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飲鴆止渴 | 鴆:毒酒。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錯誤的辦法解決眼前的困難;而不顧嚴(yán)重的后果。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霍諝傳》:“譬猶療饑于附子,止渴于鴆毒,未入腸胃,已絕咽喉?!?/td> |
揚(yáng)湯止沸 | 把鍋里開著的水舀起來再倒回去,使它涼下來不沸騰。比喻辦法不徹底,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 晉 陳壽《三國志 魏志 董卓傳》:“卓未至,進(jìn)敗”裴松之注引《典略》:“臣聞?chuàng)P湯止沸,不如滅火去薪?!?/td> |
抽薪止沸 | 抽掉鍋底下正燃燒的柴火,使鍋里的水不再沸騰。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 北齊 魏收《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
學(xué)無止境 | 指學(xué)業(yè)上是沒有盡頭的,應(yīng)奮進(jìn)不息。 | 清·劉開《問說》:“理無專在,而學(xué)無止境也,然則問可少耶?” |
止戈為武 | 意思是武字是止戈兩字合成的,所以要能止戰(zhàn),才是真正的武功。后也指不用武力而使對方屈服,才是真正的武功。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宣公十二年》:“非爾所知也。夫文,止戈為武?!?/td> |
靡所底止 | 謂沒有止境。 | 《詩經(jīng)·小雅·祈父》:“胡轉(zhuǎn)予于恤,靡所底止?!?/td> |
止沸益薪 | 謂本欲止水沸騰,卻反而在鍋下加柴。喻所做與本來愿望相反。 | 明·李贄《為黃安二上人書》之三:“對高潔人談高潔,已為止沸益薪,況高潔十倍哉!” |
止于至善 | 達(dá)到最完善的境界。 | 西漢 戴圣《禮記 大學(xué)》:“大學(xué)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 |
到此為止 | 以這里為界限。 | 陳忠實(shí)《白鹿原》第16章:“兆海痛苦地嘆口氣:‘完了。到此為止。’” |
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 | 樹要靜止,風(fēng)卻不停地刮著。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fā)展不以人的意志為轉(zhuǎn)移。 | 西漢 韓嬰《韓詩外傳》第九卷:“樹欲靜而風(fēng)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也?!?/td> |
舉止嫻雅 | 嫻: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態(tài)和風(fēng)度嫻靜文雅。 | 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一回:“更是性格敏慧,舉止嫻雅,淺笑微顰,豐華入目;承顏順意,婉孌快心?!?/td>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語助詞;景行:大路,比喻行為正大光明。仰望著高山,效法著大德。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詩經(jīng)·小雅·車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td> |
止戈興仁 | 止:停止。仁:仁政。停止戰(zhàn)爭,施行仁政。 | 《漢晉春秋》:“將欲止戈興仁,為百姓請命?!?/td> |
舉止言談 | 行為舉動和說話言論。指人的外在風(fēng)度。 | 唐·杜牧《罪言》:“山東之人,叛且三五世矣,今之后生所見,言語舉止,無非叛也,以為事理正當(dāng)如此,沈酣入骨髓,無以為非者。” |
高山仰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比喻對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詩經(jīng)·小雅·車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td> |
望梅止渴 | 想吃梅子;流出口水;就不渴了。比喻愿望無法實(shí)現(xiàn);用空想安慰自己。 | 南朝 宋 劉義慶《世說新語 假譎》:“魏武行役失汲道,軍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饒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聞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td> |
