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李昌齡的詩 > 太上感應篇

太上感應篇

[宋代]:李昌齡

  太上曰: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是以天地有司過之神依人所犯輕重,以奪人算。算減則貧耗,多逢憂患,人皆惡之,刑禍隨之,吉慶避之,惡星災之,算盡則死。又有三臺北斗神君,在人頭上,錄人罪惡,奪其紀算。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輒上詣天曹,言人罪過。月晦之日,灶神亦然。凡人有過,大則奪紀,小則奪算。其過大小,有數(shù)百事,欲求長生者,先須避之。是道則進,非道則退。不履邪徑,不欺暗室。積德累功,慈心於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懷幼。昆蟲草木,猶不可傷。宜憫人之兇,樂人之善,濟人之急,救人之危。見人之得,如己之得。見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長。遏惡揚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寵若驚。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所謂善人,人皆敬之,天道佑之,福祿隨之。眾邪遠之,神靈衛(wèi)之,所作必成,神仙可冀。

  欲求天仙者,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茍或非義而動,背理而行。以惡為能,忍作殘害。陰賊良善,暗侮君親。慢其先生,叛其所事。誑諸無識,謗諸同學。虛誣詐偽,攻訐宗親。剛強不仁,狠戾自用。是非不當,向背乖宜。虐下取功,諂上希旨。受恩不感,念怨不休。輕蔑天民,擾亂國政。賞及非義,刑及無辜。殺人取財,傾人取位。誅降戮服,貶正排賢。凌孤逼寡,棄法受賂。以直為曲,以曲為直。入輕為重,見殺加怒。知過不改,知善不為。自罪引他,壅塞方術(shù)。訕謗賢圣,侵凌道德。射飛逐走,發(fā)蟄驚棲,填穴覆巢,傷胎破卵。愿人有失,毀人成功。危人自安,減人自益。以惡易好,以私廢公。竊人之能,蔽人之善。形人之丑,訐人之私。耗人貨財,離人骨肉。侵人所愛,助人為非,逞志作威,辱人求勝。敗人苗稼,破人婚姻。茍富而驕,茍免無恥,認恩推過。嫁禍賣惡。沽買虛譽,包貯險心。挫人所長,護己所短。乘威迫脅,縱暴殺傷。無故剪裁,非禮烹宰。散棄五谷,勞擾眾生。破人之家。取其財寶。決水放火,以害民居,紊亂規(guī)模,以敗人功,損人器物,以窮人用。見他榮貴,愿他流貶。見他富有,愿他破散。見他色美,起心私之。負他貨財,原他身死。干求不遂,便生咒恨。見他失便,便說他過。

  見他體相不具而笑之。見他才能可稱而抑之。埋蠱厭人,用藥殺樹。恚怒師傅,抵觸父兄。強取強求,好侵好奪。擄掠致富,巧詐求遷。賞罰不平,逸樂過節(jié)??僚捌湎?,恐嚇於他。怨天尤人,呵風罵雨。斗合爭訟,妄逐朋黨。用妻妾語,違父母訓。得新忘故??谑切姆牵澝办敦?,欺罔其上。造作惡語,讒毀平人。毀人稱直,罵神稱正,棄順效逆,背親向疏。

  指天地以證鄙懷,引神明而鑒猥事。施與後悔,假借不還。分外營求,力上施設。淫欲過度,心毒貌慈。穢食餒人,左道惑眾。短尺狹度,輕秤小升。以偽雜真,采取奸利。壓良為賤,謾驀愚人,貪婪無厭,咒詛求直。嗜酒悖亂,骨肉忿爭。男不忠良,女不柔順。不和其室,不敬其夫。每好矜夸,常行妒忌。

  無行於妻子,失禮於舅姑,輕慢先靈,違逆上命。作為無益,懷挾外心。自咒咒他,偏憎偏愛。越井越灶,跳食跳人。損子墮胎,行多隱僻?;夼D歌舞,朔旦號怒。

  對北涕唾及溺,對灶吟詠及哭。又以灶火燒香,穢柴作食。夜起裸露,八節(jié)行刑。唾流星,指虹霓。輒指三光,久視日月,春月燎獵,對北惡罵。無故殺龜打蛇,如是等罪,司命隨其輕重,奪其紀算。算盡則死,死有余責,乃殃及子孫。又諸橫取人財者,乃計其妻子家口以當之,漸至死喪。若不死喪,則有水火盜賊,遺亡器物,疾病口舌諸事,以當妄取之直。又枉殺人者,是易刀兵而相殺也。

