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言聳聽的成語故事


危言聳聽

拼音wēi yán sǒng tīng

基本解釋指故意說些夸大的嚇人的話;使人驚疑震動。聳聽:使人聽了吃驚;危言:使人吃驚的話。

出處宋 呂祖謙《呂東萊文集》:“意者危言駭世,姑一快胸中之憤耶!”


危言聳聽的典故

有一次,東晉顧愷之和桓玄,在建康殷仲堪家中談笑取樂。他們約定說“危語”(用一句話形容一個非常危險的情況)?;感f:“矛頭秫米劍頭炊?!边@句話的意思是把矛和利劍的尖頭當(dāng)米煮飯吃;殷仲堪說:“百歲老翁攀枯枝?!币馑际钦f年過百歲的老頭懸掛在枯萎的樹枝上;顧愷之說:“井上轱轆臥嬰兒?!本系拈镛A容易滾動,嬰兒躺在上面非常危險。后人就把這種夸大形式嚇唬人叫做危言聳聽。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危言聳聽)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歷史出處
改過遷善 《周易 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鼠憑社貴 南朝 梁 沈約《恩幸傳論》:“曾不知鼠憑社貴,狐藉虎威,外無逼主之嫌。”
不僧不俗 明 馮夢龍《醒世恒言 張廷秀逃生救父》:“倘一時沒眼色,配著個不僧不俗如醉如癡蠢物,豈不誤了終身?”
趕盡殺絕 明 許仲琳《封神演義》:“黃天祿上馬,提槍出營,見余化曰:‘匹夫趕盡殺絕,但不知你可有造化受其功祿!’”
照葫蘆畫瓢 宋·魏泰《東軒筆錄》第一卷:“太祖笑曰:‘頗聞翰林草制,皆檢前人舊本,改換詞語,此乃俗所謂‘依樣畫葫蘆’耳,何宣力之有?’”
繩鋸木斷 宋 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第十卷:“一日一錢,千日一千,繩鋸木斷,水滴石穿。”
名重一時 宋·釋惟白《續(xù)傳燈錄》卷二十七:“師住徑山時,名重一時,如侍郎張公子韶,狀元汪公圣錫少卿、馮公濟川俱問道?!?/td>
風(fēng)流才子 唐 元稹《鶯鶯傳》:“清潤潘郎玉不如,中庭蕙草雪消初。風(fēng)流才子多春思,腸斷蕭娘一紙書?!?/td>
高步闊視 清·袁枚《新齊諧·冷秋江》:“果見一丈夫魋肩昂背,高步闊視,持大扇擊手作拍板,口唱《大江東》,于于然來。群鬼盡散?!?/td>
旁征博引 清 王韜《淞隱漫錄》:“生數(shù)典已窮,而女博引旁征,滔滔不竭,計女多于生凡十四則?!?/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