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衣缽相傳 | 中國禪宗師徒間道法傳授,常常舉行授與衣缽的儀式。比喻技術(shù)、學(xué)術(shù)的師徒相傳。 | 《舊唐書 方伎傳 神秀》:“昔后魏末,有僧達(dá)摩者,本天竺王子,以護(hù)國出家,入南海,得禪宗妙法,云自釋迦相傳,有衣缽為記,世相付授。” |
擊缽催詩 | 指限時(shí)成詩。比喻詩才敏捷。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37回:“七步八叉,具有成例,古人擊缽催詩,我要擊缽了。” |
沿門持缽 | 原指僧、尼挨門向人求布施,后泛指到處乞求施舍。 | 明·高攀龍《講義·君子所性仁義禮智根于心》:“若天分之我不承受,此家當(dāng),我卻無分了,便至沿門持缽,仰息他人?!?/td> |
一瓶一缽 | 瓶、缽:和尚的飲食器具。指和尚云游時(shí)的簡單食具。形容家境貧寒。 | 宋·李清照《投翰林學(xué)士綦崇禮啟》:“再見江山,依舊一瓶一缽。” |
沿門托缽 | 缽:和尚吃東西用的器具。原指僧徒化緣。比喻挨家乞討。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2回:“你若借了這事向親友各家不問交誼一概的沿門托缽搖尾乞憐起來就大不是我的意思了。” |
一缽一瓶 | 缽、瓶:和尚的飲食器具。指和尚云游時(shí)的簡單食具。形容家境貧寒。 | 宋·辛棄疾《水調(diào)歌頭·題永豐楊少游提點(diǎn)一枝堂》:“一葛一裘經(jīng)歲,一缽一瓶終日,老子舊家風(fēng)?!?/td> |
托缽沿門 | 缽:僧尼的食器。比喻挨家乞求施舍。 | 清·百一居士《壺天錄》上卷:“晝則托缽沿門,夜則棲身檐下,蓋不知幾經(jīng)日矣。” |
衣缽相承 | 衣缽:僧尼穿的袈裟和盛飯的器皿。比喻技術(shù)、學(xué)術(shù)的師徒相傳與繼承。 | 郭沫若《韓非子的批判》:“韓非書中屢次引用申子,正表明其衣缽相承?!?/td> |
沿門讬缽 | 見“沿門持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