  取非羲之財者,譬如漏脯救饑,鴆酒止渴,非不暫飽,死亦及之。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兇神已隨之。其有曾行惡事,後自改悔,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久久必獲吉慶,所謂轉(zhuǎn)禍為福也。故吉人語善,視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兇人語惡、視惡、行惡,一日有三惡,三年天必降之禍,胡不勉而行之。

太上感應篇鑒賞

  《太上感應篇》作為一部道教經(jīng)典,它所闡揚的入世行善以求長生乃至成仙的理論,使積善成仙這一修持法門得以流行推廣,從而便利民眾修道。該典籍含攝了儒、道兩家的主流思想,最大限度地擴充社會的行善群體,促進了人間善業(yè)的發(fā)展?!短细袘纷鳛橐槐镜赖滦袨槭謨裕又鋵Α爸T惡莫作、眾善奉行”的提倡,更是對當今創(chuàng)和諧社會的實踐與完成有積極明確的指導作用。

  《太上感應篇》,又稱《感應篇》,它成書于我國北宋末年,其作者李昌齡。它是一部篇幅很短的道教典籍,全文僅1274個字。該道經(jīng)由道教基本理念、封建倫理道德規(guī)范、善惡報應說這三大素材結(jié)合而成,是三教合流較為成熟的產(chǎn)物?!短细袘芬蚱渲缺妒芄沤裰型獗姸鄬W者的評注,然而他們多為考究該經(jīng)的形成淵源或文本特征。

  一、推廣積善法門便利民眾修道

  縱觀宋以前的修仙法門大致有以下情形:先秦時期主要以“養(yǎng)神”、“服氣”、“煉氣”、“餌藥”、“祀禱”方法求“羽化而登仙”。至秦始皇及漢武帝,人們既貴長生不死藥,亦重壇場禱祀。其后《太平經(jīng)》主要推介守一存神法門。東漢張陵五斗米道重視符箓咒語。東晉《上清經(jīng)》則重存守人身三丹田之三一,及存守腦部九宮之“雄一”、“雌一”。先秦至唐,人們多重視外丹,即以礦物、植物等為材料,煉化成上、中、下三種藥物(多以黃白為大藥),欲借外在藥物來改變自身體質(zhì),去除肉質(zhì)凡胎而達長生、成仙。但因服食外丹有較大副作用,唐末人們改而修煉內(nèi)丹。內(nèi)丹即用導引吐納、避谷食氣等方法,以人身上、中、下丹田為鼎爐,煉化后天的精、氣、神,使其轉(zhuǎn)與先天的元精、元氣、元神合為一體,以求長生、升仙。

  《太上感應篇》當然也談長生求仙,然絕口不提修煉、服食、導引、符箓,而只言:“凡人有過,大則奪紀,小則奪算。其過大小,有數(shù)百事,欲求長生者,先須避之?!薄坝筇煜烧?,當立一千三百善;欲求地仙者,當立三百善?!彪m然早在《太平經(jīng)》就認為,天地之間,壽最為善,積德行善乃長壽升天的要道。也盡管積善成仙說是先由西晉葛洪《抱樸子內(nèi)篇》提出進而被《太上感應篇》所吸收的,但積善成仙的修道法門卻是隨著《太上感應篇》的問世與流行,才逐漸受人們重視并踐行的。宋代以降,在凡俗生活中成仙了道變成一種普遍的社會取向,行善積德也演變成為一種必須的宗教實踐,與其它修持方式相得益彰。如明清時期的道教修煉以行善積德為外功,認為只有多積外功,才能最終使內(nèi)丹修煉有所成就。再如清末民初出現(xiàn)于四川西部的飛鸞教,其修持方法也是以靜坐煉丹,徹悟至道為內(nèi)功,而以力行善事、廣積陰功為外功?;蛟S是因為《太上感應篇》出現(xiàn)之前的積善成仙說猶如一縷輕煙般若隱若現(xiàn),而其之后該修煉法門便如熊熊烈火般一覽無余,方才有學者將今日道教的行善法門歸始于《太上感應篇》,而無視《太平經(jīng)》抑或《抱樸子內(nèi)篇》。確切地說,《太上感應篇》對積善成仙的修道法門起到推廣的作用,而并非其首創(chuàng)。該經(jīng)對積善成仙法門的發(fā)揚與推廣,一定程度上使道教的長生修仙術(shù)不再專屬于貴族,也使修道之人可以擺脫以往服食煉養(yǎng)、齋醮科儀的繁縟禮節(jié),為廣大普通民眾開啟了相對便利的修道方式。

