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有關(guān)臣的成語

有關(guān)臣的成語

因篇幅關(guān)系,臣的成語只列出前 60個
成語 解釋 出處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事:侍奉,服侍。忠義之臣,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貞節(jié)的婦女,不再嫁第二個丈夫。指忠誠不二。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49回:“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我為隋臣,不能匡救君惡,致被逆賊所弒,不能報仇,而事別主,何面目立于世乎?”
主憂臣勞憂:憂患。君主有了憂患,臣下就要為他效力。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臣聞主憂臣勞,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會稽,所以不死,為此事也。”
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事:侍奉,服侍。忠義之臣,不奉事兩個朝代的君主;貞節(jié)的婦女,不再嫁第二個丈夫。指忠誠不二。西漢·司馬遷《史記·田單列傳》:“忠臣不事二君,貞女不更二夫。齊王不聽吾諫,故退而耕子野。”
主明臣直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明·張居正《帝鑒圖說》上篇:“妾聞主明臣直,今魏征直,由陛下之明也?!?/td>
謀臣猛將善于謀劃的文臣和勇猛善戰(zhàn)的將帥。《晉書·石崇傳》:“先帝決獨斷之聰,奮神武之略,蕩滅逋寇,易于摧枯。然謀臣猛將,猶有致思竭力之效?!?/td>
臣門如市舊時形容居高位、掌大權(quán)的人賓客極多。東漢 班固《漢書 鄭崇傳》:“臣門如市,臣心如水。愿得考覆?!?/td>
謀臣武將指有計謀的大臣和勇猛的戰(zhàn)將。漢 張衡《南都賦》:“爾其則有謀臣武將,皆能攫戾執(zhí)猛,破堅摧剛?!?/td>
亂臣賊子舊時指不忠君主;不守臣道;作風(fēng)反叛的大臣。后指破壞國家統(tǒng)一;損害人民利益的惡人。也作“逆子賊臣”。先秦 孟軻《孟子 滕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亂臣賊子懼?!?/td>
柱石之臣柱石:比喻擔(dān)負(fù)國家重任的人。擔(dān)負(fù)國家重任的大臣。東漢·班固《漢書·元后傳》:“位歷將相,國家柱石臣也?!?/td>
謀臣如雨形容智謀之士極多。西漢·李陵《答蘇武書》:“當(dāng)此之時,猛將如云,謀臣如雨,然猶七日不食僅乃得免?!?/td>
一朝天子一朝臣指一個人上臺,下面的工作人員就另外換一批。明 湯顯祖《牡丹亭 虜諜》:“萬里江山萬里塵,一朝天子一朝臣。”
不按君臣中醫(yī)處方,以君臣相配為原則。君是主藥,臣是輔藥。不按君臣,就是違《水滸傳》第一一一回:“解寶身邊取出不按君臣的藥頭,張人眼慢,放在酒壺里?!?/td>
君臣佐使原指君主、臣僚(文武官員)、僚佐(輔助別人的人)、使者(奉命辦事的人)四種人;他們在一國之內(nèi);分別起著不同的作用。后來也用以比喻中醫(yī)處方中各味藥的不同性質(zhì)和作用。《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上藥一百二十種為君,主養(yǎng)命;中藥一百二十種為臣,主養(yǎng)性;下藥一百二十種為佐使,主治?。挥盟庬毢暇甲羰?。”
賊臣亂子指心懷異志、為奸作惡的人。南朝·梁·蕭子顯《南齊書·崔慧景傳》:“臣竊惟太祖、高宗之孝子忠臣,而昏主之賊臣亂子者,江夏王與陛下,先臣與鎮(zhèn)軍是也?!?/td>
賊子亂臣見“賊臣亂子”。唐·魏徵壽《隋書·許善心傳》:“國惡雖諱,君舉必書,故賊子亂臣,天下大懼,元龜明鏡,昭然可察?!?/td>
臣心如水心地潔凈如水。比喻為官清廉。東漢 班固《漢書 鄭崇傳》:“上責(zé)崇曰:‘君門如市人,何以欲禁切主上?’崇對曰:‘臣門如市,臣心如水。愿得考覆?!?/td>
骨鯁之臣骨鯁:比喻剛直。剛正忠直的官員。《史記·刺客列傳》:“方今吳外困于楚,而內(nèi)無骨鯁之臣,是無如我何!”
