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牧(1246—1306),元代思想家。字牧心,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年十余歲,讀《莊》、《列》,悟文法,下筆多仿古作。 ...〔
? 鄧牧的詩文(20篇)〕
人物生平
宋亡,終身不仕、不娶,及壯,自號(儒、佛、道)三教外人,又號九鑒山人,人稱文行先生,淡泊名利,遍游名山。常在寺院閉門靜坐,每日用飯一次。德祐元年(1275)至余杭洞霄宮,友人住山沈介石為建白鹿山房石室居住,匾曰空屋,旁植梅竹,和五松相間。平時不著布衣,以楮紙作服,常去超然館靜坐,有時竟數月不出,與里人葉林為至交。元元貞二年,王修竹延至山陰陶山書院。大德三年,入余杭洞霄,四方名勝多求其文。元大德九年(1305),朝廷派玄教大師吳全節(jié)請牧出山,斷然拒絕。與南宋遺民謝翱、周密等友善,來往甚密,為翱作傳,為密作《蠟屐集序》。十年卒,年六十。
元代:
鄧牧
歲癸已春暮,余游甬東,聞雪竇游勝最諸山,往觀焉。
廿四日,由石湖登舟,二十五里下北曳堰達江。江行九折,達江口。轉之西,大橋橫絕溪上,覆以棟宇。自橋下入溪行,九折達泉口。凡舟楫往還,視湖上下,頃刻數十里;非其時,用人力牽挽,則勞而緩焉。初,大溪薄山轉,巖壑深窈,有曰“仙人洞”,巨石臨水,若坐垂踵者;有曰“金雞洞”,相傳鑿石破山,有金雞飛鳴去,不知何年也。
歲癸已春暮,餘遊甬東,聞雪竇遊勝最諸山,往觀焉。
廿四日,由石湖登舟,二十五裡下北曳堰達江。江行九折,達江口。轉之西,大橋橫絕溪上,覆以棟宇。自橋下入溪行,九折達泉口。凡舟楫往還,視湖上下,頃刻數十裡;非其時,用人力牽挽,則勞而緩焉。初,大溪薄山轉,巖壑深窈,有曰“仙人洞”,巨石臨水,若坐垂踵者;有曰“金雞洞”,相傳鑿石破山,有金雞飛鳴去,不知何年也。
元代:
鄧牧
玉堂仙人居士儔,丹床鸞鶴參遨游。萬言直瀉一杯水,三顧屢回重瞳眸。
朅來吳越成春秋,往欲從之何緣由。勞思未已仰天笑,金華山高靈草幽。
玉堂仙人居士儔,丹床鸞鶴參遨遊。萬言直瀉一杯水,三顧屢回重瞳眸。
朅來吳越成春秋,往欲從之何緣由。勞思未已仰天笑,金華山高靈草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