  二、融匯儒道思想廣促人間善業(yè)

  《太上感應篇》含有儒道兩家思想。第一,道之求長生、成仙,齊物畏神的思想。如經(jīng)中提到道教的司功過之神:三臺北斗神靈、三尸神、灶神,他們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世人的表現(xiàn),記錄人們的罪過,以讓天曹依此對惡者進行處罰。第二,儒之倫理道德規(guī)范。占有該經(jīng)最大篇幅的眾善諸惡之說,共列出26條善行和170條惡行,多以儒家“三綱”、“五?!敝x理為判斷標準,如稱“忠孝友悌,正己化人”、“衿孤恤寡,敬老懷幼”、“不彰人短,不炫己長”等為善舉,而判“陰賊良善,暗侮君親”、“虛誣詐偽,攻訐宗親”、“輕蔑天民、擾亂國政”等為惡行。俞樾評價該書說:“此篇雖道家之書,實不悖乎儒家之旨”。第三,道家三緘其口,三善、三惡、古之慎言之說。因而《太上感應篇》所言“吉人語善、視善、行善”、“兇人語惡、視惡、行惡”等。眾善諸惡中的“縱暴殺傷”、“口是心非”、“造作惡語,讒毀平人”、“貪婪無厭”、“每好矜夸,常行妒忌”等,也多來自儒道。

  《太上感應篇》不僅只簡單地兼容了儒道思想,更是“突出了傳統(tǒng)宗法性宗教的宗教思想——天道承負。大大縮小了宗教界限,得以勸化更多不同社會背景的群體行善積德。再之,《太上感應篇》流傳之廣,從帝王將相到漁樵耕牧,各階級各階層幾乎都有它的信奉者。當時許多世代書香人家,盡管門口貼著“僧道無緣”的標語,但在他們的案頭大都放著教導子孫的教育范本,如《太上感應篇》與《文昌孝經(jīng)》等。其次,《太上感應篇》流傳之久,從北宋真宗開始,賜錢刊刻,大顯于世,歷代受到推崇。半個世紀以前,佛家重印了《太上感應篇》,印光法師還親自作序褒揚。而在七八年前,福建省佛教協(xié)會佛教教育基金委員會又將其加以大量影印。一千多年來,這種善思想的傳播也漸漸形成了以慈善為榮的社會風氣。回顧中國古代慈善事業(yè),在官辦慈善事業(yè)鼎盛的宋元時期,私人慈善活動開始零星出現(xiàn),如范仲俺的“義田”、劉宰的“粥局”、朱熹的社倉等。至明清時期,社會慈善事業(yè)處于巔峰狀態(tài),諸如育嬰社、普濟堂、同善會、清節(jié)堂等大量的民間慈善團體組織也開始涌現(xiàn)。素有“古今第一善書”之稱的《太上感應篇》,憑其持久而廣泛的影響力,對人間善業(yè)的興起、發(fā)展、普及自當功勞不小吧。

  三、倡導除惡行善助創(chuàng)和諧社會

  我國正處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guān)鍵時期,面對發(fā)展過程中的種種矛盾,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及時提出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戰(zhàn)略任務,黨的十七大則再次強調(diào)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性。然而創(chuàng)和諧社會的實踐已達數(shù)年之久了,社會各個領(lǐng)域的諸多不和諧現(xiàn)象仍屢見不鮮,如奢靡浪費、家庭糾紛、盜竊搶劫、巧取豪奪、貪贓枉法、毀壞生態(tài)等等。因此如何更為有效地構(gòu)建和諧社會成為當今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中的重要課題。胡錦濤總書記曾對和諧社會這一概念作過全面闡述: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應該是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社會。從該闡述中,我們可推知和諧社會主要包括兩個內(nèi)涵:人與人關(guān)系的和諧、人與自然關(guān)系的和諧。所以若能促使這些關(guān)系趨于和諧,即是在創(chuàng)和諧社會了,而《太上感應篇》里所竭力提倡的行善去惡思想對此有導向作用。

