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簡明扼要 | 扼要:抓住要點。簡單明了;抓住要點。 | 毛澤東《黨委會的工作方法》:“講話、演說、寫文章和寫決議案,都應(yīng)當(dāng)簡明扼要。” |
扼腕嘆息 | 扼:握??;抓住。握著手腕發(fā)出嘆息的聲音。形容十分激動地發(fā)出長嘆的情態(tài)。 | 晉 王隱《晉書 劉錕傳》:“臣所以泣血宵呤扼腕長嘆者也。” |
扼襟控咽 | 比喻據(jù)守險要之地。 | 宋·周邦彥《汴都賦》:“扼襟控咽,屏藩表里,名城池為金湯,役諸侯為奴隸?!?/td> |
螳臂扼轍 | 螳臂:螳螂的前腿;扼:控制;轍:行車的方向。螳螂舉起臂來阻止車的前進。比喻自不量力。 | 宋·王讜《唐語林·補遺》:“人臣之謬思亂者,乃螳臂扼轍耳?!?/td> |
撫背扼喉 | 撫:按著;扼:掐著。比喻扼據(jù)要沖,制敵死命。 | 唐·盧照鄰《窮魚賦》:“拖鰭挫鬎,撫背扼喉。” |
扼腕興嗟 | 扼腕:用手握腕;嗟:感嘆。用手握腕,長聲嘆息。形容情緒激動發(fā)出嘆息的神態(tài) | 蔡東藩《民國通俗演義》第101回:“于是吏民俱困,都累得扼腕興嗟,愁眉百結(jié)了?!?/td> |
扼吭拊背 | 扼:用力掐著;吭:咽喉;拊:拍擊。掐著喉嚨,捺住脊背。比喻控制要害,制敵死命。 | 清 魏源《圣武記》第14卷:“如何而形格勢禁,如何而扼吭拊背,愿聞其宜忌,可乎?” |
扼吭奪食 | 扼:用力掐著;亢:咽喉。扼住喉嚨,奪走吃的東西。比喻使人處于絕境。 | 《元史·陳祖仁傳》:“乃欲驅(qū)疲民以供大役,廢其耕耨而荒其田畝,何異扼其吭而奪其食,以速其斃乎?” |
扼腕抵掌 | 用手握腕,擊著手掌。表示很激動、振奮的神態(tài)。 | |
扼腕長嘆 | 用手握腕,長聲嘆息。形容情緒激動的神態(tài)。 | 《晉書·劉琨傳》:“臣所以泣血宵吟,扼腕長嘆者也。” |
扼喉撫背 | 撫:按,捺。掐住咽喉,按住脊背。比喻控制敵方的要害,使其喪失反抗的能力。 | 隋·盧思道《為北齊檄陳文》:“巨艦高艫,順流東指江都、壽春之域;扼喉撫背之兵,飛龍赤馬,絕水南越。” |
扼臂嚙指 | 扼:用力掐;嚙:咬。掐胳膊,咬手指。形容母子心靈相互感應(yīng)。 | 東漢 王充《論衡 感虛》:“曾子左臂立痛,即馳至問母:‘臂何故痛?’母曰:‘今者客來欲去,吾扼臂以呼汝耳?!?/td> |
抵背扼喉 | 抵:按住;扼:掐住。按住脊背,掐住咽喉。比喻控制要害之地。 | 唐太宗李世民《賜詔》:“抵背扼喉,塞其歸路?!?/td> |
扼亢拊背 | 扼:用力掐著。亢:通“吭”,喉嚨。拊:擊,拍擊。掐住喉嚨,捺住背脊。比喻控制要害,制敵于死命。亦作“扼吭拊背”、“扼骯拊背”。 | |
拊背扼喉 | 掐著喉嚨,捺住脊背。比喻控制要害,制敵死命。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劉敬叔孫通列傳》:“夫與人斗,不扼其吭,拊其背,未能全其勝也?!?/td> |
瞋目扼腕 | 形容憤怒、勇敢的樣子。 | 商鞅《商君書 君臣》:“瞋目扼腕而語勇者得;垂衣裳而談?wù)f者得;遲日曠久積勞私門者得。尊向三者,無功而皆可以得。” |
拊背扼吭 | 吭,喉嚨。按住脊背,拤住咽喉。比喻控制要害。 | 語出《史記 劉敬叔孫通列傳》:“夫與人斗,不扼其亢,拊其背,未能全其勝也。今陛下入關(guān)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扼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卑矗?,同“吭”。 |
攻心扼吭 | 喻攻擊要害??裕秆屎?。 | 清·魏源《圣武紀(jì)》卷一:“先取山海關(guān),則關(guān)外諸城唾手可得,此攻心扼吭之法也?!?/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