噬指棄薪的成語故事
拼音shì zhǐ qì xīn
基本解釋噬指:咬手指。指母子眷念的感情。
出處南朝·宋·范曄《后漢書·周磐傳》:“順少孤,養(yǎng)母,嘗出求薪,有客卒至,母望順不還,乃噬其指,順即心動,棄薪馳歸,跪問其故。”
噬指棄薪的典故
東漢時期,汝南安成人蔡順以孝聞名天下,他從小失去父親,靠母親扶養(yǎng)他成人。一次他外出打柴,家里來了客人找他,蔡母左等右盼不見他回來,就咬自己的手指頭,蔡順心有所感,立即丟掉柴禾跑回家問母親有什么事。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噬指棄薪)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 歷史出處 |
---|---|
震耳欲聾 | 沙汀《呼嚎》:“每座茶館里都人聲鼎沸,而超越這個,則是茶堂倌震耳欲聾的吆喝聲?!?/td> |
殺手锏 | 艾煊《大江風(fēng)雷》第四部:“他認(rèn)為這是最后最厲害的殺手锏,這兩句話拋出去,可以使楊大新理屈詞窮,啞口無言。” |
酒囊飯袋 | 宋 陶岳《荊湖近事》:“馬氏奢僭,諸院王子仆從烜赫,文武之道,未嘗留意。時謂之酒囊飯袋?!?/td> |
舉世混濁 | 戰(zhàn)國楚·屈原《離騷》:“世混濁而不分兮。” |
窮家富路 |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第23回:“再者銀子雖多,賢弟只管拿去。俗語說得好:‘窮家富路?!?/td> |
寧為雞口,毋為牛后 | 章炳麟《社會通詮商兌》:“寧為雞口,毋為牛后,與使他人啖我而飽也,寧自啖而不足。” |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 | 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上無片瓦,下無卓錐,學(xué)人向什么處立?” |
快心滿志 |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16回:“只圖一時快心滿志,不管犯世途萬種危機(jī)。” |
反老還童 | 清 翟灝《通俗編 識馀》:“《急就章》‘長樂無極老復(fù)丁’即《參同契》所云老翁復(fù)丁壯也,今變之曰反老還童?!?/td> |
下臨無地 | 唐·王勃《滕王閣序》:“飛閣流丹,下臨無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