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
解釋 |
出處 |
韞櫝而藏 | 把玉裹在匣子里藏起來。比喻懷才隱退。 | 明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58回:“兩位將軍,有些神箭,當奏聞吾王,美玉不可韞櫝而藏?!?/td> |
懷珠韞玉 | 晉陸機《文賦》:“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焙笠蛞浴皯阎轫y玉”比喻懷藏才德。“懷珠韞玉”比喻懷藏才德。 | 晉·陸機《文賦》:“石韞玉而山輝,水懷珠而川媚。” |
韞玉待價 | 韞:藏。把玉藏在木匣子里,等待高價出售。比喻懷才待用或懷才隱退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89回:“那明是韞玉待價之意?!?/td> |
韞櫝待價 | 韞:藏;犢:木匣子。把玉藏在木匣子里,等待高價出售。比喻懷才待用或懷才隱退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張衡傳》:“且韞櫝以待價,踵顏氏以行止?!?/td> |
韞櫝藏珠 | 韞:蘊藏。櫝:木匣子。指珠寶藏在木匣里,等待高價出售。比喻懷才待用或懷才隱退。 | 元·無名氏《幽閨記》:“酒家眠,權休息,韞櫝藏珠隱塵跡,萬里前程在咫尺。” |
韜光韞玉 | 隱匿光采,韞藏寶玉。比喻隱藏才華,不露光芒。 | 《隸釋·漢小黃門譙敏碑》:“君商時度世,引己倍權,守靜徹冗,韜光韞玉,以遠悔咎?!?/td> |
韞櫝未酤 | 韞:藏;犢:木匣子;酤:賣。把玉藏在木匣子里,等待出售。比喻懷才待用。 | 三國·魏·劉楨《處士國文甫碑》:“不計治萃,名與殊路,知我者希,韞櫝未酤?!?/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