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奴故態(tài)的成語故事


狂奴故態(tài)

拼音kuáng nú gù tài

基本解釋狂奴:對狂士的親昵稱呼;故態(tài):老樣子,老脾氣。舊稱狂士的老脾氣。

出處南朝 宋 范曄《后漢書 逸民傳 嚴光》:“霸得書,封奏之。帝笑曰:‘狂奴故態(tài)也?!?/p>


狂奴故態(tài)的典故

漢朝嚴子陵與劉邦第九代孫子劉秀、長安侯霸三人結(jié)為非常要好的朋友。劉秀當上皇帝后,嚴子陵十分討厭做官,有時故意刺激光武帝劉秀,但劉秀仍很尊敬他。侯霸當上大司徒以后,專門去請嚴子陵敘舊,他寫信回絕,劉秀罵他是狂奴故態(tài)。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狂奴故態(tài))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歷史出處
半途而廢 西漢 戴圣《禮記 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td>
用心竭力 明·無名氏《破天陣》:“如今圣人招賢納士,豁達大度,正用你股肱之臣,則要你用心竭力也。”
易子而教
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春秋·齊·管仲《管子·版法解》:“度恕者,度之于己也。己之所不安,勿施于人。”
刻骨銘心 唐 李白《上安州李長史書》:“深荷王公之德,銘刻心骨?!?/td>
將功補過 《晉書 王敦傳》:“當令任不過分,役其所長,以功補過,要之將來。”
遁世離俗 《楚辭·九章·悲回風》“望大河之洲渚兮,悲申徒之抗跡”漢·王逸注:“申徒狄也,遇暗君遁世離俗,自擁石赴河,故言抗跡也?!?/td>
斗唇合舌 南唐·劉崇遠《金華子雜編》卷上:“韓三十五老大漢向同年覓得一副使,而更學斗唇合舌。”
土木形骸 《晉書 嵇康傳》:“身長七尺八寸,美詞氣,有風儀,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飾?!?/td>
唯物主義 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qū)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沒有同這些反面的東西作過斗爭,你那個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是不鞏固的?!?/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