鴟目虎吻的成語故事


鴟目虎吻

拼音chī mù hǔ wěn

基本解釋鴟:鷂鷹,一種猛禽;吻:嘴唇邊。形容人相貌陰險兇惡。

出處東漢 班固《漢書 王莽傳中》:“莽所謂鴟目虎吻豺狼之聲者也,故能食人,亦當(dāng)為人所食?!?/p>


鴟目虎吻的典故

西漢時期,鴟目虎吻豺狼的王莽處心積慮,沽名釣譽,以撫育亡兄的兒子,衣不解帶侍侯生病的伯父,博得了“孝”名,被伯父推薦給孝元太后和皇帝,被封黃門郎,他廣泛交際,后來成為大司馬以及稱帝,一旦掌權(quán)就十分兇殘,大開殺戒。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鴟目虎吻)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歷史出處
醋海翻波
名士風(fēng)流 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方術(shù)傳論》:“漢世之所謂名士者,其風(fēng)流可知矣?!?/td>
豆萁燃豆 三國 魏 曹植《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td>
繩之以法 漢 馮衍《上疏自陳》:“以文帝之明而魏尚之忠,繩之以法則為罪,施之以德則為功?!?/td>
發(fā)綜指示 《史記·蕭相國世家》:“夫獵,追殺獸兔者狗也,而發(fā)蹤指示獸處者人也?!?/td>
富貴不淫,威武不屈 清·方亨咸《邵村雜記·武風(fēng)子傳》:“其有道者歟?不然,何富貴不淫,威武不屈耶?”
如法炮制 宋 釋曉瑩《羅湖野錄》第四卷:“若克依此書,明藥之體性,又須解如法炮制。”
繁文縟節(jié) 宋 蘇軾《上圓丘合祭卞議》:“省去繁文末節(jié),則一歲可以再郊?!?/td>
兢兢戰(zhàn)戰(zhàn) 元 無名氏《抱妝盒》第四折:“小儲君倒也安安穩(wěn)穩(wěn)守著妝盒做護身符,則是我陳琳兢兢戰(zhàn)戰(zhàn)抱著個天大悶葫蘆”。
自食其果 茅盾《〈呼蘭河傳〉序》:“除了因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