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記憶猶新 | 猶:還;仍然。對過去的往事仍然刻記得清清楚楚;好像剛剛發(fā)生一樣。形容印象極其深刻。 | 宋 劉克莊《后村全集跋章南舉千藁》:“多識其士,友去之?dāng)?shù)十年,猶記憶如新相知;今屈指故友存者十無一二。” |
記問之學(xué) | 只是記誦書本,以資談助或應(yīng)答問難的學(xué)問。指對學(xué)問未融會貫通,不成體系。 | 西漢 戴圣《禮記 學(xué)記》:“記問之學(xué)不足以為人師,必也其聽語乎?” |
博聞強記 | 聞:見聞。形容知識豐富,記憶力強。 | 西漢 韓嬰《韓詩外傳》第八卷:“人眾兵強而守之以畏者勝,聰明睿智而守之以愚者哲,博聞強記而守之以淺者不隘?!?/td> |
騎曹不記馬 | 指有名士習(xí)氣,不理事務(wù)。 | 《晉書 王徽之傳》載:“徽之字子猷。性卓犖不羈,為大 司馬桓溫參軍,蓬首散帶,不綜府事。又為車騎桓沖騎兵參軍,沖問:‘卿署何曹?’對曰:‘似是馬曹?!謫枺骸軒遵R?’曰:‘不知馬,何由如數(shù)!’又問:‘馬比死多少?’曰:‘未知生, |
多文強記 | 聞:見聞。形容知識豐富,記憶力強。 | 《荀子 解蔽》:“博聞強志,不合王制,君子賤之。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天臺韶國師法嗣》:“杭州九曲觀音院慶祥禪師,余杭人也,辯才冠眾,多聞強記,時天臺人推為杰出。” |
不記前仇 | 指不計較以前的仇恨,任人唯賢。 | 清·李汝珍《鏡花緣》第25回:“今不記前仇,不避禍患,又來苦口相勸?!?/td> |
書記翩翩 | 書記:書籍,記事的書面文字;翩翩:形容舉止灑脫,風(fēng)姿秀美。形容文采優(yōu)美,文風(fēng)尚雅。 | 三國·魏·曹丕《與吳質(zhì)書》:“元瑜書記翩翩,致足樂也?!?/td> |
不可勝記 | 不能逐一記述。極言其多。 | 南朝 宋 傅亮《為宋公求加贈劉前軍表》:“功隱于視聽,不可勝記。” |
出何典記 | 詰問見于何書,有何根據(jù)。借指無稽之談。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文苑傳上 邊韶》:“但欲眠,思經(jīng)事。寐與周公通夢,靜與孔子同意。師而可嘲,出何典記?” |
銘記不忘 | 比喻牢記在心,永遠不忘。 | 梁曉聲《表弟》:“我相信,他將慶幸自己的生活里出現(xiàn)過那么一個女孩兒,他將對我終生銘記不忘!” |
大人不記小人過 | 指地位高對地位低的過錯加以原諒。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33回:“你不必如此。大人不記小人過,饒恕你便了?!?/td> |
強記博聞 | 謂記憶力強,見聞廣博。 | 宋·陸游《賀皇太子受冊箋》:“英姿達識,事洞照于幾先;強記博聞,言必稽于古訓(xùn)。” |
潛神默記 | 潛神:潛下心來,用神專注。形容用心專注,默默記誦。 | 漢·班固《答賓戲》:“獨攄意乎宇宙之外,銳思于毫芒之內(nèi),潛神默記,恒以年歲?!?/td> |
多聞強記 | 聞:見聞。形容知識豐富,記憶力強。 | 宋 釋普濟《五燈會元 天臺韶國師法嗣》:“杭州九曲觀音院慶祥禪師,余杭人也,辯才冠眾,多聞強記,時天臺人推為杰出?!?/td> |
依希猶記 | 依希:模糊。模模糊糊還記得。 | 宋·蘇軾《題靈峰寺壁》:“前世德云今我是,依希猶記妙高臺。” |
記功忘失 | 謂記其功績而略其小過。 | 《后漢書·黨錮傳·李膺》:“夫立政之要,是以武帝舍安國于徒中,宣帝征張敞于亡命。”一本作“記功忘過”。 |
死記硬背 | 指不用理解力去使用記憶力而一味死板地背誦書本。 | 葉圣陶《我呼吁》:“你們要招收的決不是那些‘死記硬背的東西太多,缺乏獨立思考和豐富的想象’的學(xué)生?!?/td> |
洽聞強記 | 見聞廣博,記憶力強。 | 《孔叢子 嘉言》:“[孔仲尼]躬履謙讓,洽聞強記?!?/td> |
記功忘過 | 見“記功忘失”。 | 明·張居正《為故大學(xué)士高拱乞恩疏》:“山藏川納,記功忘過者,明主之深仁也?!?/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