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間20平米的小屋,由車庫改造成的,它有個好聽的名字“青少年希望書室”。書屋的創(chuàng)辦者是一位老奶奶,她今年已經(jīng)86歲了。十年前,她創(chuàng)辦了這個小小圖書館,自籌經(jīng)費(fèi),志愿服務(wù),供大家免費(fèi)借書。她十年如一日用自己對孩子們無私的愛,用書、用人類的文化之光去點亮年輕一代前進(jìn)路上的希望。她就是王亞萍奶奶。
一天我也來到了這個特殊的書屋。那是個周六的下午,走進(jìn)書屋,映入眼簾的就是書,緊貼著墻密密地放著一圈高大的書架,小小的空間被充分利用。在書屋里有四五人在書架前瀏覽,顯得有些擁擠。在房間靠里的地方有張桌子,桌子旁邊坐著一位瘦削的老奶奶,戴著老花鏡正看著書。我走了過去,“王奶奶您好,我是東南商報小記者,可以采訪一下您嗎?!薄昂玫?,你坐著吧?!蓖跄棠讨钢狼暗牡首幼屛易?。我和王奶奶聊了起來。
王奶奶小的時候生活貧困,只上過五年學(xué)。但她很喜歡學(xué)習(xí),常到圖書館借書看,自學(xué)成材,解放后成了一名教師。王奶奶生活的小區(qū)從外地來寧波務(wù)工的家庭比較多,這些家庭的孩子很難看到課外書。王奶奶希望能為他們做些事情,辦個書屋的想法就在那時開始萌發(fā)。十年前,她開始籌建書屋。社區(qū)知道了王奶奶的想法,免費(fèi)把一個書庫借給了她,地方有了,接下來就是書了。剛開始,只有王奶奶收藏的400多冊書,后來她除了自己添置新書外,還通過接受捐書、成為公共圖書館的流動借書點等方式增加藏書,目前她的書室書量在7000冊左右。
光有書還不夠,為了吸引孩子們來看,王奶奶想了很多辦法,組織了很多讀書活動。還組建了“春苗讀寫興趣小組”,她組織孩子們外出采風(fēng),培養(yǎng)和提高孩子們的觀察、欣賞和領(lǐng)悟能力。為了讓家長支持孩子讀課外書,王奶奶設(shè)法“拉攏”家長和孩子一起讀書。她每年除了在孩子中評出“閱讀之星”外,還在小區(qū)居民中評出“親子伴讀家庭”、“三代同讀家庭”。每年她要花近千元買獎品,還將喜報送到孩子讀書的學(xué)校或獲獎的家庭。
我問王奶奶,您這樣的年紀(jì),這樣辛苦的付出,覺得辛苦嗎?王奶奶說有時是覺得有些累,但看著孩子們津津有味地讀書,看見他們的成長,就覺得值得了。她覺得自己已經(jīng)進(jìn)入高齡,來日不多,所以對有限的生命日程更加惜時如金。在這珍貴的歲月里,必須分秒必爭,使每天過得充實有意義,為未成年的孩子們多出些力,多辦點事。
雷鋒精神什么?是無私的大愛。王奶奶的凡人善舉向大家展現(xiàn)了“當(dāng)代雷鋒”的精神風(fēng)采,為大家樹立一個先進(jìn)的模范榜樣。她不平凡的作為告訴大家:時代在變遷,雷鋒精神已經(jīng)有了更多的詮釋。也許我們的行為微不足道,也許我們的行為并不引人矚目,但我們?yōu)⑾碌男燎诤顾欢〞斋@更多的成果,一定能讓我們的世界充盈希望和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