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兵之計的成語故事


緩兵之計

拼音huǎn bīng zhī jì

基本解釋緩:延緩。指作戰(zhàn)時延緩對方進兵的計策。借指使事態(tài)暫時緩和同時積極設(shè)法應付的策略。

出處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99回:“孔明用緩兵之計,漸退漢中,都督何故懷疑,不早追之?”


緩兵之計的典故

三國時期,孔明與司馬懿在祁山作戰(zhàn)。蜀軍消滅了魏軍大將郭淮、孫禮,占領(lǐng)了武都、陽平。張郃、戴陵等率軍前去救援,被孔明打敗。雙方對峙了半月??酌饕娝抉R懿不敢出戰(zhàn),用撤軍的緩兵之計,誘使司馬懿驅(qū)兵追趕,司馬懿中計大敗。


更多成語出處和典故


※ 與(緩兵之計)相關(guān)的成語及歷史出處:

成語 歷史出處
揚眉吐氣 唐 李白《與韓荊州書》:“何惜階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揚眉吐氣,激昂青云耶?”
蠢蠢欲動 南朝 宋 劉敬叔《異苑 句容水脈》:“掘得一黑物,無有首尾,形如數(shù)百斛舡,長數(shù)十丈,蠢蠢而動?!?/td>
丑聲遠播 《宋書·盧陵孝獻王義真?zhèn)鳌罚骸跋剃栔?,丑聲遠播。”
顧后瞻前 《封神演義》第五三回:“你往我來,遭著兵刃命隨傾;顧后瞻前,錯了心神身不保。”
寧為雞口,不為牛后 《戰(zhàn)國策·韓策一》:“臣聞鄙語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后。’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異于牛后乎?”
空費詞說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三十三:“仆有一計,于兄甚便。只恐兄溺 枕席之愛,未必能行,使仆空費詞說耳!”
取而代之 西漢 司馬遷《史記 項羽本紀》:“秦始皇帝游會稽,渡浙江,梁與籍俱觀。籍曰:‘彼可取而代也?!?/td>
下臨無地 唐·王勃《滕王閣序》:“飛閣流丹,下臨無地?!?/td>
化鴟為鳳 語出《后漢書·循吏傳·仇覽》:“時考城令河內(nèi)王渙,政尚嚴猛,聞覽以德化人,署為主簿。謂覽曰:‘主簿聞陳元之過,不罪而化之,得少鷹鹯之志邪?’覽曰:‘以為鷹鹯不若鸞鳳?!?/td>
語不驚人 唐 杜甫《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詩:“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