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虧的成語

有關虧的成語

有關虧的成語共收錄30個
成語 解釋 出處
功虧一簣(筑九仞高的土山)由于只差一筐土而沒有完成。比喻一件事情只差一點而沒有成功。《尚書 旅獒》:“為山九仞,功虧一簣?!?/td>
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平生:有生以來;虧心:違背良心。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魯迅《天花的薔薇》:“‘平生不作虧心事,夜半敲門不吃驚。’乙校不自心虛,怎能給恐嚇呢?”
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平生:有生以來;虧心:違背良心。從來沒有干過違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門也不吃驚。形容為人處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元·無名氏《盆兒鬼》第二折:“平生莫做虧心事,半夜敲門不吃驚?!?/td>
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移:遷移。太陽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滿圓就要虧缺。比喻事物盛極必衰,或發(fā)展到一定限度就會向相反方向轉化。西漢·劉向《戰(zhàn)國策·秦策》:“語曰:‘日中則移,月滿則虧?!锸t衰,天之常數也?!?/td>
自負盈虧自己負責盈利和虧損
月滿則虧月圓則缺。比喻事物發(fā)展到極點則開始衰退。《史記·范雎蔡澤列傳》:“語曰‘日中則移,月滿則虧’。物盛則衰,天地之常數也。”
日中則昃,月滿則虧太陽到了正午就要偏西,月亮盈滿就要虧缺。比喻事物發(fā)展到一定程度,就會向相反的方向轉化。《易 豐》:“日中則昃,月盈則食,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而況乎人乎!”
益謙虧盈猶謙受益,滿招損。《清史稿 柴潮生傳》:“君咨臣儆,治世之休風,益謙虧盈,檢身之至理?!?/td>
扭虧增盈扭轉虧損,增加盈利。《人民日報》1983.12.30:“這說明工業(yè)企業(yè)扭虧增盈的任務依然相當艱巨。”
大敗虧輸打了敗仗,損失很大。元 尚仲賢《氣英布》第一折:“今漢王大敗虧輸,項王意得志滿?!?/td>
啞巴虧吃了虧不便說或不愿說。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14回:“且說苗家父子丟了銀子,因是暗昧之事,也不敢聲張,竟吃了啞巴虧了?!?/td>
扭虧為盈扭:扭轉。扭轉虧損為盈利局面。柳建偉《英雄時代》第四章:“我和楊先生,這次是專門來聽天宇拓展海外市場匯報的,同時還要到紅太陽集團了解第三季度扭虧為盈的情況?!?/td>
利不虧義有利在前,能夠不虧損正義。《禮記·儒行》:“委之以貨財,淹之以樂好,見利不虧義?!?/td>
精誠所加,金石為虧精誠:至誠,真心誠意;加:施及;虧:毀壞。人的誠心所到,能感動天地,使金屬和石頭毀壞。漢·王充《論衡·感虛》:“精誠所加,金石為虧?!?/td>
大敗虧輪遭到很大的失敗和損失。
山虧一簣《書 旅獒》“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的節(jié)縮。喻功敗垂成。《書·旅獒》“為山九仞,功虧一簣”的節(jié)縮。
吃小虧得大便宜指暫時虧損一點期待將來的收益。
好漢不吃眼前虧俗語。指聰明人能識時務,暫時躲開不利的處境,免得吃虧受辱。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17回:“好漢不吃眼前虧,且讓他一步,再作道理?!?/td>
吃啞巴虧自己遭受暗算或受損吃虧,不敢聲張或無法申訴,只好自認吃虧。清 石玉昆《三俠五義》第十四回:“且說苗家父子丟了銀子,因是暗昧之事,也不敢聲張,竟吃了啞巴虧了。
光棍不吃眼前虧指聰明人能識時務,暫時躲開不利的處境以免吃虧。清·無名氏《劉公案》第六回:“俗語說的好,光棍不吃眼前虧。”
暗室虧心在暗中做見不得人的虧心事。元 張養(yǎng)浩《折桂令》曲:“暗室虧心,縱然致富,天意何如?”
吃小虧占大便宜指暫時覺得吃虧,將來能得到大的好處。張平《抉擇》:“嘩眾取寵、籠絡人心;新官上任三把火;吃小虧占大便宜……”
日中必移,月滿必虧移:遷移。太陽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滿圓就要虧缺。比喻事物盛極必衰,或發(fā)展到一定限度就會向相反方向轉化。西漢·司馬遷《史記·日者列傳》:“日中必移,月滿必虧;先王之道,乍存乍亡?!?/td>
虧心短行虧損天良,行為惡劣。《琵琶記·伯諧夫妻分別》:“我無奈何分情破愛,誰下得虧心短行?”
行虧名缺行:行為,德行。德行虧損,名聲低下。明·高則誠《琵琶記·丞相發(fā)怒》:“自小攻讀,從來知禮,忍使行虧名缺?!?/td>
日中必昃,月滿必虧昃:太陽偏西。太陽到了正午就要西斜,月亮滿圓就要虧缺。比喻事物盛極必衰,或發(fā)展到一定限度就會向相反方向轉化。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19卷:“日中必昃,月滿必虧。明公功名到此,已無可加,急流勇退,此其時矣。”
盈則必虧盈:圓。虧:缺。月圓的時候就是月缺的時候。形容物極必反。戰(zhàn)國·衛(wèi)·呂不韋《呂氏春秋·博志》:“全則必缺,極則必反,盈則必虧。”
理虧心虛因理由不充分而擔心。
虧于一簣虧:缺,欠;簣:裝土的竹筐。積土成山的功夫只差最后一筐土。比喻做成一件大事只差最后一點而未能成功《尚書·旅獒》:“為山九仞,功虧一簣?!?/td>
虧名損實虧:損耗。名和實都受到損失。南朝·梁·任昉《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至于虧名損實,為國為身,知其不可?!?/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