戛然而止 | 戛然:像聲詞。聲音突然停止。 | 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95回:“滿場生旦凈末,同聲一個曲牌,也聽不來南腔北調(diào),只覺得如出一口。唱了幾套,戛然而止。” |
望門投止 | 投止:投宿。在窘迫中見有人家就去投宿。比喻情況急迫,來不及選擇存身的地方。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黨錮傳 張儉》:“儉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門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td> |
適可而止 | 做到適當(dāng)?shù)某潭染屯V?。比喻做事恰到好處?/td> | 先秦 孔子《論語 鄉(xiāng)黨》:“不多食”宋 朱熹集注:“適可而止,無貪心也?!?/td> |
心如止水 | 形容心境平靜,毫無雜念。 | 唐·白居易《祭李侍郎文》:“浩浩世途,是非同軌;齒牙相軋,波瀾四起。公獨(dú)何人,心如止水;風(fēng)雨如晦,雞鳴不已?!?/td> |
令行禁止 | 令:命令。行:執(zhí)行;施行;禁:禁令;止:停止。有令必行;命令發(fā)布就馬上行動;有禁必止;命令停止就立刻停止。形容法令通暢而嚴(yán)明。 | 《逸周書 文傳》:“令行禁止,王始也?!?/td> |
永無止境 | 止境:盡頭。永遠(yuǎn)沒有到頭的時候。 | 茅盾《秦嶺之夜》:“秦嶺上還有積雪,秦嶺的層嵐屏障永無止境似的?!?/td> |
淺嘗輒止 | 淺:初步;輒:就。略微嘗試一下就停止了。形容學(xué)習(xí)不深入鉆研。 | 清 彭養(yǎng)鷗《黑籍冤魂》:“此物非不可嘗,茍文人墨客,淺嘗輒止,用以悅性陶情,有何不可?” |
止謗莫如自修 | 止:停止,平息;謗:指責(zé)。要阻止別人毀謗,最好的方法是修身。 | 晉·陳壽《三國志·魏志·王昶傳》:“諺曰:‘救寒莫如重裘,止謗莫如自修?!寡孕乓??!?/td> |
知止不殆 | 殆:危險(xiǎn)。知道適可而止的人就不會遇到危險(xiǎn)。舊時勸人行事不要過分。 | 《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
推波助瀾,縱風(fēng)止燎 | 瀾:大波浪。比喻從旁鼓動,助長事物的聲勢,擴(kuò)大影響。 | 隋·王通《文中子·問易》:“真君、建德之事,適足推波助瀾、縱風(fēng)止燎爾!” |
止足之戒 | 止:懂得適可而止;足:知道滿足;戒:戒心。指要以知止和知足為戒,不要不知滿足。 | 南朝·梁·任葷《王文憲集·序》:“安以歲暮之期,申以止足之戒。” |
舉止失措 | 措:安放,放置。舉動失常,不知如何辦才好。 | 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98回:“睿聞知兩處危急,舉止失措,甚是驚慌。” |
嘆為觀止 | 看到這里就夠了;不必再看別的。指贊美所見的事物好到極點(diǎn)。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襄公二十九年》:“德至矣哉,大矣!如天之無不幬也,如地之無不載也。雖甚盛德,其蔑以加于此矣,觀止矣。若有他樂,吾不敢請已?!?/td> |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 殆:危險(xiǎn)。知道滿足就不會遭受侮辱,知道適可而止就不會遇到危險(xiǎn)。 | 春秋·楚·李耳《老子》:“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
流言止于智者 | 沒有根據(jù)的話,傳到有頭腦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傳了。形容謠言經(jīng)不起分析。 | 《荀子 大略》:“流丸止于甌臾,流言止于智者。” |
山止川行 | 喻堅(jiān)不可摧,行不可阻。 | 清·唐甄《潛書·兩權(quán)》:“誠能自固如是,是山止川行之勢也;以戰(zhàn)必勝,以攻必取者也。” |
心同止水 | 形容心境平靜,毫無雜念。同“心如止水”。 | 唐 白居易《答元八郎中、楊十二博士》詩:“身覺浮云無所著,心同止水有何情。但知瀟灑疏朝市, 不要崎嶇隱姓名?!?/td> |
探觀止矣 | 用來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diǎn)。 | |
止知其一,不知其二 | | |
止渴望梅 | 見“止渴思梅”。 | 清·孫雨林《皖江血·拒敵》:“止渴望梅,究有何益,此誠吾黨大不幸了!” |
中道而止 | 走到半路就放棄了前進(jìn)。比喻事情還沒做完就停止了。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第三十三祖慧能大師》:“我求大法,豈可中道而止?!?/td> |
止謗莫若自修 | 止:停止,平息;謗:指責(zé)。要阻止別人毀謗,最好的方法是修身。 | 《新唐書·魏謨傳》:“諺曰:‘止寒莫若重裘,止謗莫若自修?!┍菹鲁缜лd之盛德,去一旦之玩好?!?/td> |
不隨以止 | 不跟隨別人而半途停止。 | |
以刑止刑 | 猶以刑去刑。 | 《周書·武帝紀(jì)下》:“以刑止刑,世輕世重。罪不及嗣,皆有定科?!?/td> |
