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呈吳郎》翻譯及注釋
堂前撲棗任西鄰,無食無兒一婦人。
譯文:來堂前打棗我從不阻攔任隨西鄰,因為她是一個五食無兒的老婦人。
注釋:撲棗:擊落棗子。漢王吉婦以撲東家棗實被遣。撲:打。任:放任,不拘束。西鄰:就是下句說的“婦人”。婦人:成年女子的通稱,多指已婚者。
不為困窮寧有此?只緣恐懼轉(zhuǎn)須親。
譯文:若不是由于窮困怎會做這樣的事?正因她心存恐懼反更該與她相親。
注釋:不為:要不是因為。困窮:艱難窘迫。寧有此:怎么會這樣(做這樣的事情)呢?寧:豈,怎么,難道。此:代詞,代貧婦人打棗這件事。只緣:正因為??謶郑汉ε隆^D(zhuǎn)須親:反而更應(yīng)該對她表示親善。親:親善。
即防遠客雖多事,便插疏籬卻甚真。
譯文:見你來就防著你雖然是多此一舉,但你一來就插上籬笆卻甚像是真。
注釋:即:就。防遠客:指貧婦人對新來的主人存有戒心。防:提防,心存戒備。一作“知”。遠客:指吳郎。多事:多心,不必要的擔(dān)心。插疏籬:是說吳郎修了一些稀疏的籬笆。甚:太。
已訴征求貧到骨,正思戎馬淚盈巾。
譯文:她說官府征租逼稅已經(jīng)一貧如洗,想起時局兵荒馬亂不禁涕淚滿巾。
注釋:征求:指賦稅征斂。貧到骨:貧窮到骨(一貧如洗)。戎馬:兵馬,指戰(zhàn)爭。盈:滿。
杜甫簡介
唐代·杜甫的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jì)念。
...〔 ? 杜甫的詩(113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