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戚繼光的詩 > 馬上作

馬上作

[明代]:戚繼光

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草笑平生。(邊草一作:邊月)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

馬上作譯文及注釋

譯文

馳聘疆場、轉戰(zhàn)南北是為了報答皇上對我的信任,南北江畔和北方邊關的花草都笑我一生忙忙碌碌。一年三百六十日,我都是帶著兵器騎著戰(zhàn)馬在疆場上度過的。

注釋

南北驅馳:戚繼光曾在東南沿海一帶抗擊倭宼的侵擾,又曾鎮(zhèn)守北方邊關。

主:指明朝皇帝。

邊月:邊塞的月亮。這里的邊塞指山東沿海登州衛(wèi)等地。

江花邊草:南方江邊和北方邊塞的花草樹木。

橫戈:手里握著兵器。

馬上作鑒賞

  “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草笑平生?!睆母=?、廣東到薊州,可說一在天南,一在地北?!澳媳彬岏Y”四字,概盡戚繼光一生大節(jié)。“報主情”,并非不喜歡安定的生活,只是心懷天下,為了國家的安寧,不惜萬里奔波。全句表現(xiàn)出一種崇高的襟懷。而次句一“笑”字更是意極渾含,寫盡了抗倭名將的豪邁氣概。為了抗倭事業(yè),一生中到過山清水秀的南方,也到過波濤洶涌的山東海防,行色匆匆間,總無暇顧及周圍美好的景色。作者說:江畔紫嫣紅的鮮花和江防皎潔明朗的月亮恐怕要笑我不懂得欣賞了吧。

  “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橫戈馬上行?!边@兩句是“平生”、“南北驅馳”的更具體的說明。一個保家衛(wèi)國的英雄形像躍然紙上,他是緊緊與戰(zhàn)馬與橫戈聯(lián)在一起,不能須臾分離的。“一年三百六十日”初讀似乎是一個湊句,其實很有妙用。它出現(xiàn)在“都是橫戈馬上行”的點睛之筆的前面,起到了必要的渲染作用,使讀者感到,一日橫戈馬上英勇奮戰(zhàn)并不難,難的是三百六十天如一日,更難的是年年如此,“平生”如此。

  這首詩平易自然,瑯瑯上口。而作者忠于祖國,熱愛人民的高尚品質更讓人欽佩。

戚繼光簡介

唐代·戚繼光的簡介

戚繼光

戚繼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即嘉靖七年閏十月初一-萬歷十五年十二月初八),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諸,卒謚武毅。漢族,山東登州人,祖籍安徽定遠,生于山東濟寧。明代著名抗倭將領、軍事家。官至左都督、太子太保加少保。

...〔 ? 戚繼光的詩(207篇)

猜你喜歡

泊嘉興城北門外

元代方回

老病今如許,江硝豈所宜。

未妨寧過計,不是故多疑。

偈六十九首 其二

宋代釋道寧

風攪長空,春云四起。六臂三頭,徒誇唇觜。匝地普天,全非伴侶。

等閒拈出與君看,直下分明須薦取。

洋河曲

明代葉元玉

西風吹洋河,北風吹洋河,風水相激如鳴珂。少年巳有四方志,今日果向窮邊過。

我有千里驥,可以空駱駝。我有雙龍劍,當為斬黿鼉。

訪祥云谷首座不遇

明代朱同

荷鋤欲訪祥云谷,云出天涯晝寂寥。擬念過從知姓字,秋聲何處有色蕉。

和子山春日雨中書事見寄

宋代文同

青春已破六十日,正好共攜歌管游。

鶯花有意欲惱亂,風雨何事相淹留。

頌一百則

釋重顯

要平不平,大巧若拙。

若指或掌,倚天照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