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靡所底止 | 謂沒有止境。 | 《詩經(jīng)·小雅·祈父》:“胡轉予于恤,靡所底止?!?/td> |
歇斯底里 | 情緒異常激動,舉止失常。 | 茅盾《嚴霜下的夢》:“我聽見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我仿佛看見許多狼,張開了鋸樣的尖嘴,在撕碎美麗的身體?!?/td> |
海底撈月 | 也作“水中撈月”、“海中撈月”。撈:撈取。從海中撈月亮。形容做事白費力氣;根本達不到目的。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7卷:“先前的兩個轎夫,卻又不知姓名住址,有影無蹤,海中撈月,眼見得一個夫人送在別處去了。” |
深情底理 | 事情的內(nèi)里真情與根由。 | 清·曹雪芹《紅樓夢》第67回:“內(nèi)中深情底理,奴才不知道,不敢妄回?!?/td> |
無底洞 | 無法填滿的洞。比喻滿足不了的物質(zhì)要求或者做不完的事。 | 清·韓邦慶《海上花列傳》第56回:“羅子富與姚季莼兩人合擺個莊,不限杯數(shù),自稱為‘無底洞’,大家都不服?!?/td> |
歸根結底 | 歸結到根本上。同“歸根結蒂”。 | 周立波《山鄉(xiāng)巨變》上一:“如今是人力世界,歸根結底,還是靠做?!?/td> |
刨根問底 | 刨出根子追出底細。 | 老舍《老張的哲學》:“誰能刨根問底的要證據(jù)。” |
釜底抽薪 | 釜:鍋。薪:柴。在鍋底下抽出柴火。比喻從根上解決問題。也指暗中進行破壞。 | 漢 董卓《上何進書》:“臣聞?chuàng)P湯止沸,莫若去薪?!?/td> |
水底摸月 | 同“水中撈月”。 | 明·郎瑛《七修類稿·奇謔·諺語至理》:“賒酒時風花雪月,飲之時流星趕月,討錢時水底摸月。喻世之無賴者也。” |
打破沙鍋問到底 | 問:同“璺”諧音;指陶瓷或玉石等器皿上的裂紋或裂縫。比喻對事情尋根究底。 | 宋 黃庭堅《拙軒頌》:“覓巧了不可得,拙從何來?打破沙盆一問,狂子因此眼開,弄巧成拙,為蛇畫足,何況頭上安頭,屋下安屋,畢竟巧者有余,拙者不足?!?/td> |
歸根到底 | 歸結到根本上。 | 清·張南莊《何典》第二回:“歸根結柢,把一場著水人命一盤摙歸去,還虧有錢使得鬼推磨?!?/td> |
崗頭澤底 | 唐代極重視世族,崔、盧、李、鄭為甲門四姓,稱盧氏為崗頭盧,李氏為澤底李。泛稱豪門世族。 | 唐 元稹《去杭州》:“駿骨鳳毛真可貴,崗頭澤底何足論。” |
追根究底 | 追求根底。指追求事情的根由底細。 | 洪深《飛將軍》:“你們這些做新聞記者的,就是喜歡這樣追根究底地問?!?/td> |
底死謾生 | 底:通“抵”。竭盡全力,想盡辦法。 | 南唐 馮延巳《應天長》詞:“蘭房一宿還歸去,底死謾生留不住?!?/td> |
魚游釜底 | 同“魚游釜中”。 | 清·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夫魚游釜底,燕處焚巢,旦夕偷生,不自知其頻于外殆,我同胞其何以異是耶?” |
頭重腳輕根底淺 | 頭比腳重沒有基礎。比喻根基不扎實。 | 毛澤東《改造我們的學習》:“有一副對子,是替這種人畫像的。那對子說: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td> |
澈底澄清 | 指完全清楚,毫無遺漏。 | 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6回:“如今這個人的來歷是澈底澄清的明白了?!?/td> |
書囊無底 | 謂古今書籍不可勝數(shù)。 | 宋·黃庭堅《送王郎》詩:“連床夜語雞戒曉,書囊無底談未了?!?/td> |
井底銀瓶 | 銀瓶:銀制汲水器。銀瓶掉到井底。比喻前功盡棄。 | 唐·白居易《井底引銀瓶樂府》:“井底引銀瓶,銀瓶欲上絲繩斷;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td> |
