靡所適從的成語故事


靡所適從

拼音mí suǒ shì cóng

基本解釋不知何所依從。

出處明·張居正《請裁定宗藩事例疏》:“或擬議不定,靡所適從?!?/p>


暫未找到成語靡所適從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靡所適從)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歷史出處
青出于藍 先秦 荀況《荀子 勸學(xué)》:“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td>
一絲不茍 清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訪知,見世叔一絲不茍,升遷就在指日?!?/td>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元·許名奎《忍經(jīng)》:“堯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td>
林下風(fēng)致 《宣和書譜·婦人薛濤》:“婦人薛濤,成都倡婦也。以詩名利時,雖失身卑下,而有林下風(fēng)致,故詞翰一出,則人爭傳以為玩?!?/td>
人心歸向 《晉書·熊遠(yuǎn)傳》:“人心所歸,惟道與義?!?/td>
飲水思源 北周 庾信《征調(diào)曲》:“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
溢于言表 明 朱舜水《答安東守約書三十首》:“來書十讀,不忍釋手,真摯之情,溢于言表?!?/td>
唯物主義 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qū)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沒有同這些反面的東西作過斗爭,你那個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是不鞏固的?!?/td>
救經(jīng)引足 荀況《荀子 仲尼》:“志不免乎奸心,行不免乎奸道,而求有君子圣人之名,辟之是猶伏而咶天,救經(jīng)而引其足也。”
語重心長 清 洛日生《海國英雄記 回唐》:“嘆別離苦況,轉(zhuǎn)忘了母親的語重心長?!?/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