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名人 > 宋代詩人 > 范祖禹

范祖禹簡介

范祖禹 范祖禹(1041-1098),字淳甫(淳,或作醇、純,甫或作父),一字夢得,漢族,成都華陽人。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卒于哲宗元符元年,終年五十八歲。著名史學家,“三范修史”之一。祖禹著《唐鑒》十二卷,《帝學》八卷,《仁宗政典》六卷;而《唐鑒》深明唐三百年治亂,學者尊之,目為唐鑒公?!端问繁緜鳌酚种募迨寰恚端问匪囄闹尽凡⑿杏谑馈?...〔? 范祖禹的詩文(151篇)

人物生平

  范祖禹,生于仁宗康定二年(公元1041年),卒于哲宗元符元年十月初十(公元1098年11月5日)。字淳甫,一字夢得,是北宋中期著名的史學家,“三范修史”范鎮(zhèn)、范祖禹、范沖之一。

  據(jù)說,范祖禹出生時,他母親夢見“一偉丈夫被金甲入寢室,曰:‘吾漢將軍鄧禹?!币虼?,被命名為范祖禹。范祖禹從小是孤兒,他叔祖父是北宋名臣范鎮(zhèn),把他當作自己的兒子一樣撫育。但范祖禹仍因為自己是孤兒而傷心不已,每當別人參加喜慶宴會時,他都面容凄慘,心情抑郁。整日里閉門讀書,從不干預(yù)人事。后來到了京城汴梁,所接觸的都是一時名人。叔祖父范鎮(zhèn)對范祖禹十分器重,說:“此兒,天下士也?!?/p>

  范祖禹在仁宗嘉祐年間,中進士甲科。司馬光修撰《資治通鑒》,范祖禹負責唐代部分的撰寫工作。在洛陽十五年,一心撰寫《資治通鑒》,不事進取,贏得司馬光的稱贊。司馬光認為他“智識明敏,而性行溫良,如不能言;好學能文,而謙晦不伐,如無所有;操守堅正,而圭角不露,如不勝衣,君子人也。”《資治通鑒》修成后,司馬光推薦范祖禹任秘書省正字。當時是王安石執(zhí)掌朝政,也十分看重范祖禹。王安石的弟弟王安國與范祖禹十分友善,曾示意范祖禹去拜謁王安石,但范祖禹竟不為名利所動,沒去拜謁。富弼致仕以后住在洛陽,很少與人接觸,唯獨對范祖禹例外;富弼病重時,召來范祖禹授給他臨終密疏,主要是論述王安石查封誤國和新法的弊端,言辭十分激切。富弼死后,別人都認為這樣的奏疏奏上去肯定會得罪王安石,建議范祖禹不要上奏,但范祖禹還是堅持上奏了。

  神宗死去,哲宗繼位,范祖禹擢任右正言。后呂公著執(zhí)掌朝政,而范祖禹是呂公著的女婿,避嫌辭職改任祠部員外郎,不久又辭職而除任著作郎、修《神宗實錄》檢討,后遷任著作郎兼侍講。

  哲宗因夏天暑熱,暫停講書,范祖禹上疏皇帝認為,“陛下今日學與不學,系他日治亂。如好學,叫天下君子欣慕,愿立于朝,以直道事陛下,輔佐德業(yè),而致太平;不學,則小人皆動其心,務(wù)為邪諂,以竊富貴?!苯ㄗh哲宗恢復(fù)講讀。不久,范祖禹遷任起居郎,又召任中書舍人。呂公著死去,召拜右諫議大夫,首次上疏論皇帝正心修身的必要性。蔡確得罪,范祖禹上疏,建議寬厚對待大臣。蔡京在蜀地任職,范祖禹上疏批評蔡京“小有才,非端良之士?!碑敃r的執(zhí)政大臣想在新法、舊法中間依違模棱,范祖禹上書反對。不久,兼任國史院修撰、禮部侍郎,上書論述監(jiān)、司、守、令官職的重要性。

