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司馬光的詩 > 陶侃惜谷

陶侃惜谷

[宋代]:司馬光

  陶侃嘗出游,見人持一把未熟稻,侃問:“用此何為?”人云:“行道所見,聊取之耳。”侃大怒詰曰:“汝既不田,而戲賊人稻!”執(zhí)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農(nóng)植,家給人足。

陶侃惜谷譯文及注釋

譯文

  陶侃曾經(jīng)外出游玩,看到一個人拿著一把沒熟的稻穗,陶侃問:“你為什么用這個呢?”那人說:“我走在路上看見的,姑且取來玩玩罷了?!碧召┓浅I鷼獾卣f:“你既然不種田了,還隨意戲弄別人的莊稼!”陶侃把那人抓起來用鞭子打。因此老百姓都勤懇地耕地,家家生活寬裕,人人豐衣足食。

注釋

嘗:曾經(jīng)。

出:外出。

持:拿著。

何為:即“為何”,疑問代詞作賓語,賓語前置。指干什么。

云:說。

聊:姑且。

耳:罷了。

汝:你.

不田:不種田。田:名詞作動詞,種田。

賊:毀害,毀壞,損害,傷害。

執(zhí):抓住。

鞭:名詞作動詞,抽打。

是以:因此。

勤于農(nóng)植:即“于農(nóng)植勤”,對農(nóng)業(yè)肯下苦力。

給:富裕,足,豐足。

足:足夠。

聊取之耳:隨便取來玩玩罷了。

汝既不田:你既不努力種田。

戲賊人稻:為了游戲破壞農(nóng)民的莊稼。

陶侃:史稱陶侃為荊州刺史,在所轄的長江中游地區(qū),甚至“道不拾遺”。這顯然與他的愛惜民力,重視生產(chǎn)有關(guān)。

(出:外出

持而鞭之 ,而:表轉(zhuǎn)折。

陶侃惜谷鑒賞

  這個故事體現(xiàn)了陶侃愛民如子,珍惜糧食,珍惜勞動成果,正直、重視農(nóng)耕,愛護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保護農(nóng)民利益的品質(zhì)。

  節(jié)儉是中華名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珍惜勞動果實,則是農(nóng)民辛勤勞動的尊重。陶侃用他的實際行動傳承了這一美德,并因此換來了一方百姓的豐衣足食。作為青少年,我們更應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應該珍惜糧食。

  作者對陶侃態(tài)度是贊揚,表現(xiàn)了陶侃愛民如子,珍惜糧食,珍惜勞動成果,正直的特點。

司馬光簡介

唐代·司馬光的簡介

司馬光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實,號迂叟,陜州夏縣(今山西夏縣)涑水鄉(xiāng)人,《宋史》,《辭?!返让鞔_記載,世稱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北宋史學家、文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贈太師、溫國公,謚文正,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為人溫良謙恭、剛正不阿,其人格堪稱儒學教化下的典范,歷來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學巨著《資治通鑒》、《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稽古錄》、《涑水記聞》、《潛虛》等。

...〔 ? 司馬光的詩(884篇)

猜你喜歡

寄中書洪益中夢菊先生四首 其三

明代曹義

望入天臺客路長,江云野樹思茫茫。別來每嘆光陰速,屈指于今巳十霜。

朝云墓十首次孫西庵先生韻 其一

何絳

自今歧路各西東,事與浮云失故蹤。已覺逝川傷別念,更來清鏡促愁容。

星霜漸見侵華發(fā),火影應難到洞宮。最是不堪回首處,隔江吹篴月明中。

黃待制病中以詩寄之

宋代釋寶曇

故山馀地亦嶙峋,中有掖垣梧十尋。

自是萬金醫(yī)國少,人皆三事望公深。

一春苦旱因成一章

陳振家

似鐵田泥難務耕,枯焦雜草剩蔫莖。雨星偶灑兩三點,雷鼓偏搥幾百聲。

人定勝天雖見說,龍停司澤豈能成。彼蒼莫也胸襟窄,計較凡夫懵懂情。

謝潘謙之二首

黃榦

生平不作溫飽計,歲晚寧愁衣褐無。

一夜嬌兒啼徹曉,始知寒色已侵膚。

月夜泊石牛

清代金居敬

人靜黃昏后,扁舟泊石牛。亂蟲喧入夜,孤月自明秋。

酒送鄉(xiāng)心遠,詩分客路憂。姮娥流素影,伴我住灘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