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佚名的詩 > 西北有高樓

西北有高樓

[兩漢]:佚名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云齊。

交疏結(jié)綺窗,阿(ē)閣三重階。

上有弦歌聲,音響一何悲!

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

清商隨風發(fā),中曲正徘徊。

一彈再三嘆,慷慨有余哀。

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

愿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

西北有高樓譯文及注釋

譯文

那西北方有一座高樓矗立眼前,堂皇高聳恰似與浮云齊高。

高樓鏤著花紋的木條,交錯成綺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翹的閣檐,階梯有層疊三重。

樓上飄下了弦歌之聲,這聲音是多么的讓人悲傷??!誰能彈此曲,是那悲夫為齊君戰(zhàn)死,悲慟而"抗聲長哭"竟使杞之都城為之傾頹的女子.。

商聲清切而悲傷,隨風飄發(fā)多凄涼!這悲弦奏到"中曲",便漸漸舒徐遲蕩回旋.

那琴韻和"嘆"息聲中,撫琴墮淚的佳人慷慨哀痛的聲息不已。

不嘆惜錚錚琴聲傾訴聲里的痛苦,更悲痛的是對那知音人兒的深情呼喚。

愿我們化作心心相印的鴻鵠,從此結(jié)伴高飛,去遨游那無限廣闊的藍天白云里!

注釋

疏:鏤刻。綺:有花紋的絲織物。這句是說刻鏤交錯成雕花格子的窗?!?/p>

阿(e)閣:四面有曲檐的樓閣。這句是說阿閣建在有三層階梯的高臺上?!?/p>

無乃:是“莫非”、“大概”的意思。杞梁妻:杞梁妻的故事,最早見于《左傳·襄公二十三年》,后來許多書都有記載。據(jù)說齊國大夫杞梁,出征莒國,戰(zhàn)死在莒國城下。其妻臨尸痛哭,一連哭了十個日夜,連城也被她哭塌了?!肚偾酚小惰搅浩迖@》,《琴操》說是杞梁妻作,《古今注》說是杞梁妻妹朝日所作。這兩句是說,樓上誰在彈唱如此凄惋的歌曲呢?莫非是象杞梁妻那樣的人嗎? 

清商:樂曲名,聲情悲怨。清商曲音清越,宜于表現(xiàn)哀怨的情緒?!?/p>

中曲:樂曲的中段。徘徊:指樂曲旋律回環(huán)往復。 

慷慨:感慨、悲嘆的意思?!墩f文》:“壯士不得志于心也?!薄?/p>

惜:痛?!?/p>

知音:識曲的人,借指知心的人。相傳俞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琴,子期死后,伯牙再不彈琴,因為再沒有知音的人。這兩句是說,我難過的不只是歌者心有痛苦,而是她內(nèi)心的痛苦沒有人理解。

⑨鴻鵠:據(jù)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說:“凡鴻鵠連文者即鵠?!冰],就是“天鵝”。一作“鳴鶴”。此二句以雙鴻鵠比喻情志相通的人,意謂愿與歌者同心,如雙鵠高飛,一起追求美好的理想?!?/p>

高飛:遠飛。這二句是說愿我們像一雙鴻鵠,展翅高飛,自由翱翔。

西北有高樓創(chuàng)作背景

  南朝蕭統(tǒng)在編選《文選》時,由于這十九首詩歌思想內(nèi)容和藝術(shù)風格都比較接近,在古詩中是一個有獨立意義的作品群,于是將失去樂調(diào)與作者姓名的十九首五言古詩編在一起,題為“古詩十九首”。本詩即是其中一首。

參考資料:

1、馬茂元著.古詩十九首初探:陜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06月第1版:第21頁

2、周柳燕編著.《中國文學簡史》: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大學出版社,2013.09

西北有高樓鑒賞

交疏結(jié)綺窗,阿閣三重階。

  慨嘆著“何不策高足,先據(jù)要路津”的漢末文人,面對的卻是一個君門深遠、宦官擋道的苦悶時代。是騏驥,總得有識馬的伯樂才行;善琴奏,少不了鐘子期這樣的知音。壯志萬丈而報國無門,——在茫茫人和事,沒有什么比這更教人嗟傷的了。

  此詩的作者,就是這樣一位彷徨中路的失意人。這失意當然是政治上的,但在比比傾訴之時,卻幻化成了“高樓”聽曲的凄切一幕。

  從那西北方向,隱隱傳來錚錚的弦歌之音。詩人尋聲而去,驀然抬頭,便已見有一座“高樓”矗立眼前。這高樓是那樣堂皇,而且在恍惚之間又很眼熟:“交疏結(jié)綺窗,阿閣三重階”——刻鏤著花紋的木條,交錯成綺文的窗格;四周是高翹的閣檐,階梯有層疊三重,正是詩人所見過的帝宮氣象。但帝宮又不似這般孤清,而且也比不上它的高峻:那巍峨的樓影,分明聳入了飄忽的“浮云”之中。

