊,斷齏數(shù)十莖,酢汁半盂,入少鹽,暖而啖之?!?/td> |
一鍋粥 | 形容一團(tuán)糟 | 柯崗《逐鹿中原》第七章:“一進(jìn)城就搞成了一鍋粥,四處亂鉆?!?/td> |
一粥一飯,當(dāng)思來處不易 | 一口粥,一口飯,都應(yīng)當(dāng)想到來得不容易。勸告人們要尊重勞動,愛惜糧食 | 清·朱柏廬《治家格言》:“一粥一飯,當(dāng)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td> |
斷齏塊粥 | 見“斷齏畫粥”。 | 清·馮桂芬《潘紱庭京卿五十壽序》:“少陵秋風(fēng)茅屋,而有廣廈萬間之愿;希文斷齏塊粥,而有先憂后樂之志?!?/td> |
劃粥割齏 | 把粥劃成若干塊,咸菜切成碎末。 | |
煮粥焚須 | 比喻兄弟友愛。 | 《新唐書 李勣傳》:“性友愛,其姊病,嘗自為粥而燎其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