水底撈針 | 在水底下?lián)埔桓槨P稳莺茈y找到。 | 元·吳昌齡《二郎收豬八戒》第三折:“俊兒夫似海內(nèi)尋針,姻緣事在天數(shù)臨,無緣分怎的消任?直耽擱到如今。” |
一竹竿打到底 | 指一次就做成功 |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45回:“我爺娘當初把我嫁給王押司,只指望一竹竿打到底,不想半路相拋。” |
一竿子捅到底 | 指一步到位。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9章:“這篇文章好就好在一竿子捅到底,罵到了皇帝頭上?!?/td> |
釜底游魚 | 釜:古時的一種鍋。開水鍋中尚在游動的魚。比喻處境非常危險或即將滅亡。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張綱傳》:“若魚游釜中,喘息須臾間耳?!?/td> |
井底之蛙 | 井底下的青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塊天。比喻見識短淺的人。 | 先秦 莊周《莊子 秋水》:“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 |
??菀姷?/a> | ??荩汉K珊?。海水干涸之后終究可以看見海底,但并非容易事。用以比喻人心難測。 | 唐·杜荀鶴《感遇》:“海枯終見底,人死不知心?!?/td> |
尋根追底 | 追求根底。一般指追問一件事的原由。 | |
眼底無人 | 眼睛里沒有別人。形容狂傲自大,瞧不起人。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第九卷:“那兩個是嫡親兄弟……多是少年豪氣,眼底無人之輩?!?/td> |
冤沉海底 | 形容所受的冤屈很難得到昭雪。 |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第三十六卷:“我指望忍辱偷生,還圖個報仇雪恥,不道這賊原放我不過。我死也罷了,但是冤沉海底,安能瞑目!” |
知根知底 | 指有較深入的了解。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79回:“惟有第四件最難,必須知根知底之人前去出首;不但出首,還要單上開封府出首去?!?/td> |
盤根問底 | 盤:仔細查問;問:尋問。盤問、追究事情的根由。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四十四回:“無如林之洋雖在海外走過幾次,諸事并不留心,究竟見聞不廣,被小山盤根問底,今日也談,明日也談,腹中所有若干典故,久已告竣。” |
筆底春風 | 形容繪畫、詩文生動,如春風來到筆下。 | 元 黃溍《瑤池春宴圖》詩:“西飛青雀幾時還,貝闕琳宮縹緲間,筆底春風殊未老,蟠桃積核已如山?!?/td> |
磨礱底厲 | 見“磨礱砥礪”。 | |
詢根問底 | 謂詢問事情的詳細原委,問個水落石出。 | 楊朔《雪花飄飄》:“你問我,叫我問誰呢?別總是那個老毛病,詢根問底的,追的人心慌。” |
心里有底 | 心中知道底細或內(nèi)情而有把握。 | 徐光耀《平原烈火》:“我們一見副政委精神就來了,跟著他,就覺著心里有底,腰里也硬?!?/td> |
釜底游魂 | 比喻行將滅亡、茍延殘喘的人。游魂,游蕩的鬼魂。 | 《花月痕》第四回:“鼯是已窮之技,豕無可突之圍,釜底游魂,茍延旦夕?!?/td> |
盤根究底 | 盤問、追究事情的根由。 | 郭沫若《殘春及其他 牧羊哀話三》:“我失悔我不應該盤根究底,這樣地苦了他?!?/td> |
伊何底止 | 同“伊于胡底”。 | 魯迅《〈朝花夕拾〉后記》:“起觀斯世之忍心害理,幾全如陳叔寶之無心肝。長此滔滔,伊何底止?” |
不知底細 | 不知道人或事情的內(nèi)情。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67回:“我也不知底細?!?/td> |
打破砂鍋璺到底 | 璺:指陶瓷或玉石等器皿上的裂紋。比喻追根究底。 | 元·王實甫《破窯記》第二折:“端的是誰打了來?打破砂鍋璺到底,俺娘將著一分充饑飯,俺爺抱著一套御寒衣,他兩口兒都來到這里?!?/td> |
