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詩文 > 李益的詩 > 行舟

行舟

[唐代]:李益

柳花飛入正行舟,臥引菱花信碧流。

聞道風光滿揚子,天晴共上望鄉(xiāng)樓。

行舟譯文及注釋

譯文

光明媚,柳花飄飄揚揚墜在行舟之中。舟中人隨手采起菱花,任憑小舟順碧流飄轉。

望鄉(xiāng)樓上憑欄遠望,這滿眼風光,我卻無心賞景,只思念塞北故鄉(xiāng)。

注釋

引:采摘。

信:任憑。

信碧流:聽任船只在江流中行駛。

揚子:揚子江,即今揚州至鎮(zhèn)江間之江流,古稱揚子江。

望鄉(xiāng)樓:泛指可以望遠的高樓。

行舟鑒賞

  此詩特點在于給讀者以想象的余地,讀后有余味,有言外的意思和情調。

  前兩句寫景。舟行揚子江中,岸上柳絮飄來,沾襟惹鬢;詩人斜臥舟中,一任菱花輕舟隨著碧綠的江流蕩漾東去。粗粗看來,儼然一幅閑情逸致的畫面,仔細品味,方使人覺出其中自有一種落寞惆悵的情緒在。春回大地,綠柳飄絮,按說應使人心神怡悅,但對于客居異地的游人來說,卻常常因為“又是一年春好處”而觸發(fā)久縈心懷的思鄉(xiāng)之念。何況,柳枝還是古人贈別的信物,柳花入懷,自然會撩惹游子鄉(xiāng)思的愁緒。

  如果說,詩人這種思鄉(xiāng)的愁緒在前兩句里表達得尚屬含蓄,不易使人體察,那么,后兩句就表露得比較明顯了?!奥劦里L光滿揚子”這一句是說,詩人自己思鄉(xiāng)心切,愁緒縈懷,沒有觀賞風景的興致,“風光滿揚子”只是聽人所道,他不想看,也不愿看,因為他身處江南,神馳塞北(詩人故鄉(xiāng)在隴西姑臧),眼前明媚的春光非但不能使他賞心悅目,反倒只能增其鄉(xiāng)思愁緒。類似這樣的情狀,我們在古代的優(yōu)秀詩詞當中是常??梢砸姷降?。宋代女詞人李清照在《武陵春》一詞中寫到:“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蓖瑯邮锹劦来汗夂茫瑯邮亲陨沓罹w多,一個終于沒有去,一個盡管去了,但根本無心賞景。所取態(tài)度雖殊,感情表達的效果卻是同樣深切的。

  既然舟行揚子江,不是為了賞景,那又為何而來呢?第四句作了回答:“天晴共上望鄉(xiāng)樓”。原來詩人是為登樓望鄉(xiāng)而來。但讀詩至此,讀者心里不免又生出許多新的疑問:為什么要在“風光滿揚子”的“晴天”才登樓望鄉(xiāng)呢?詩中沒有明說,留給讀者去想象、體會、玩味?;蛟S是,古時別家出走多在歲寒過后,當物華又換,春光再滿時,游子的鄉(xiāng)思倍切吧?或許是,風光明媚的晴天麗日,空氣清朗,登樓望鄉(xiāng),可極目千里吧?所有這些,盡管沒有寫出,卻比明白形諸文字更豐富,更耐人尋味。這正是這首絕句的神到之處。

李益簡介

唐代·李益的簡介

李益

李益(約750—約830), 唐代詩人,字君虞,祖籍涼州姑臧(今甘肅武威市涼州區(qū)),后遷河南鄭州。大歷四年(769)進士,初任鄭縣尉,久不得升遷,建中四年(783)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棄官在燕趙一帶漫游。以邊塞詩作名世,擅長絕句,尤其工于七絕。

...〔 ? 李益的詩(183篇)

猜你喜歡

唐槐

弘歷

兔目當年李氏槐,枒槎老干倚春階。何當綠葉生齊日,高枕羲皇夢亦佳。

寫墨竹一枝

元代劉永之

為君粘筆寫筼筜,數(shù)尺新捎綠粉香。持向西窗聽夜雨,高情渾似對瀟湘。

初秋

宋代俞桂

火老金柔暑告殘,乘涼正好望西山。

秋聲來處無尋覓,只作窗前竹葉間。

一春苦旱因成一章

陳振家

似鐵田泥難務耕,枯焦雜草剩蔫莖。雨星偶灑兩三點,雷鼓偏搥幾百聲。

人定勝天雖見說,龍停司澤豈能成。彼蒼莫也胸襟窄,計較凡夫懵懂情。

曹仁憲謹榮壽 其二

元代黃璋

斯文今有主,一代頌鴻儒。道紹二程學,齡登九老圖。

化裁金作礪,持守玉為壺。我輩蒙嘉惠,稱揚豈近諛。

答盧式

明代皇甫汸

王風寖失古,頹波蕩自今。李生陳大雅,劉子抱文心。

弱余振鴻藻,高義抗詞林。歸田守玄默,閉關謝沉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