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譯文及注釋
譯文
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在那高山,哪里鮮花迎風盛開,哪里就有蜜蜂奔忙。
蜜蜂啊,你采盡百花釀成了花蜜,到底為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嘗香甜?
注釋
山尖:山峰。
盡:都。
占:占其所有。
甜:醇香的蜂蜜。
創(chuàng)作背景
羅隱生于太和七年(公元833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對當時考試制度、當時朝廷的失望,以及在這樣的情緒下,看見人民辛苦勞作在田間地頭與部分朝廷官員不勞而獲這樣相對立的情景而產(chǎn)生的憤懣,大致是羅隱作出這首諷喻不勞而獲者的《蜂》的原因。
鑒賞
羅隱的詠物詩“切于物”而“不粘于物”,往往別出心裁,獨具寓意,諷刺深峻犀利又耐人尋味。清沈祥龍《論詞隨筆》云:“詠物之作,在借物以寓性情,凡身世之感,君國之憂,隱然蘊于其內(nèi),斯寄托遙深,非沾沾焉詠一物矣?!绷_隱正是在對物象深入細致的觀察基礎之上,對所詠之物融進他強烈的家國之憂與身世之慨,刺時諷世使得其能在晚唐詩壇脫穎而出?!斗洹吠ㄟ^吟詠蜜蜂采花釀蜜供人享用這一自然現(xiàn)象,表現(xiàn)了他對社會和歷史問題的思考。
前兩句寫蜜蜂的生存狀態(tài),在山花爛漫間不停穿梭、勞作,廣闊的領地給了它們相當大的施展本領的空間?!安徽摗薄盁o限”,蜜蜂在辛勤勞動中“占盡風光”,簡單寫來看似平平無奇,純行直白,幾乎是欣賞、夸贊的口吻,實則是匠心獨運,先揚后抑,為下文的議論做出了鋪墊。
后兩句緊乘“蜜蜂”這一意象,把它象征的“勞動者”意象加以引申、擴大,發(fā)出“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的一聲嘆息。同時也提出一個耐人尋味的問題:已采的百花釀成蜜,辛辛苦苦的勞作終于有了可喜的成果,話鋒一轉,這般辛勞到底又是為了誰呢?在當時黑暗腐朽的社會里,為的正是那些不勞而獲、占據(jù)高位、手握重權的剝削者,此中的諷意不言而明。詩人以反詰的語氣控訴了那些沉迷利祿之人,感喟良久之余不禁又對廣大的勞苦人民產(chǎn)生了矜惜憐憫之情,從另一個側面對這種勞者不獲、獲者不勞的不平現(xiàn)實加以嘲諷和鞭笞,在為勞動人民鳴冤叫屈的同時也是對自己久沉下僚、大志難伸的境遇予以反省,表達對唐末朋黨傾軋、宦官專權、戰(zhàn)亂頻仍、民不聊生的社會現(xiàn)象更深的痛恨之情。
這首詠蜂詩運用象征的手法、設問的形式反映了勞動者不能享受其勞動成果的社會現(xiàn)象,與張碧《農(nóng)夫》中的“運鋤耕劚侵星起”“到頭禾黍?qū)偎恕币约懊穲虺肌短照摺分小疤毡M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可作同一理解,都是嘆苦辛人生之歷練,社會世道之多艱,于人于己都是一番深省之言。
羅隱此篇歌詠“蜂”之作,在藝術表達形式上獨具特色。以“蜜蜂”為張本,所詠之物形神兼?zhèn)?,更為難得是所詠之物興寄明顯、寄慨遙深,“不粘不脫,不即不離,乃為上乘”(《帶經(jīng)堂詩話》),追求“神似”的工藝正如嚴羽《滄浪詩話·詩辨》云:“詩之極至有一,曰入神。至矣,盡矣。蔑以加矣?!斌w物工妙,詞近旨遠,夾敘夾議的手法配合默契,語言敘述中不尚辭藻,平淡而具思致,清雅輔以言深。
羅隱簡介
唐代·羅隱的簡介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zhèn))人,唐代詩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tǒng)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說:“讒書雖勝一名休”。后來又斷斷續(xù)續(xù)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后,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啟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xiāng)依吳越王錢镠,歷任錢塘令、司勛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后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 ? =$docheckrep[2]?ReplaceWriter($ecms_gr[writer]):$ecms_gr[writer]?>的詩(38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