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餓殍遍野 | 殍:人餓死后的尸體。餓死的人到處都是。形容老百姓因?yàn)?zāi)禍饑饉大批餓死的悲慘景象。 | 先秦 孟軻《孟子 梁惠王上》:“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饑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td> |
餓殍滿道 | 殍:餓死的人。滿路都是因饑餓而死的人的尸體。形容饑荒災(zāi)禍嚴(yán)重,人民大量死于饑寒的慘狀。 | 漢·仲長統(tǒng)《昌言·損益篇》:“坐視戰(zhàn)士之蔬菜,立望餓殍之滿道,如之何為君行此政也?!?/td> |
餓殍枕藉 | 枕藉:交疊而臥。餓死的人縱橫交疊,形容饑荒之年的悲慘景象。 | 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第32回:“那個(gè)莊上不餓殍枕藉?!?/td> |
餒殍相望 | 餒殍:餓死的人;相望:相互連接。形容餓死的人非常多。 | 唐·陸贄《請減京東……糧事宜狀》:“煙火殆絕,都市之內(nèi),餒殍相望?!?/td> |
餓殍載道 | 餓殍:餓死的人;載道:滿路都是。形容到處都是餓死的人。 |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85回:“道德淪喪,法度凌夷,匪黨縱橫,餓殍載道?!?/td> |
野有餓殍 | 餓殍:餓死的人。郊外有餓死的人。形容戰(zhàn)亂或?yàn)?zāi)后的景象。 | 唐·陸贄《祭大禹廟文》:“邦無宿儲,野有餓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