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人之危的成語故事


乘人之危

拼音chéng rén zhī wēi

基本解釋乘:趁;危:危險;災(zāi)難。趁別人有困難時;去要挾、侵害對方。

出處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蓋勛傳》:“謀事殺良,非忠也;乘人之危,非仁也。”


乘人之危的典故

東漢時,蓋勛因為人正直,很有才干,被舉為孝廉,當上了郡太守的主要屬官——長史。蓋勛所在的郡屬涼州刺史梁鵠(hu)管轄,而梁鵠又是蓋勛的朋友。

當時,受涼州刺史管轄的武威太守橫行霸道,干盡了壞事,老百姓對他恨之入骨,又敢怒不敢言。但是,梁鵠的屬官蘇正和卻不畏強霸,敢于碰硬,依法查辦武威太守的罪行。

不料,梁鴿生怕追查武威太守的罪行會涉及到高層權(quán)貴,連罪自己,焦慮不安。他甚至想殺了蘇正和滅口,但又吃不準這樣做是否妥當,于是打算去找好友蓋勛商量究竟該怎么辦。

也正巧,蓋勛與蘇正和是一對冤家。有人向他透露刺史將要和他商量如何處置蘇正和,并且建議他乘此機會,勸刺史殺了蘇正和,來個公報私仇。蓋勛聽了斷然拒絕說:“為個人的私事殺害良臣,是不忠的表現(xiàn);趁別人危難的時候去害人家,是不仁的行為?!?/p>

之后,梁鵠果然來與他商議處置蘇正和的事。蓋勛打比方規(guī)勸梁鵠說:“喂養(yǎng)鷹鳶(yuan),要使它兇猛,這樣才能為您捕獲獵物。如今它已經(jīng)很兇猛了,您卻想把它殺掉。既然如此養(yǎng)它又有什么用呢?”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乘人之危)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歷史出處
撥云見日 元 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二折:“我投至的見了爺爺,就是撥云見日,昏鏡重磨?!?/td>
不驕不躁 毛澤東《中共中央關(guān)于同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的通知》:“只要同志們對于軍事政策(行動和作戰(zhàn))和團結(jié)人民的政策,不犯大錯誤,謙虛謹慎,不驕不躁,是完全有辦法的?!?/td>
風馳電掣 《六韜 龍韜》:“奮威四人,主擇材力,論兵革,風馳電掣,不知所由?!?/td>
前瞻后顧 清·梁章鉅《歸田瑣記·七十致仕》:“死期將至,尚留金紫之班,而必至日暮途遠,夜行不休,前瞻后顧,無所棲歸,不亦太可憐乎!”
一文不名 西漢 司馬遷《史記 佞幸列傳》:“竟不得名一錢,寄死人家。”
懸崖勒馬 元 鄭德輝《智勇定齊》:“呀,你如今船到江心補漏遲,抵多少臨崖勒馬才收騎?!?/td>
安眉帶眼 明 施耐庵《水滸傳》第28回:“你也是安眉帶眼的人,直須要我開口說。”
風和日麗 清 吳趼人《痛史》:“是日風和日麗,眾多官員,都來祭奠?!?/td>
漫不經(jīng)心 明 朱國楨《涌幢小品 存問》:“近見使者至城外,僅主家周旋,有司漫不經(jīng)心。”
胡子拉碴 老舍《駱駝祥子》:“說得非常的溫柔親切,絕不像是由那個胡子拉碴的口中說出來的?!?/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