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相抵牾的成語故事
拼音zì xiāng dǐ wǔ
基本解釋比喻自己說話做事前后抵觸。
出處章炳麟《答夢(mèng)庵》:“夢(mèng)庵既以聲聞緣覺與大乘菩薩有悲觀樂觀之分,而復(fù)言佛法無二、何自相抵牾至此!”
暫未找到成語自相抵牾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自相抵牾)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遲疑不決 | 《隋書 段文振傳》:“遲疑不決,非上策也?!?/td> |
心有余而力不足 | 先秦 孔子《論語 里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見力不足者,蓋有之矣,我未之見也。” |
苦盡甘來 | 元 關(guān)漢卿《蝴蝶夢(mèng)》第四折:“受徹了牢獄災(zāi),今日個(gè)苦盡甘來?!?/td> |
人才濟(jì)濟(jì) | 清 李汝珍《鏡花緣》第62回:“閏臣見人才濟(jì)濟(jì),十分歡悅?!?/td> |
志滿意得 | 宋 陸九淵《與劉伯協(xié)書》:“當(dāng)無道時(shí),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小人志得意滿,君子阨窮禍患,甚者在囹圄,伏刀鋸、投荒裔?!?/td> |
逸游自恣 |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梁冀傳》:“少為貴戚,逸游自恣。” |
四書五經(jīng) | 漢 班固《白虎通 五經(jīng)》:“五經(jīng)何謂?謂《易》、《尚書》、《詩》、《禮》、《春秋》也。宋 朱熹著有《四書集注》。 |
烏合之眾 | 管仲《管子》:“烏合之眾,初雖有歡,后必相吐,雖善不親也?!?/td> |
舉重若輕 | 清 趙翼《甌北詩話》:“坡詩不尚雄杰一派,其絕人處,在乎議論英爽,筆鋒精銳,舉重若輕,讀之似不甚用力,而力已透十分?!?/td> |
苦思冥想 | 巴金《創(chuàng)作回憶錄 關(guān)于<激流>二》:“我拿起筆從來不苦思冥想,我照例寫得快,說我‘粗制濫造’也可以,反正有作品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