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瘡痍滿目 | 瘡痍:創(chuàng)傷;比喻戰(zhàn)爭或自然災(zāi)害之后的景象。多用于比喻因戰(zhàn)爭或自然災(zāi)害所造成的破壞。眼睛所看見的都是殘破凄涼的景象。比喻遭破壞的程度極為嚴重。也作“滿目瘡痍”。 | 清 李漁《風箏誤 和鷂》:“征鼙聒耳鄉(xiāng)音杳,瘡痍滿目親人少。” |
滿目瘡痍 | 比喻眼前看到的都是災(zāi)禍的景象。 | 《辛亥革命 關(guān)于南北議和的清方檔案》:“惟自武漢事起,各省響應(yīng),兵連禍結(jié),滿目瘡痍?!?/td> |
千瘡百孔 | 形容漏洞、弊病很多,或破壞的程度嚴重。 | 清 李漁《意中緣 毒餌》:“雖然得些潤筆之資,以助薪水,究竟這千瘡百孔,那里補救得來?!?/td> |
剜肉醫(yī)瘡 | 比喻只顧眼前,用有害的方法來救急。 | 唐 聶夷中《傷田家》詩:“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y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td> |
七瘡八孔 | 窟窿多。比喻經(jīng)濟上負債累累。 |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66回:“俗話說‘好賬不如無?!谖疑砩弦惶?,就在我心里一天,恨不得一剪剪齊,爭乃近日手窘,七瘡八孔的,難以驟完。” |
挖肉補瘡 | 比喻只顧眼前,用有害的方法來救急。 | 清 梁啟超《外債平議》:“就財政上以論,外債之宜借者,不過為茍安目前、挖肉補瘡之計?!?/td> |
好肉剜瘡 | 比喻無事生非,自尋煩惱。 | 宋 釋悟明《聯(lián)燈會要 璣禪師》:“說迷說悟,猶是好肉剜瘡;一切平常,盡落天魔外道?!?/td> |
百孔千瘡 | 百;千:形容數(shù)量多;孔:小洞;窟窿。形容某種事物被破壞的程度非常嚴重;或形容毛病、弊病很多;也作“千瘡百孔”。 | 唐 韓愈《與孟尚書書》:“漢氏以來,群儒區(qū)區(qū)修補,百孔千瘡,隨亂隨失,其危如一發(fā)引千鈞,綿綿延延,浸以微滅。” |
療瘡剜肉 | 挖身上的肉來醫(yī)治傷口。比喻只顧眼前,不考慮后果。 | 清 壯者《掃迷帚》第24回:“若慮迷信一破,道德墮落,必以保存為得計,此又何異欲止渴而飲鴆,欲療瘡而剜肉。” |
割肉補瘡 | 比喻不計后果以救燃眉之急。 | 谷斯范《新桃花扇》第三一回:“老師相不必猶這些,依我看,不是‘割肉補瘡’,而是‘調(diào)度有方’。” |
好了瘡疤忘了痛 | 比喻情況好轉(zhuǎn)后就忘了過去的困難或失敗的教訓。 | |
剜肉生瘡 | 猶剜肉成瘡。 | 清·袁枚《隨園詩話》第一卷:“大抵宋人好矜博雅,又好穿鑿;故此種剜肉生瘡之說,不一而足?!?/td> |
剜肉成瘡 | 本想割肉醫(yī)瘡,但被割之處反成新瘡。比喻行事只顧一面,結(jié)果與預(yù)想適得其反。 | 宋·崔與之《辭免除四川制置使札子》:“剜肉成瘡,有根本先撥之慮;張頤待哺,有樵蘇后爨之憂?!?/td> |
剜肉補瘡 | 為生活所迫;賣掉還沒有收獲的新絲新谷;雖然度過眼前的困難;卻丟掉了以后的收入。比喻只顧眼前;用有害的方法來救急。 | 唐 聶夷中《傷田家》詩:“二月賣新絲,五月糶新谷。醫(yī)得眼前瘡,剜卻心頭肉。” |
互剝痛瘡 | 比喻互揭陰私。 | 《醒世緣彈詞》第十回:“潘大娘說林老太婆的媳婦結(jié)識戲子,林老太婆說潘大娘偷和尚,彼此互剝痛瘡?!?/td> |
裂裳衣瘡 | 撕下自己的衣服,裹扎農(nóng)民的瘡傷。 | |
瘡疥之疾 | 瘡:瘡癤;疥:疥瘡;疾:疾病。比喻輕微的禍患。 | 明·梁辰魚《浣紗記·死忠》:“齊不過瘡疥之疾,幸而勝之,不過小喜?!?/td> |
含血吮瘡 | 吮:用口吸。用嘴吸出病人瘡里的膿血。比喻將領(lǐng)十分關(guān)心愛護士卒。 | 西漢·司馬遷《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卒有病疽者,起為吮之。” |
剜肉做瘡 | 猶剜肉成瘡。 | 明·王守仁《傳習錄》下卷:“欲于靜坐時,將好名好貨等根,逐一搜尋掃除廓清,恐是剜肉做瘡否?” |
千瘡百痍 | 猶千瘡百孔。 | 劉先煌《飛翔吧,上海機床廠》:“‘中農(nóng)公司’留下的是千瘡百痍的爛攤子?!?/td> |
瘡痍彌目 | 瘡痍:創(chuàng)傷;彌:滿。比喻觸目皆是天災(zāi)人禍,窮困流離,民不聊生的景象。 | 李大釗《大哀篇》:“大亂之后,滿地兵燹,瘡痍彌目,民生凋敝,亦云極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