君唱臣和唱:歌唱,吟詠;和:應(yīng)和。形容臣子緊緊遵循君主的旨意辦事。《晏子外編》:“君唱臣和,教之隆也?!?/td>
納貢稱臣繳納貢品,自稱為臣下。后來也用以比喻心悅誠服,甘拜下風(fēng)。《清史稿·太宗本紀(jì)》:“宜要其納貢稱臣,以黃河為界?!?/td>
主賢臣良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唐·白居易《敢諫鼓斌》:“聲聞于外、以彰我主賢臣良?!?/td>
主憂臣辱君主有憂患是作臣子的恥辱。宋·魏了翁《辭免督視軍馬乞以參贊軍事從丞相行奏札》:“臣竊念主憂臣辱,義不得辭,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條列事目、調(diào)遣將士,凡所以為速發(fā)之計者,靡微不周?!?/td>
君辱臣死封建禮教認(rèn)為,帝王遭受恥辱,臣僚應(yīng)當(dāng)死節(jié)。《國語·越語下》:“臣聞之,為人臣者,君憂臣勞,君辱臣死?!?/td>
開國功臣指為建立新的國家或朝代立下汗馬功勞的人。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十回:“他見單雄信好客,是一個做得開國功臣的,因此借寓東岳廟中,圖與交往?!?/td>
逆子賊臣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敦煌變文 降魔變文》:“唯有逆臣賊子,欲謀王之國政,懷邪抱佞,不謹(jǐn)風(fēng)謠?!?/td>
不臣之心不臣:不守臣子的本分,封建社會中不忠君。意指不忠君的思想。后也指犯上作亂的野心。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37卷:“只說是他自己做的,中懷不臣之心,妄言污蔑妃后,要坐他族滅之罪?!?/td>
一代鼎臣見“一代宗臣”。《南史·丘靈鞠傳》:“公為一代鼎臣,不可復(fù)為覆餗sù?!?/td>
逆臣賊子逆臣:叛亂之臣;賊子:忤逆之子。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晉書 王導(dǎo)傳》:“逆臣賊子,何世無之?豈意今者近出臣族!” 唐 陳子昂《請措刑科》:逆臣賊子,頓伏嚴(yán)誅?!?/td>
一代宗臣一個時代中大家所景仰的大臣。亦作“一代鼎臣”。《漢書·蕭何曹參傳贊》:“淮陰黥布等已滅,唯何參擅功名,位冠群臣,聲施后世,為一代之宗臣。”
賊臣逆子見“賊臣亂子”。《敦煌變文·降魔變文》:“賊臣逆子設(shè)陰謀,慮恐國破人消滅。”
孤臣孽子孤臣:封建朝廷中孤立無援的遠(yuǎn)臣;孽子:妾所生的庶子。比喻遭遇艱難困苦的人。先秦 孟軻《孟子 盡心上》:“獨孤臣孽子,其操心也危,其慮患也深,故達(dá)?!敝祆浼ⅲ骸肮鲁?,遠(yuǎn)臣;孽子,庶子?!?/td>
君圣臣賢君主圣明,臣子賢良。形容君臣契合,政治清明。《舊唐書·馬燧傳》:“道無不行,謀無不臧,君圣臣賢,運泰時康?!泵鳌ち_貫中《三遂平妖傳》第十九回:“當(dāng)今乃堯舜之世,君圣臣賢?!?/td>
社稷之臣社稷:古代帝王所祭的土神和谷神,代指國家。春秋時對作大國附庸的小國的稱謂。指身負(fù)國家重任的大臣。春秋·魯·孔丘《論語·季氏》:“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
位極人臣君主時代指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人。晉 陳壽《三國志 吳志 孫綝傳》:“臣伏自省,才非干國,因緣肺腑,位極人臣。”
主辱臣死主:君主。君主蒙受恥辱,臣子只有以死報之。宋·張孝祥《代諸父祭伯父文》:“忠憤激發(fā),肝膽輪囷,主辱臣死,臣敢愛身?!?/td>
忠臣義士忠誠而有節(jié)操的臣民。晉·陳壽《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每覽史籍,觀古忠臣義士,出一朝之命,以徇國家之難?!?/td>
猛將如云,謀臣似雨指文臣武將很多,勢力強大。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8回:“況他那里雄兵十萬,甲士千員,猛將如云,謀臣似雨?!?/td>
北面稱臣古代君主面南而北,臣子拜見君主則面北,指臣服于人。西漢 司馬遷《史記 酈生陸賈列傳》:“君王宜郊迎,北面稱臣。”
主圣臣直主:君主。君主圣明,臣下也就正直。東漢·班固《漢書·薛廣德傳》:“張猛進(jìn)曰:‘臣聞主圣臣直。’”
欽差大臣過去指由皇帝派遣并代表皇帝外出辦理重大事件的官員?,F(xiàn)在用來諷刺從上級機關(guān)派到下面去的;不了解情況;也不進(jìn)行調(diào)查研究就指手畫腳發(fā)號施令的人。清 曾樸《孽?;ā返诰呕兀骸蚌┣嘁蚴菤J差大臣,上海道特地派了一只富輪來接?!?/td>
稱臣納貢舊時指小國向大國臣服而年年進(jìn)貢。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十七回:“凡漢東小國,無不稱臣納貢?!?/td>
奸臣當(dāng)?shù)?/a>奸佞的小人控制朝政。指壞人當(dāng)權(quán)。明·許仲琳《封神演義》第15回:“此時因紂王失政,妲己殘害生靈,奸臣當(dāng)?shù)溃蚶菨M朝,故此天心不順?!?/td>
割地稱臣割讓土地,臣服于對方。明·馮夢龍《古今小說·游酆都胡母迪吟詩》:“若放我南歸,愿為金邦細(xì)作,饒幸一朝得志,必當(dāng)主持和議,使南朝割地稱臣?!?/td>
猛將如云,謀臣如雨指文臣武將很多,勢力強大。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51回:“與其坐承大統(tǒng),兵精糧足,手下猛將如云,謀臣如雨?!?/td>
忠臣良將忠實的大臣和優(yōu)秀的將帥。清·曹雪芹《紅樓夢》第36回:“襲人道:‘忠臣良將,出于不得已他才死?!?/td>
孽子孤臣被疏遠(yuǎn)、孤立的臣子與失寵的庶子。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一二○回:“雖然事有前定,無可奈何,但孽子孤臣,義夫節(jié)婦,這不得已三字也不是一概委得的?!?/td>
股肱之臣股:大腿;肱:手臂從肘到腕的部分。指輔佐帝王的重臣。比喻得力助手與親信。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44回:“但叔詹乃吾股肱之臣,豈可去孤左右?”