筆底龍蛇 | 猶言筆走龍蛇。形容書法生動而有氣勢。 | 明 蘭陵笑笑生《金瓶梅詞話》第三十一回:“聞公博學廣記,筆底龍蛇,真才子也?!?/td> |
追根尋底 | 見“追根究底”。 | 沙陸墟《魂斷梨園》第二十九回:“若是追根尋底,一定會牽涉到白玉梅身上來?!?/td> |
大樹底下好乘涼 | 比喻有所依托,事情就好辦。 | 元 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一折:“每日則是吃他家的,便好道這大樹底下好乘涼?!?/td> |
水底撈明月 | 到水底去撈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費力氣。 | 元·無名氏《塞鴻秋·先題》曲:“當初意兒別,今日相拋撒,要相逢似水底撈明月。” |
囊底智 | 囊:口袋。口袋底的智慧。指十分有智有謀。 | 《晉書·慕容垂載記》:“及聞慕容德之策,笑曰:‘吾計決矣。且吾投老,扣囊底智,足以克之?!?/td> |
街頭巷底 | 見“街頭巷尾”。 | 劉大白《賣花女》詩:“杏花紅了,梨花白了,街頭巷底聲聲叫?!?/td> |
追根問底 | 見“追根究底”。 | 康濯《春種秋收·三面寶鏡》:“至于后來那水車問題,他也實在說的毫無漏洞,但老來旺一伙竟非要擰住他追根問底!” |
伊于胡底 | 伊:句首助詞;于:到;胡:何,哪;底:盡頭。到什么地步為止(對不好的現(xiàn)象表示感嘆)。 | 《詩經(jīng) 小雅 小旻》:“我視謀猶,伊于胡底?” |
水底撈月 | 同“水中撈月”。 | 明·王守仁《傳習錄》下卷:“若要去葭灰黍粒中求無聲,卻如水底撈月?!?/td> |
尋根問底 | 見“尋根究底”。 |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四回:“至于內(nèi)中曖昧情節(jié),誰曾親眼見來,何必去尋根問底!” |
打破沙鍋璺到底 | 璺:指陶瓷或玉石等器皿上的裂紋。比喻追根究底。 | 元·吳昌齡《東坡夢》第四折:“葛藤接斷老婆禪,打破沙鍋璺到底。” |
筆底超生 | 猶言筆下超生。超生:佛家語。為了免使他人受難,書寫時,在用意和措詞方面都給予寬容或開脫。 | 蘇雪林《閑話戰(zhàn)爭 齒患》:“嚴冷無情的法官定了你的死罪之后,就從不會有筆底超生的事?!?/td> |
中流底柱 | 見“中流砥柱”。 | 宋·朱熹《與陳侍郎書》:“而二公在朝,天下望之,屹立若中流之底柱,有所恃而不恐?!?/td> |
寒底撈月 | 撈:從液體中取物。從井底撈月亮。比喻做事白費力氣,根本達不到目的。 | 元·無名氏《馬陵道》:“我若今日見你呵,將你活剁做兩三截,你要活時恰似井底撈明月?!?/td> |
方底圓蓋 | 方底器皿,圓形蓋子。比喻事物不相合。 |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兄弟》:“今使疏薄之人而節(jié)量親厚之恩,猶方底而圓蓋,必不合矣?!?/td> |
有根有底 | 猶言有根有據(jù)。 | 浩然《石山柏》:“為了證明他說的這些話有根有底,他又跟我翻起石山柏的歷史?!?/td> |
海底撈針 | 在大海里撈一根針。形容很難找到。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驚奇》第20卷:“一面點起民壯,分頭追捕,多應是海底撈針,那尋一個?!?/td> |
水底納瓜 | 同“水里納瓜”。 | 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二折:“好家私水底納瓜,親子父在拳中的這掿沙?!?/td> |
尋根究底 | 尋找根源;追究底細;弄清來龍去脈。尋:尋求;尋找;根:根源;根由;究:探究;追究;底:底細。 | 清 曹雪芹《紅樓夢》第39回:“劉姥姥是信口開河,情哥哥偏要尋根究底。” |
井底蝦蟆 | 即井蛙。 | |
盡收眼底 | 全部看在眼里。 | 阿來《塵埃落定》第二章:“他們徒勞無功的努力都被我盡收眼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