  宣仁太后去世,朝遷上下議論紛紛,當權(quán)者膽小畏懼,莫敢發(fā)言,范祖禹擔心小人乘機興風作浪,危害朝政,上奏皇帝不要聽信讒言,遺誤將來。又建議皇帝“以大公至正為心,罷安石、惠卿所造新法,而行祖宗舊政?!?/p>

  哲宗紹圣年間,章惇執(zhí)掌朝政,有意恢復(fù)王安石、呂惠卿時期頒行的新法,范祖禹上書皇帝,極力證明章惇不可大用,皇帝沒有聽從,于是范祖禹請求離開京城去地方。皇帝當時準備重用范祖禹,但朝廷內(nèi)外反對的人為數(shù)不少,于是以龍圖閣學士出知陜州。不久,有人上奏論范祖禹在撰修《神宗實錄》時刊落事跡、變亂美惡,再加上曾經(jīng)上書諫禁中雇乳媼事,于是連貶武安軍節(jié)度副使,昭州別駕,安置永州、賀州二地;不久,又遷往賓州、元符元年(1098年)被貶至化州安置,未幾卒,卒年五十八歲。

  據(jù)記載,范祖禹“平居恂恂,口不言人過”。但遇到大是大非問題,往往堅持原則,據(jù)理力爭,從不模棱兩可。在皇宮里侍從皇帝,“守經(jīng)據(jù)正,獻納尤多。”范祖禹為皇帝講解《尚書》至“內(nèi)作色荒,外作禽荒”時,拱手而立,再三吟誦,直到皇帝“首肯再三”,才肯罷休。每次為皇帝進講之前,一定要端正衣冠,好似在皇上面前一般,命子弟在一旁侍立,先按講其說,“開列古義,參之時事,言簡而當,無一長語,義理明白,粲然成文?!北惶K軾譽為皇帝的第一號講官。范祖禹除參預(yù)編撰《資治通鑒》外,還獨自撰有《唐鑒》十二卷,《帝學》八卷,《仁皇政典》六卷。特別是《唐鑒》十二卷,“深明唐三百年治亂,學者尊之,目為‘唐鑒公’?!?/p>

  范祖禹的詩文集被稱為《范太史集》,共五十五卷。據(jù)《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范祖禹的文集,“世有兩本,一本僅十八卷”,是明朝人程敏政從秘閣中借閱時摘鈔而成,不是全本?!端膸烊珪肥沾娴奈迨寰肀荆c《宋史·藝文志》、馬端臨《文獻通考·經(jīng)籍考》所記載的卷目基本相符,大概是宋朝時的舊本。在五十五卷的《范太史集》中,卷一至卷三是詩歌;卷四至卷六是表狀、札子;卷七至卷十二是表;卷十三至卷二十六是奏議;卷二十七是進故事;卷二十八至卷三十三為翰林詞章;卷三十四是啟狀;卷三十五是賦、論、策問;卷三十六是記、序、銘、書、傳;卷三十七是青詞、祭告文、誄文、哀詞等;卷三十八至卷五十五為墓志銘、神道碑、皇族墓志銘、石記、皇族石記等。

王岐公挽詞三首

宋代范祖禹

王儉風流相,岐公博贍資。

敷文成國典,亮采作官師。

送鄭閎中待制提舉洞霄宮

宋代范祖禹

成均祭酒出儲胥,嘆息東門祖二疏。

顧我言非韓吏部,多公節(jié)似孔尚書。

送周思道再知漢州三首

宋代范祖禹

千山行盡見平川,雞犬相聞俗晏然。

父老共知仁圣意,十年重借使君賢。

望朝元閣

宋代范祖禹

昔年曾上閣邊行,步步凌霞出太清。

鶴駕不歸云縹緲,鳳簫空斷目分明。

送道純歸南康

宋代范祖禹

平生聞廬岳,夢想入松門。

京華走塵土,歲月空崩奔。

送陳元輿侍御赴廬江

宋代范祖禹

憶昔仁皇憑玉幾,延和春書神龍起。

赭袍黃傘放諸生,卻下紅簾半天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