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言而諭的成語故事


不言而諭

拼音bù yán ér yù

基本解釋言:解釋,說明。不用說就可以明白。形容事理非常明顯。

出處宋 蘇軾《卻鼠刀銘》:“嗚呼嗟夫,吾茍有之,不言而諭,是亦何勞。”


暫未找到成語不言而諭 的典故!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不言而諭)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歷史出處
鑒影度形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102回:“這三人將籃子內(nèi)物件,一齊擺出仔細(xì)瞧看,或者寸紙,或者只字,鑒影度形,一概俱無,又仍一件一件裝入籃內(nèi)。”
臭名遠(yuǎn)揚(yáng) 《宋書 劉義真?zhèn)鳌罚骸鞍杠囼T將軍義真,兇惡之性,爰自稚弱,咸陽之酷,臭聲遠(yuǎn)播。”
胸有成竹 宋 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td>
主憂臣勞 西漢·司馬遷《史記·越王勾踐世家》:“臣聞主憂臣勞,主辱臣死。昔者君王辱于會稽,所以不死,為此事也?!?/td>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學(xué)人向什么處立?”
壽元無量 元·吳昌齡《東坡夢》第四折:“爇龍涎一炷透蒼穹,祝吾生壽元無量?!?/td>
空口無憑 清 李寶嘉《官場現(xiàn)形記》第27回:“空口無憑的話,門生也不敢朝著老師來說。”
取而代之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xiàng)羽本紀(jì)》:“秦始皇帝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td>
成竹在胸 宋 蘇軾《文與可畫筼簹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執(zhí)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td>
反老還童 清 翟灝《通俗編 識馀》:“《急就章》‘長樂無極老復(fù)丁’即《參同契》所云老翁復(fù)丁壯也,今變之曰反老還童?!?/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