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吳文英的詩 > 永遇樂·探梅次時齋韻

永遇樂·探梅次時齋韻

[宋代]:吳文英

閣雪云低,卷沙風(fēng)急,驚雁失序。戶掩寒宵,屏閑冷夢,燈飐唇似語。堪憐窗景,都閑刺繡,但續(xù)舊愁一縷。鄰歌散,羅襟印粉,袖濕茜桃紅露。

西湖舊日,留連清夜,愛酒幾將花誤。遺襪塵銷,題裙墨黯,天遠(yuǎn)吹笙路。吳臺直下,緗梅無限,未放野橋香度。重謀醉,揉香弄影,水清淺處。

永遇樂·探梅次時齋韻鑒賞

  此詞應(yīng)與《江南好·行錦歸來》詞作于同時,即1242年(淳祐二年)、1243年(淳祐三年)間。是時夢窗尚在蘇州。 

  “閣雪”三句,未探梅先言天氣?!伴w”,擱也,引申為停止。此言室外紛紛揚揚的雪花雖然已經(jīng)停住,但是凍云層層卻壓得使人幾乎喘不過氣來。地面上風(fēng)吹塵沙呼呼作響,致使空中的雁群也因為這風(fēng)急云低而顯得驚慌失措,從而打亂了它們飛行的次序。三句將寒冬臘月的天氣景物描述得細(xì)致入微?!皯粞凇比洹!帮s”,風(fēng)吹顫動狀。此言詞人緊閉了門窗用以躲避寒夜勁風(fēng)的肆虐。他在屏風(fēng)內(nèi)的床上無聊地閑躺著,甚至連睡夢中也感到了冷清與孤寂。醒后只見燈火在寒夜中閃爍、搖曳,它似乎也在啟唇低聲地訴說:“這里多么冷清?。 薄翱皯z”三句,寫室中的伊人。此言窗外的景色可餐,使伊人忍不住停下手中的刺繡前去觀賞外面的雪景。但是面對著這似畫般的雪景,她不覺又想起往常是雙雙賞雪,如今卻只剩下她孤單一人,這不禁使人興愁?!班徃枭ⅰ眱删涑猩希莱龀畹脑??!吧`”,即茜字,指紅色。原來她是不放心詞人外出歡宴。在宴會中,郎君將會與其他女子打情罵俏,回來后恐怕還能從郎君的衣襟上發(fā)現(xiàn)女人敷面用的白粉,在袖子上或許也會顯露著腥紅色的胭脂印痕。舊時女子盼郎用情專一的心態(tài),由此可見一斑。上片未探梅,先敘天氣及室中人的心態(tài)?!?/p>

  “西湖”三句。此言詞人回憶起當(dāng)年曾在西湖中歡宴夜游,為貪杯中之物而留連忘返,幾乎將伊人的徹夜等候自己歸去的諄諄囑咐也忘得一干二凈,害得她白白地守了一夜空房。這里的“花”字,仍指詞人的愛人,所謂“名花有主”也。三句既是承上啟下,也表露出詞人的一片歉意?!斑z襪”三句,是對伊人的追憶?!斑z襪”句,用李煜《菩薩蠻》:“花明月黯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刬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等句的意境;“題裙”句,用王獻(xiàn)之書羊欣白練裙典故。三句追憶兩人舊日相愛事跡。詞人說:“想當(dāng)年伊人偷偷地跑出來與我相會的地方,如今恐怕再也難以尋覓遺跡了;而過去兩人互相唱和的愛情詩詞,現(xiàn)在也是變得墨跡灰黯。更何況我如今還遠(yuǎn)在天涯,無法再回到兩人歡娛過的‘吹笙路’上,作舊地重游而寄興了?!薄皡桥_”五句,切入正題“探梅”?!皡桥_”,指吳公臺。臺在江都(揚州)縣西北。南朝宋沈慶之攻竟陵王所筑弩臺。后陳大將吳明徹增筑之,號吳公臺。這里系泛指賞梅之處?!熬|”,帛淺黃色也,這里喻梅花之色。詞人說:“‘吳臺’的周圍一片淡黃色的梅花盛開得簇?fù)矶_紛,這里算得上是個探梅訪幽的好去處啊!但是我卻認(rèn)為,不如去荒郊中無名小橋邊尋覓到數(shù)枝梅樹,聞著那陣陣花香襲人顯得可愛得多。如果在‘野橋’邊見到梅樹,我就會面對著那種‘疏影橫斜’、‘暗色浮動’、碧水清淺的絕妙景色,不覺高興得會捧起酒杯痛飲起來,以求得一醉方休?!毕缕抢^上片向愛人致歉后,才歸到正題“探梅”,詞人不愧是一個多情種子。

吳文英簡介

唐代·吳文英的簡介

吳文英

吳文英(約1200~1260),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浙江寧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吳氏。與賈似道友善。有《夢窗詞集》一部,存詞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與一卷本。其詞作數(shù)量豐沃,風(fēng)格雅致,多酬答、傷時與憶悼之作,號“詞中李商隱”。而后世品評卻甚有爭論。

...〔 ? 吳文英的詩(325篇)

猜你喜歡

宋代方岳

馬令園中本,移來村墅中。

太官令卻獻(xiàn),黃帕不來封。

夢園菊離離起而有感

明代佘翔

白水塘邊舊草萊,十年三徑鎖蒼苔。寒花解得人歸意,昨夜分明入夢來。

桂太傅挽章 其二

明代羅洪先

金臺初獻(xiàn)策,彤管受咨詢。寶劍虛知已,青芻愧古人。

十年操別鶴,千載著傷麟。日暮寒江上,孤云對白蘋。

閨思

宋代施樞

簾底臨鸞惜歲華,鬢云慵掠寶釵斜。

落梅香斷無消息,一樹春風(fēng)屬杏花。

遠(yuǎn)色閣二首

郭印

遐觀目力窮,莽蒼云山礙。

儻知色非色,坐見六合外。

建初弟來都省視喜極有感三首 其三

彭桂

更傳兒女意,盡解憶長安。索飯?zhí)淇澳?,牽衣別自難。

兩人今旅次,八口在江干。此際愁何似,秋風(fēng)暮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