坎止流行 | 遇坎而止,乘流則行。比喻依據(jù)環(huán)境的逆順確定進(jìn)退行止。語本《漢書·賈誼傳》:“寥廓忽荒,與道翱翔。乘流則逝,得坎則止。”顏師古注:“孟康曰:‘《易》坎為險(xiǎn),遇險(xiǎn)難而止也?!瘡堦淘唬骸^夷易則仕,險(xiǎn)難則隱也?!?/td> | 語出《漢書·賈誼傳》:“寥廓忽荒,與道翱翔。乘流則逝,得坎則止?!鳖亷煿抛ⅲ骸懊峡翟唬骸兑住房矠殡U(xiǎn),遇險(xiǎn)難而止也?!瘡堦淘唬骸^夷易則仕,險(xiǎn)難則隱也。’” |
止渴思梅 | 猶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 | 元·關(guān)漢卿《調(diào)風(fēng)月》第三折:“到三更四更便似止渴思梅,充饑畫餅。”元·無名氏《劉弘嫁婢》第二折:“咱正是那止渴思梅。” |
知止不辱 | 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羞辱。 | 漢·荀悅《漢紀(jì)·宣帝紀(jì)》:“太傅疏廣謂少傅受曰:‘吾聞知止不辱,知足不殆,功成名遂而身退,天之道也。” |
舉止大方 | 舉動不俗氣,不做作。形容人行為動作不拘束,堂堂正正。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二十一回:“若是正經(jīng)的女子,見了人一樣,不見人也是一樣,舉止大方,不輕言笑的,那怕他在街上走路,又礙甚幺呢?” |
說梅止渴 | 同“望梅止渴”。 | 宋·李清照《打馬賦》:“說梅止渴,稍蘇奔競之心;畫餅充饑,少謝騰驤之志。” |
投膏止火 | 用油去澆滅火,火反而燒得更旺。比喻舉措失當(dāng),適得其反。 | 《新五代史·唐書·安重?!罚骸八姆津}然,師旅并興,如投膏止火,適足速之?!?/td> |
舉止不凡 | 舉動不平凡。形容人的行為動作非同一般,與眾不同。 | 清 壯者《掃迷帚》第五回:“昨見二君舉止不凡,詢及棧主,始知兄即吳江卞某,此弟生平最敬佩的人,敢問此位名姓?” |
不塞下流,不止不行 | 指對佛教、道教如不阻塞,儒家學(xué)說就不能推行?,F(xiàn)比喻不破除舊的、壞的東西,新的、好的東西就建立不起來。 | 唐·韓愈《原道》:“然則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td> |
流行坎止 | 流:水順勢流;坎:低陷不平。順流而行,遇險(xiǎn)即止。比喻順利時出仁,遇挫時退隱。 | 東漢 班固《漢書 賈誼傳》:“乘流則逝,得坎則止;縱軀委命,不私與已?!?/td> |
以殺止殺 | 用嚴(yán)峻的法律禁止人犯法。 | 《商君書 畫策》:“故以戰(zhàn)去戰(zhàn),雖戰(zhàn)可也。以殺去殺,雖殺可也。” |
射像止啼 | 喻威名遠(yuǎn)震,使人畏服。《漢書 酷吏傳 郅都》:“匈奴至為偶人象都(郅都),令騎馳射,莫能中,其見憚如此。此為射像事?!薄缎绿茣?郝玼傳》:“虜大畏,道其名,以怖啼?!贝藶橹固涫?。后遂合用以為典實(shí)。 | 《漢書·酷吏傳·郅都》:“匈奴至為偶人象都(郅都),令騎馳射,莫能中,其見憚如此。此為射像事。”《新唐書·郝玼傳》:“虜大畏,道其名,以怖啼。”此為止啼事。后遂合用以為典實(shí)。 |
舉止自若 | 自若:象原來的樣子。舉動不失常態(tài)。形容臨事鎮(zhèn)定,舉動不失常態(tài)。 | 《資治通鑒 唐高祖武德六年》:“孝恭將發(fā),與諸將宴集,命取水,忽變?yōu)檠?,在坐皆失色,孝恭舉止自若。” |
知足知止 | 知道滿足知道適可而止。 | 《周書·蕭大阛傳》:“況乎智不逸群,行不高物,而欲辛苦一生,何其僻也。豈如知足知止,蕭然無盡。” |
伊何底止 | 同“伊于胡底”。 | 魯迅《〈朝花夕拾〉后記》:“起觀斯世之忍心害理,幾全如陳叔寶之無心肝。長此滔滔,伊何底止?” |
嘆觀止矣 | 用來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diǎn)。 |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記載:吳國的季札在魯國看各種樂舞,看到舜時的樂舞,十分贊美,說:“觀止矣?!?/td> |
以火止沸 | 見“以湯止沸”。 | 漢·桓寬《鹽鐵論·錯幣》:“漢初乘弊而不改易,畜利變幣,欲以反本,是猶以煎止燔,以火止沸也?!?/td> |
禁暴止亂 | 禁:制止;暴:強(qiáng)暴;止:制止,平息;亂:混亂。抑制強(qiáng)暴勢力,治理混亂局面。 | 東漢·班固《漢書·嚴(yán)助傳》:“然自五帝三王禁暴止亂,非兵,未之聞也?!?/td> |
學(xué)問無止境 | 止境:盡頭。學(xué)問是沒有盡頭的。 | |
官止神行 | 指對某一事物有透徹的了解。 | 《莊子·養(yǎng)生主》:“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td> |
扇火止沸 | 沸:沸騰,指水滾開。用扇風(fēng)助長火勢的辦法來停止水沸騰。比喻采取的辦法與希望達(dá)到的目的正好相反。 | 《吳書》:“風(fēng)聲流聞,震蕩城邑,丘墻懼于橫暴,貞良化為群惡,此何異乎抱薪救焚,扇火止沸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