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佚名的詩 > 二子乘舟

二子乘舟

[兩漢]:佚名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養(yǎng)養(yǎng)!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思子,不瑕有害!

二子乘舟譯文及注釋

譯文

你倆乘船走了,船兒飄飄遠去。多么思念你呵,心中戀意難除。

你倆乘船走了,船影漸遠漸沒。多么思念你呵,切莫遭遇災禍!

注釋

二子:衛(wèi)宣公的兩個異母子。

景:通憬,遠行貌。泛泛:飄蕩貌。景:聞一多《詩經(jīng)通義》“景讀為‘迥’,言漂流漸遠也”。

愿:思念貌。

養(yǎng)(yáng羊)養(yǎng):心中煩躁不安。

瑕:訓“胡”,通“無”?!安昏Α保q言“不無”,疑惑、揣測之詞。

二子乘舟創(chuàng)作背景

  據(jù)復旦大學錢文忠教授解析,此二子是指衛(wèi)國公子晉的兩個兒子伋和壽。他們?yōu)樾值芮檎x,爭先赴死。衛(wèi)國人感其精神,就編寫了這首詩歌。

參考資料:

1、方韜主編,四書五經(jīng)精華 彩圖版,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2013.10,第185-186頁

二子乘舟鑒賞

  此詩的寫作背景,據(jù)《毛詩序》所說,有一個動人的故事?!睹娦颉吩疲骸啊抖映酥邸?,思伋、壽也。衛(wèi)宣公之二子,爭相為死,國人傷而思之,作是詩也。”毛傳云:“宣公為伋取于齊女而美,公奪之,生壽及朔。朔與其母訴伋于公,公令伋使齊,使賊先待于隘而殺之。壽知之,以告伋,使去之。伋曰:‘君命也,不可以逃?!瘔鄹`其節(jié)而先往,賊殺之。伋至,曰:‘君命殺我,壽有何罪?’又殺之?!眲⑾颉缎滦颉す?jié)士》則說壽知其母陰謀,遂與伋同舟,使舟人不得殺伋,“方乘舟時,伋傅母恐其死也,閔而作詩”。現(xiàn)代學者有認同“閔伋、壽”之說者,但持不同意見者亦多。聞一多先生猜測它“似母念子之詞”(《風詩類鈔》),也有學者斷為一位父親送別“二子”之作,均相近似。倘若要將它視為妻子送夫、朋友送人的詩,恐怕也無錯處??傊鴮嵲姷谋臼?,似乎比較牽強,還是將此篇視為一首送別詩比較合適。

  這一次動情的送別,發(fā)生在河邊?!岸映酥郏悍浩渚啊?,用的是描述筆法。首句還是近景,兩位年輕人終于拜別親友登船;二句即鏡頭拉開,剎那間化作了一葉孤舟,在浩淼的河上飄飄遠去。畫面視點在送行者這邊,所以畫境之由近而遠,同時就融入了送行者久立河岸、騁目遠望的悠長思情。而“泛泛”的波流起伏,也便全與送行者牽念之情的跌宕,有了“異質同構”的對應,令你說不清那究竟是波流,還是牽思之漫衍了。由此過渡到“愿言思子,中心養(yǎng)養(yǎng)”,直抒送行者牽念深情,就更見得送別匆匆間的難舍難離了。“養(yǎng)養(yǎng)”是一個奇特的詞匯。按照前人的解說,“養(yǎng)養(yǎng)”即“思念”之意,總嫌籠統(tǒng)了些。有人訓“養(yǎng)養(yǎng)”為“癢癢”,頓覺境界妙出:這是一種搔著心頭癢處的感覺,簡直令人渾身顫抖、無法招架的奇妙反應。以此形容那驛動于送行者心上的既愛又念,依依難舍又不得不舍的難言之情,實在沒有其他詞匯可以替代。

  詩之二章,采用了疊章易字的寫法,在相似中改換了結句。景象未變,情感則因了詩章的回環(huán)復沓,而蘊蓄得更其濃烈、深沉了。此刻,“二子”所乘之舟,早已在碧天長河中消逝,送行者卻還在河岸上久久凝望。當“二子”離去時,他(她)正“中心養(yǎng)養(yǎng)”,難斷那千絲萬縷的離愁別緒;而今,“二子”船影消逝,望中盡是滾滾滔滔的浪波。人生的旅途上,也是充滿了浪波與風險。遠去的人兒,能不能順利渡過那令人驚駭?shù)牟ǚ謇斯?,而不被意外的風險吞沒——這正是佇立河岸的送行人,所深深為之擔憂的?!霸秆运甲?,不瑕有害”二句,即以祈愿的方式,傳達了這一情感上的遞進和轉折,在割舍不了的牽念中,涌生出陡然襲來的憂思。于是,滾滾滔滔的河面上,“泛泛其逝”的天地間,便剎那間充斥了“不瑕有害”的祝告——那是一位老母、妻子或友人,帶著牽念,帶著驚懼,而發(fā)自心底的呼喊:遠行的人兒,究竟聽見了沒有?

  同是一首送別詩,《邶風·二子乘舟》寫得遠比《邶風·燕燕》單純。全詩無一句比興,詩中的意象,只有“二子”和一再重現(xiàn)和消逝的小舟。情感的抒瀉,也沒有《燕燕》那種“瞻望弗及,泣涕如雨”的細節(jié)表現(xiàn)。但它的內涵卻極為豐富:因為畫面只有飄飄遠逝的二子、船影,其余全為空白,便為讀者的聯(lián)想,留下了更多的空間;因為背景全無,甚至也不知道送行者究竟為誰,其表現(xiàn)的情感便突破了特定限制,而適合于“母子”、“男女”、“友朋”,成為一種具有極大涵蓋面的“人間之情”。它之能夠激發(fā)各種身份的讀者之共鳴,而與詩人一起唏噓、一起牽掛,甚至一起暗暗祈告,也就毫不奇怪了。

佚名簡介

唐代·佚名的簡介

...〔 ? 佚名的詩(421篇)

猜你喜歡

九日集清涼佳處

宋代方岳

老筆盤空墨未乾,最佳處與著危欄。

江山分與諸賢客,風雨專為九日寒。

游石橋遇隱者

宋代趙鼎臣

巨石引飛梁,奔泉瀉纖縞。行攀石上藤,坐聽林間鳥。

茲游既物外,此地即天表。曠然脫塵囂,率爾慕輕矯。

九日登高蓋山憶舊游

明代鄭善夫

此日經(jīng)過高蓋下,忽憶去年高蓋峰。秪見黃花似往日,那堪衰鬢向秋風。

煙霞不斷重陽路,勛業(yè)猶疑三徑松。舊國蕭條歲復晏,布袍芒屩意何窮。

月夜登燕子磯

清代馬鼎梅

風濤自吐吞,今古向誰論。山欲截江住,云思挾月奔。

潮洶瓜步闊,峰擁秣陵尊。多少登臨客,都無名姓存。

擬高青邱梅花詩九首 其八

清代陳世濟

韶光庾嶺轉青陽,忽訝君來共此鄉(xiāng)??吹浆幦A須發(fā)冷,吟殘玉屑齒牙香。

雨中春樹誰先發(fā),雪后園林獨未荒。聽得漏聲花外盡,一簾清影正飛霜。

葡萄

明代張寧

歲晏虬枝滿,春歸蚓蔓伸。行藏與時契,不獨味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