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實用范文年生本課堂的心得體會 生本課堂教學四步驟實用年生本課堂的心得體會 生本課堂教學四步驟實用

年生本課堂的心得體會 生本課堂教學四步驟實用


在平日里,心中難免會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從而不斷地豐富我們的思想。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以下是我?guī)痛蠹艺淼淖钚滦牡皿w會范文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生本課堂的心得體會 生本課堂教學四步驟篇一

1、在這些優(yōu)質課中,體現(xiàn)生本教育,教師能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自主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課上,每一位教師都很有耐性的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充分體現(xiàn)“教師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shù)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的教學理念。例如,《三角形的內角和》通過小組學習,學生拼角、折角得到驗證。又如,《小數(shù)加減法的計算》放手讓學生講解具體思路,小組匯報后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2、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小學數(shù)學源于生活,體現(xiàn)于生活。教師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為學生提供活動的舞臺,調整學習的方向,是關鍵時刻予以適當?shù)狞c拔的學習過程的支持者。在課堂學習中,學習的材料來源不再是單一的教材,更多的是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來編材。例如《植樹問題》中收集鮑峽小學小樹林、舞臺、鮑峽一橋、五指四空等等,這些與生活貼近的知識,學生聽起來親近,求知欲就強,要突破的愿望就強,做起題來積極性高,也體現(xiàn)出教學面向學生,面向生活,反映現(xiàn)實生活,而這些正是這群聽課學生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見到的,使學生感到數(shù)學問題新穎親近變得摸得著,看得見,易于接受,從而激發(fā)了學生內在的認知要求,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更好的啟迪了學生的思維,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得到了較高的培養(yǎng),也實現(xiàn)了“生活經(jīng)驗數(shù)學化。”

3、精彩的導課非常重要。參賽的教師幾乎都精心設計了課堂導入,有的以小游戲等活動導入新課,有的以談話的形式導入。好的導課可以拉近師生距離,使學生的向師性更強,積極參與教師的教學活動,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4、教師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創(chuàng)設的情境,目標明確,能為教學服務。例如: 阮秀麗老師上的《圖形的拼組》,阮老師導入出示圖片讓學生說說有哪些圖形?出示課題圍繞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美麗圖案過渡到下一個例題,教學評價也是用三角形。自始至終圍繞三角形展開教學。

5、教師評價要及時到位并且多方位。教學過程中,幾乎每位教師都注意了及時評價及激勵評價,對學生的贊揚和鼓勵不斷,如“你真細心”“你真是生活中的有心人”“你知道的可真多”等等。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評價語言,在學生的心里卻可以激起不小的情感波瀾,對于整個課堂的教學效果的提高也起到了相當程度的積極影響。

6、這些課在教學過程中應用多媒體課件進行直觀教學,活躍了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習興趣。每一節(jié)課都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展示使抽象的知識更直觀,更讓學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總之,數(shù)學教學中,遇到一些簡單的問題,盡量讓學生通過自己動口,動手,動腦去解決.教師要鼓勵學生積極嘗試,主動去探索問題,教學可采用“討論式”、“合作式”等教學模式,讓每個學生都有參與與思考和發(fā)表意見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數(shù)學學習的主人。

反思:教學改革就是創(chuàng)新,觀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發(fā)展的前提,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幾點:

1、認真學習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學先進經(jīng)驗。

2、努力開發(fā)多方面的教學資源,豐富教學內容。

3、上課時大膽放手,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平時一定要多學習新課改理念,認真鉆研教材,挖掘教材,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提高自己的業(yè)務水平、授課能力,多聽同任教師的課,取人之長,補己之短,爭取在以后的教學中取得好成績。

生本課堂的心得體會 生本課堂教學四步驟篇二

生本課堂就是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自主學習的課堂。

具體表現(xiàn)形態(tài)為——“四突出”、“三轉變” 四突出:

