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嘆
夏夜嘆。唐代。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安得萬里風(fēng),飄飖吹我裳。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何由一洗濯,執(zhí)熱互相望。竟夕擊刁斗,喧聲連萬方。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xiāng)。北城悲笳發(fā),鸛鶴號且翔。況復(fù)煩促倦,激烈思時康。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
安得萬里風(fēng),飄飖吹我裳。
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
虛明見纖毫,羽蟲亦飛揚。
物情無巨細,自適固其常。
念彼荷戈士,窮年守邊疆。
何由一洗濯,執(zhí)熱互相望。
竟夕擊刁斗,喧聲連萬方。
北城悲笳發(fā),鸛鶴號且翔。
夏夜嘆譯文及注釋
譯文
漫長的白晝難以日暮,暑熱熏蒸得我心如湯煮。
如何才能喚來萬里長風(fēng),飄飄然吹起我的衣裳?
天空升起皎潔的月亮,茂林上承映著稀疏的月光。
仲夏之夜苦于太短,打開窗子享受一下微涼。
夜色空明能見到細微之物,昆蟲也在振翅飛翔。
生命之體無論大小,當(dāng)然都以自得其樂為常情。
于是我想到那些執(zhí)戈的士兵,一年到頭守衛(wèi)邊疆。
怎樣才能使他們能夠洗洗澡呢?他們苦于炎熱卻無可奈何地互相觀望!
整夜在敲擊刁斗忙于警戒,喧呼聲響遍四面八方。
青紫官服雖然加在他們身上,也不如早日回到故鄉(xiāng)。
華州城北吹響了悲涼的胡笳,鸛鶴哀號著四處飛翔。
唉,這亂世已令人憂傷,再加上天熱煩躁身體疲憊,我不禁熱切地將太平時世盼想。
注釋
乾元二年(759)夏天,華州及關(guān)中大旱,杜甫寫下《夏日嘆》和《夏夜嘆》。
永日:夏日晝長,故稱。不可暮:言似乎盼不到日落。
毒我腸:熱得我心中焦燥不安。我,一作“中”。
昊天:夏天。華月:明月。
延:招來。
仲夏:夏季的第二個月,即陰歷五月。
軒:窗。
虛明:月光。
羽蟲:夜飛的螢火蟲。
巨細:大小。
自適:自得其樂。
荷戈士:戍卒。
窮年:一年到頭。
洗濯:洗滌,沐浴。
執(zhí)熱:苦熱。
竟夕:整夜。
刁斗:古代軍中用具,銅制,三足有柄。白天用來做飯,夜晚敲擊示警。
青紫:貴官之服。
北城:指華州。
鸛鶴:水鳥名,即鸛,長嘴,能捕魚。
復(fù):一作“懷”。
時康:天下安康太平。
參考資料:
1、海兵.杜甫詩全集詳注:新疆人民出版社,2000年12月:130
2、彭定求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10月版:518
夏夜嘆創(chuàng)作背景
該詩是杜甫于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在華州所作。那一年,關(guān)中大旱,災(zāi)民到處逃荒,流離失所。杜甫從洛陽回到華州以后,仍然時時憂慮動蕩的局勢和苦難的人民,但似乎對唐肅宗和朝廷中把持大權(quán)的重臣們已失去了信心。這一年夏天他寫下《夏夜嘆》一詩,明確地表達了這種心情。
參考資料:
1、王艷娥.榜樣的力量-杜甫的故事.長春: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2010年5月版
夏夜嘆鑒賞
《夏夜嘆》描寫的是窗下納涼的情景,開始兩句就是對酷暑的控訴:“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然后就是對清涼的期盼:“安得萬里風(fēng),飄飖吹我裳”。后面就是他納涼時的情形,接著是由此的所思:關(guān)中大旱,災(zāi)民流離失所,局勢動蕩,對唐肅宗和朝廷中把持大權(quán)的重臣們已失去了信心。
此章起結(jié)各四句,中二段各八句。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安得萬里風(fēng),飄飖吹我裳?!边@四句感嘆白日漫長,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到夜晚,酷暑難耐,使杜甫的心情煩躁。他希望能夠喚來萬里長風(fēng),疏解夏日的燥熱。這幾句日暮思風(fēng),引起下面八句的夜景。
“昊天出華月”以下八句,描寫的是夏日夜涼之景:天空升起皎潔的月亮,茂林上承映著稀疏的月光。杜甫感嘆仲夏之夜太過于短暫,白日漫長。他的詩真是道出了人民的心聲啊,夏日的夜晚哪里是微涼啊,只能說不是很熱罷了,要是夜再長一些,也許會涼快點兒!他打開窗戶,能看到夜色下的細微之物、昆蟲振翅飛翔。于是,他便由此聯(lián)想到生命之體無論大小,當(dāng)然都以自得其樂為常情。物情各適,起下文征人。
“念彼荷戈士”以下八句,描寫的是夜熱之感。杜甫由景聯(lián)想到人,想到那些執(zhí)戈的士兵,一年到頭守衛(wèi)邊疆,想到他們的痛苦,炎炎夏日怎么才能使他們能夠洗澡呢?他們苦于炎熱,卻只能無可奈何!他們整夜在敲擊刁斗忙于警戒,雖然身穿官服,卻還不如早日回到故鄉(xiāng)。
“北城悲笳發(fā),鸛鶴號且翔。況復(fù)煩促倦,激烈思時康?!蹦┧木淠艘褂|所聞,而傷嘆世事也,他期盼著太平盛世。在此時,他似乎對唐肅宗和朝廷中把持大權(quán)的重臣們已失去了信心。
杜甫簡介
唐代·杜甫的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余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紀(jì)念。
...〔 ? 杜甫的詩(113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