  欣賞指要

  這是一首寫知音難覓的詩。從詩意看,詩中主人公是一位在生活中因失意而彷徨的人。凄涼的弦歌聲從重門緊鎖的高樓上隱隱傳來,其聲調(diào)的悲涼深深地感染了樓下聽歌的人。從那清婉悠揚、感慨哀傷而又一唱三嘆的歌聲中,詩人清晰地感受到了歌者經(jīng)歷的慘痛和被壓抑的內(nèi)心痛苦。這令人不禁要推想,歌者是誰?莫非是杞梁妻那樣的憂傷女子?可是,最值得憂傷的不是歌者的哀痛,而是沒有人能夠理解她個中的傷感,知音難覓可能才是她感傷嘆息的真正原因。詩人借高樓上的歌者之悲抒寫的是自己的人生感受,“但傷知音稀”是一種具有廣泛社會性的苦悶、悲傷和期待。

  作者將所抒之情融于幻景之中。對于聲音的描寫細膩生動,歌者與聽者遙相呼應,把失意之人的徘徊、悲切、希冀全面地展現(xiàn)出來了。閱讀時,要細細體會詩中那種若隱若現(xiàn)、縹緲空靈的意境。

  詩中的“托”

  人們常把這四句所敘視為實境,甚至還有指實其為“高陽王雍之樓”的(楊炫之《洛陽伽藍記》)。其實是誤解。明人陸時雍指出,《古詩十九首》在藝術(shù)表現(xiàn)上的一大特點,就是“托”:“情動于中,郁勃莫已,而勢又不能自達,故托為一意、托為一物、托為一境以出之”(《古詩鏡》)。此詩即為詩人假托之“境”,“高樓”云云,全從虛念中托生,故突兀而起、孤清不群,而且“浮云”縹緲,呈現(xiàn)出一種奇幻的景象。

  那“弦歌”之聲就從此樓高處飄下。詩中沒有點明時間,從情理說大約正什夜晚。在萬籟俱寂中,聽那“音響一何悲”的琴曲,恐怕更多一重哀情籠蓋而下的感覺吧。這感覺在詩人心中造成一片迷茫:“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杞梁”即杞梁殖。傳說他為齊君戰(zhàn)死,妻子悲慟于“上則無父,中則無夫,下則無子,人生之苦至矣”,乃“抗聲長哭”竟使杞之都城為之傾頹(崔豹《古今注》)。而今,詩人所聽到的高樓琴曲,似乎正有杞梁妻那哭頹杞都之悲,故以之為喻。全詩至此,方著一“悲”字,頓使高樓聽曲的虛境,蒙上了一片凄涼的氛圍。

  詩中的“歌者”是誰

  那哀哀弦歌于高處的“歌者”是誰,詩人既在樓下,當然無從得見;對于讀者來說,便始終是一個未揭之謎。不過有一點是清楚的:詩中將其比為“杞梁妻”,自必是一位女子。這女子大約全不知曉,此刻樓下正有一位尋聲而來、佇聽已久的詩人在。她只是錚錚地彈著,讓不盡的悲哀在琴聲傾瀉:“清商隨風發(fā),中曲正徘徊?!薄吧獭甭暻迩卸岸鄠?,當其隨風飄發(fā)之際,聽去該是無限凄涼。這悲弦奏到“中曲”,便漸漸舒徐遲回,大約正如白居易《琵琶行》所描述的,已到了“幽咽泉流水下灘”、“冰泉冷澀弦凝絕”之境。接著是鏗然“一彈”,琴歌頓歇,只聽到聲聲嘆息,從高高的樓窗傳出?!耙粡椩偃龂@,慷慨有余哀”:在這陣陣的嘆息聲中,正有幾多壓抑難伸的慷慨之情,追著消散而逝的琴韻回旋!這四句著力描摹琴聲,全從聽者耳中寫出。但“摹寫聲音,正摹寫其人也”。

佚名簡介

唐代·佚名的簡介

...〔 ? 佚名的詩(421篇)

猜你喜歡

壬子正月重赴金陵志館偶誦陶詩遙遙從羈役一心處兩端句憮然有感

清代邵泰

春風從何來,所過不留跡。人與物同春,欣欣各自得。

而我獨何為,當春轉(zhuǎn)蕭瑟。親老不能待,饑驅(qū)此行役。

再次韻十首

宋代陳造

曲巷才人跡,泥涂沒屐深。

未妨沖雨到,要伴掉頭吟。

林浴元民部邀游虎丘夜半方回

明代郭之奇

龍門通世好,虎剎獲新觀。會晤緣非偶,登臨足未艱。

層峰隨野眺,曲澗恣幽盤。風入陵通氣,日歸寺隱巒。

蝶戀花 客中感春

清代徐釚

儂似浮萍漂泊里。不道留儂,到便儂留住。柳絮隨風花落處。

為儂又惹閒情緒。

雍臺

南北朝蕭衍

日落登雍臺。

佳人殊未來。

薛端明挽章三首

宋代曹彥約

客本何為者,逢公幕府開。

兵間雖有志,度外本非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