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guān)倍的成語

有關(guān)倍的成語

有關(guān)倍的成語共收錄24個
成語 解釋 出處
事半功倍使用一半的力卻收到成倍的效果。形容費(fèi)力少;收效大。功:功效。先秦 孟軻《孟子 公孫丑上》:“萬乘之國,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倍道而進(jìn)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進(jìn)。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11回:“曹兵聞失兗州,必然倍道而進(jìn),待其過半,一擊可擒也?!?/td>
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倍:更加;思:思念。每到節(jié)日更加思念家鄉(xiāng)的親人。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dú)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倍道兼進(jìn)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行進(jìn)。清 錢采《說岳全傳》第22回:“迎二帝于沙漠,救生民于涂炭,爾其倍道兼進(jìn),以慰朕懷?!?/td>
聲譽(yù)十倍比喻聲望名譽(yù)地位大大提高。唐·李白《與韓荊州書》:“豈不以有周公之風(fēng),躬吐握之事,使海內(nèi)豪俊,奔走而歸之,一登龍門,則聲譽(yù)十倍?!?/td>
倍道兼行道:行程,路程;兼:加倍,加速。指加倍速度行進(jìn)。《孫臏兵法 善者》:“善者能使敵卷甲趨遠(yuǎn),倍道兼行,倦病而不得息。”
以半擊倍用半數(shù)兵力擊破一倍于己的敵人。形容取勝之易。《管子·制分》:“人事荒亂,以十破百;器備不行,以半擊倍?!币伦ⅲ骸皵硣鱾洌豢墒┬?;故此雖半,可以擊彼之倍?!?/td>
身價百倍身價:一個人的社會地位。指名譽(yù)地位一下子大大提高。明 婁紹書《無聲詩史》:“碑碣銘志之石,非公筆不重;斷楮殘煤,聲價百倍?!?/td>
倍日并行日夜趕路。西漢 司馬遷《史記 孫子吳起列傳》:“乃棄其步軍,與其輕銳倍日并行逐之?!?/td>
精神百倍形容特別有精神。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九回:“想罷,取下玉牌,把朱草從根折斷,齊放掌中,連揉帶搓,果然玉已成泥,其色甚紅。隨即放人口內(nèi),只覺芳馨透腦。方才吃完,陡然精神百倍?!?/td>
力倍功半指事倍功半。形容費(fèi)力大,收效小。明 劉基《贈陳伯光詩序》:“防微遏幾,百病不生。幾動形見,力倍功半。”
卷甲倍道卷起鎧甲,急速前進(jìn)。先秦 孫武《孫子 軍事》:“是故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百里而爭利?!?/td>
身價倍增建立或增進(jìn)個人的權(quán)威、影響或聲望。
鄉(xiāng)利倍義趨向私利,違背正義。鄉(xiāng),通“向”。倍,通“背”。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豈可鄉(xiāng)利倍義乎!”
事倍功半事:做事;功:功效。用成倍的力;只收到一半的功效。指工作費(fèi)力大;收效小。《孟子 公孫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td>
聲價十倍聲價:聲望和社會地位。比喻名譽(yù)地位大大增高。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95回:“這大人們伯樂一顧,便聲價十倍,何愁那州縣不極力奉承?!?/td>
一登龍門,身價十倍忽然得到榮耀,從而身價倍增。唐·李白《與韓荊州書》:“一登龍門,則聲譽(yù)十倍?!?/td>
事捷功倍事情易辦而功效很大。清·侯方域《上三省督府剿撫議》:“既示必死之期,又開可生之路,利害懸殊,事捷功倍?!?/td>
遁天倍情謂違背天然之性而加添流俗之情。一說,違背天性與真情。倍,通“背”。《莊子·養(yǎng)生主》:“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謂之遁天之刑。”成玄英疏:“言逃遁天理,倍加俗情?!?/td>
利市三倍形容買賣得到的利潤極多。《易·說卦》:“為近利,市三倍?!?/td>
聲價倍增聲價:聲望和社會地位。指聲譽(yù)和社會地位成倍增加,迅速提高。宋·洪咨夔《諸莊提舉啟》:“品題一出,聲價倍增,四學(xué)士之名等華岳而俱重,六君子之選與日星而并垂?!?/td>
棄義倍信背離信義。謂不講道義,不守信用。倍,通“背”。戰(zhàn)國·趙·荀況《荀子·強(qiáng)國》:“古者禹湯本義務(wù)信而天下治,桀紂棄義倍信而天下亂?!?/td>
聲價百倍聲價:聲望和社會地位。比喻名譽(yù)地位大大提高。清·姜紹書《無聲詩史·董其昌》:“碑碣銘志之石,非公筆不重,斷楮殘煤,聲價百倍。”
倍道而行加快速度,一天走兩天的行程。《失街亭》:“司馬懿背道而行,八日已到新城,孟達(dá)措手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