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房玄齡鑒賞
此詩的主旨,是頌揚(yáng)、勉勵房玄齡為國求賢。首句從反面落墨,用一“迥”字,表明房玄齡與“大液仙舟”距離甚遠(yuǎn),其無暇游樂、無意求仙之意已見于言外。次句從正面著筆,點(diǎn)明他止忙于“引上才”,而“仙舟”之所以“迥”,也由此得到解釋。三、四兩句,以形象而有象征意味的筆墨寫“引上才”的措施及其效果。唐王朝的京城長安四面都有“關(guān)”。如果閉關(guān)拒才,誰能進(jìn)來?可是如今呢,天未破曉,不遠(yuǎn)千里而來的英雄豪杰已經(jīng)驅(qū)車入關(guān),向長安進(jìn)發(fā)。這因?yàn)椋盒垭u初唱,關(guān)門就早已為他們打開;而賢明的宰相,正在“西園”忙于援引他們呢!四句詩,寫得興會淋漓,其求賢望治之意,溢于言表。第四句,可能用了《史記·孟嘗君傳》函谷關(guān)雞鳴始開的典故,但其中的“關(guān)”并不限于函谷關(guān)。從泛指的、象征的意義上理解,會從更深的層次上把握全詩的意境美。
李世民簡介
唐代·李世民的簡介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號貞觀。名字取意“濟(jì)世安民”,隴西成紀(jì)人(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唐太宗李世民不僅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書法家和詩人。唐太宗開創(chuàng)了著名的貞觀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后來唐朝全盛時期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chǔ),為后世明君之典范。廟號太宗,謚號文武大圣大廣孝皇帝,葬于昭陵。
...〔 ? 李世民的詩(9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