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之明的成語故事


自知之明

拼音zì zhī zhī míng

基本解釋自己了解自己這樣的明智。指對自己的(優(yōu))缺點了解得透徹。明:明智。

出處先秦 李耳《老子》第33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p>


自知之明的典故

齊威王當上國王后整天只知道吃喝玩樂,喜歡聽別人彈琴。鄒忌攜琴前去拜見齊威王,就是光說不彈,并把不彈琴的道理與治國聯(lián)系起來,使齊威王明白治國的道理,齊威王任命鄒忌為相國。鄒忌以自身形象影響齊威王有自知之明。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自知之明)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歷史出處
從俗浮沉 漢 司馬遷《報任少卿書》:“故且從俗浮沉,與時俯仰,以通其狂感。
章甫薦履 《文選 賈誼<吊屈原文>》:“章甫薦履,漸不可久兮。”
香草美人 漢·王逸《離騷序》:“《離騷》之文,依《詩》取興,引類譬諭,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靈修、美人,以譬于君?!?/td>
咄咄逼人 晉 衛(wèi)鑠《與釋某書》:“衛(wèi)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學(xué)衛(wèi)真書,咄咄逼人?!?/td>
昂藏七尺 明 汪廷訥《種玉記 奇術(shù)》:“天付昂藏七尺軀,尋章摘句懶攻儒?!?/td>
妻兒老小 明 梁辰魚《浣紗記 見王》:“你一向遠出,可速與妻兒老小相聚?!?/td>
分路揚鑣 北齊 魏收《魏書 拓跋志傳》:“洛陽我之豐沛,自應(yīng)分路揚鑣。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td>
進讒害賢
陽春白雪 戰(zhàn)國 楚 宋玉《對楚王問》:“其為《陽阿》、《薤露》,國中屬而和者數(shù)百人,其為《陽春》、《白雪》,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shù)十人而已?!?/td>
雷霆萬鈞 東漢 班固《漢書 賈山傳》:“雷霆之所擊,無不摧折者;萬鈞之所壓,無不糜滅者?!?/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