忠臣孝子對君主盡忠對父母盡孝的人。戰(zhàn)國·趙·荀況《荀子·禮論》:“使生死終始若一,一足以為人愿,是先王之道,忠臣孝子之極也?!?/td>
逆子貳臣貳臣:由舊朝投降后在新朝又擔(dān)任官職的人。忤逆不孝的兒子,不忠的大臣。瞿秋白《魯迅的精神》:“魯迅從進(jìn)化論進(jìn)到階級論,從紳士階級的逆子貳臣進(jìn)到無產(chǎn)階級和勞動群眾的真正的友人,以至戰(zhàn)士?!?/td>
忠臣烈士指忠義剛烈的臣子。《隋書·李文博傳》:“每讀書至治亂得失、忠臣烈士,未嘗不反復(fù)吟玩?!?/td>
主圣臣良君主圣明,臣下忠良。比喻上行下效。亦作“主明臣直”、“主圣臣直”、“主賢臣良”。《北史·仲方傳》:“況主圣臣良,兵強國富,陳既主昏于上,人讟于下,險無百二之固,眾非九國之師,獨此島夷,而稽天討!”
市井之臣市井:古時稱做買賣的地方。舊指城市里的老百姓。《管子·小匡》:“處商必就市井。”《孟子·萬章下》:“在國曰市井之臣,在野曰草莽之臣,皆謂庶人?!?/td>
逋逃之臣逃亡的罪臣。漢 荀悅《漢紀(jì) 成帝紀(jì)》:“以單于屈體稱臣奉使朝賀,無有二心,而今反受其逋逃之臣,是貪一夫之得,而失一國之心。”
草茅之臣草茅:雜草。比喻在野無權(quán)的人。《儀禮·士相見禮》:“在野則曰草茅之臣?!?/td>
遷臣逐客指遭貶官放逐之人。宋·張端義《<貴耳集>自序》:“子錄非《資治通鑒》,奚益于遷臣逐客?火之久矣?!?/td>
買臣覆水覆:潑。比喻事成定局,無法挽回。相傳漢代朱買臣貧賤時,其妻出走,顯達(dá)后,其妻又回來,朱買臣潑水于地,令妻收回。
遺老孤臣指改朝換代后已經(jīng)失勢而仍效忠前朝的老臣。李大釗《警告全國父老書》:“昔者改姓易代,興亡倏忽,一二遺老孤臣,不忍見宗社之傾,君父之辱,猶或黃冠草履,歌哭空山,亂礁窮島,相望飲泣?!?/td>
為臣死忠,為子死孝為:作為。為臣的應(yīng)不惜生命忠于帝王,為子的應(yīng)不惜生命孝順父母。明·吾丘瑞《運甓記·父子死節(jié)》:“為臣死忠,為子死孝,孩兒兄弟二人,情愿同爹爹出陣?!?/td>
折沖之臣謂忠勇之臣。《漢書·王尊傳》:“刺譏不憚將相,誅惡不避豪強,誅不制之賊,解國家之憂,功著職修,威信不廢,誠國家爪牙之吏,折沖之臣?!?/td>
貴極人臣君主時代指大臣中地位最高的人。《三國志 吳書 孫林傳》:“因緣肺腑,位極人臣。北魏 楊衒之《洛陽伽藍(lán)記 高陽王寺》:“貴極人臣,富兼山海,居止第宅,匹于帝宮。”
負(fù)險不臣猶言負(fù)固不服。《明史·林潤傳》:“龍文卜筑深山,乘軒衣蟒,有負(fù)險不臣之心?!?/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