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不可失的成語故事
拼音jī bù kě shī
基本解釋機:時機。好時機不可放過;失掉了不會再來。比喻機會難得。
出處五代 安重榮《上石敬瑭表》:“須知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機不可失的典故
唐朝初年,東突厥人侵憂大唐北部邊境,唐太宗命李靖前去征討,李靖大勝,東突厥的首領不得不向唐求和。唐太宗表面答應他求和,李靖也認為要“兵貴神速,機不可失”,于是發(fā)起進攻,全殲東突厥的軍隊。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機不可失)相關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二百五 | 清 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83回:“原來他是一個江南不第秀才,捐了個二百五的同知,在外面瞎混。” |
不正之風 | 晉 葛洪《抱樸子 辯問》:“移不正之風,易流遁之俗?!?/td> |
體恤入微 | 鄭觀應《盛世危言·女教》:“俄國特設教女收生院,凡胎前產(chǎn)后一切要癥,必須明白透澈,體恤入微?!?/td> |
弦外之響 | 王國維《人間詞話》四二:“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覺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 |
匡亂反正 | 西漢 司馬遷《史記 太史公自序》:“仲尼悼禮廢樂崩,追修經(jīng)術,以達王道,匡亂世反之于正?!?/td> |
外圓內方 |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郅惲傳》:“案延資性貪邪,外方內圓,朋黨構奸,罔上害人?!?/td> |
可想而知 | 宋 王楙《野客叢書 漢唐俸祿》:“而郊以吟詩廢務,上官差官以攝其職,分其半祿,酸寒之狀,可想而知?!?/td> |
粗制濫造 | 魯迅《花邊文學 商賈的批評》:“如果并不以賣文為活,因此也無須‘粗制濫造’?!?/td> |
吳下阿蒙 | 晉 虞溥《江表傳》:“至于今者,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 |
半夜三更 | 元 馬致遠《青衫淚》第三折:“這船上是什么人,半夜三更,大呼小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