  《太上感應篇》首先宣勸了26個善舉,如:“不履邪徑,不欺暗室”、“忠孝友悌,正人化己”、“濟人之急,救人之?!薄ⅰ安徽萌硕?,不炫己長”、“施恩不求報,與人不追悔”、“昆蟲草木,猶不可傷”、“積功累德,慈心于物”等等,實則教導我們樹立善信念,并以慈善之心為人處世。倘若人人之心皆慈,人間之舉皆善,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人與自然之間的關(guān)系還有什么理由不和諧呢?“行善積德”當屬化解一切不和諧因素的良方。接著《太上感應篇》所竭力主張去除的170個惡行涉及世人生活中的各個層面,有關(guān)個人品行、家庭、經(jīng)濟、政治和對自然界的態(tài)度等,林林總總,面面俱到。該作者認為,在個人品行方面的惡行有:“以惡為能,忍作殘害”、“知過不改,知善不為”、“訕謗圣賢,侵凌道德”、“耗人貨材,離人骨肉”、“乘危迫脅,縱暴殺傷”、“斗合爭訟”、“貪冒于財,欺罔其上”等等;在家庭方面的惡行主要有:“抵觸父兄”、“用妻妾語,違父母訓”、“男不忠良,女不柔順;不和其室,不敬其夫”、“無行于妻子,失禮于舅姑”等等;經(jīng)商的惡行有:“短尺狹度,輕稱小升;以偽雜真,采取奸利”等等。為官的惡行有:“輕蔑天民,擾亂國政;賞及非義,刑及無辜;殺人取財,傾人取位;誅降戮服,貶正排賢;凌孤逼寡,棄法受賂”、“妄逐朋黨”等等;對待自然所犯的惡行如:“用藥殺樹”、“訶風罵雨”、“無故殺龜打蛇”等等。世人但凡自省,在這物欲橫流、錢權(quán)至上的社會里,此中有多少惡行是我們司空見慣并且習以為常了的呢?諸惡不除,和諧社會永遠只可能存在我們口頭上,或在來世的彼岸里。所以,在當今邪惡已經(jīng)累行的社會時期,“懲惡除惡”必然該是創(chuàng)和諧的一大手段。只要人人力除身上的種種惡行,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人與自然之間的關(guān)系則將逐漸趨于和諧。若每個人都積極響應“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和諧社會離我們還會遠嗎?

  綜上所述,《太上感應篇》雖生于中古,但對當時及現(xiàn)今廣大民眾修道成仙,對人間善業(yè)的發(fā)展,對當今和諧社會的創(chuàng)建都有不匪的現(xiàn)實意義,是一部極具生命活力的不老道典。

李昌齡簡介

唐代·李昌齡的簡介

李昌齡

李昌齡(937—1008)北宋宋州雍丘(今河南杞縣)人,字天錫。太平興國進士。累官知廣州,不能清廉自守,代還,建議舶貨不宜全部官買官賣,部分劣貨當聽商舶自賣。淳化三年(992),為御史中丞。至道二年(996),進參知政事。坐與王繼恩交結(jié),罷政,貶官。后知梓州、河陽府等。

...〔 ? 李昌齡的詩(1篇)

猜你喜歡

題山居

唐代曹鄴

掃葉煎茶摘葉書,心閑無夢夜窗虛。
只應光武恩波晚,豈是嚴君戀釣魚。

秋日雜興

宋代敖陶孫

陣云起西北,中原暗黃塵。

豈無匡時算,無路不得陳。

挽陳提舉 其一

趙善括

藺璧雖期復,蘇書竟不還。慶馀鐘令緒,才大壓塵寰。

勁正三朝老,從容半世閑。會心真是老,一笑別人間。

效陸士衡百年歌十首 其四

明代黃省曾

四十時,履方砥節(jié)名譽揚。二府九列共翱翔,龍樓佳宴飛玉觴。

歸來意氣何洋洋,艷妻愛子牽錦裳。高堂朱戶奈樂何,高堂朱戶柰樂何。

頌古十首

宋代釋普巖

月淡江空泛小舟,唱歌和月看江流。

更深欹枕夢何處,兩峰清霜曉未收。

題張叔平紅崖碑后

清代司炳煃

張君好游復好奇,逍遙不受名利羈。東行泰岱西咸池,凌跨三湘吊九嶷。

繭足不遺蠻與夷,直到吾黔羅甸之邊陲。紅崖山石如猊獅,紅崖文字如龍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