1、突出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完全改變教師講,學生聽的局面。

2、突出學習:整個教學過程處處突出學生的學習、質疑和探究。

3、突出合作: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每小組4-6人,無論是課前準備還是上課時的學習,每位學生都必須在小組內充分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4、突出探究: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探究獲得知識,形成能力。三轉變:

1、變教師灌輸式的教為學生自主性的學,使學生獲得學習動力。

2、變“聽懂了”為“學懂了”、“會學了”,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3、變“他律”為“自律”,使學生獲得自信、自尊,激發(fā)內在的學習潛能。

(一)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述評

生本教育由廣東省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博士生導師郭思樂教授提出,生本教育的理念“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揭示了教育的本質,為我們構建有效課堂教學,提供了理論支撐和實踐模式。生本教育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從接受性學習轉變?yōu)樽灾鲗W習,就必須實現(xiàn)從“師本”教育體系到“生本”教育體系的轉變,轉變教育理念——“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這與國家實施的新課程理念完全吻合,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關注學生的發(fā)展、關注教師的發(fā)展?!耙磺袨榱藢W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是生本教育理論的價值觀、倫理觀和行為觀,是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所以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與新課程理念有和諧共通之處,而且在實施空間上有更多,更廣闊的靈活性及伸展性,是教育創(chuàng)新之花,是學校發(fā)展的迫切需要——愿生本激揚生命,讓教育走進春天。因此“生本教育”研究是當今教育改革的新方向。

郭思樂教授的生本教育是為學生好學而設計的教育,也是以生命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種方式,更是一種理念。以這種理念為指導,自1999年開始在國內、香港、澳門等地100多所中小學、職業(yè)中學、幼兒園等進行實驗,成效顯著,特別是小學、初中生本教育,形成一定規(guī)模,甚至有些科目配套編寫教材,現(xiàn)在這一生本理念正逐漸滲入高中教育。生本教育能有效地發(fā)揮學生作為教育資源的功能,響應了兒童發(fā)展的呼喚,獲得意義深遠的理論與實踐成果,生本教育就像一片肥沃的思想土地和智慧田野等待我們去開發(fā)。

(二)理論建構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里,這種需要特別強烈。從心理學角度分析,知識的獲得是一種主動的認識活動,學習者不應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取過程的主動參與者。小組合作學習正是為學生提供了這樣一種參與實踐活動的可能,最大限度地保護了孩子們這種與生俱來的天性,充分挖掘這種極難得的寶貴的教育資源。

心理學理論表明:良好的人際關系能促進學生的認知、情感和行為三種不同層次的學習心理狀態(tài)的提高。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一個能在課堂上積極交往的機會,對于學生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及在交往中促進學生三種不同層次的學習心理狀態(tài)是有極大幫助的。學習交往理論認為,思維的積極性在很大程度上受課堂教學氣氛的影響,多項交往的組織形式,信息交流量大,交流渠道多,有利于形成積極的課堂氣氛,有利于課內信息的溝通,有利于學生們間互幫互學,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新課程標準》中也強調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重要方式,學生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而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通過自主研究、民主探索、平等合作、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相互啟發(fā)、共同提高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增加學習質量和個體素質,形成一種生動活潑、潛力無盡、人人參與、主動積極學習的活動形式。

(三)小學生本課堂教學策略”的構建。

1.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意識。

為學生提供盡可能多的機會去發(fā)展自己的思想,去傾聽別人的想法,去學會進行交流,以增強整體合作意識,那么如何讓學生體會到合作的重要性呢?平時,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興趣特點,設計一些適合于小組合作學習的活動,并通過激勵性的評價,使學生體會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每個人的長處都能在集體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2.訓練合作技能

學生在合作學習中,主要是通過討論、爭辯、表達、傾聽及參與實踐等形式來展開的。為了提高合作的有效性,必須重視合作技能的培養(yǎng)。(1)學會傾聽

在小組討論過程中,要求1人先說,其他人必須認真聽并且不能打斷別人的發(fā)言,要能聽出別人發(fā)言的重點,對別人的發(fā)言做出判斷,有自己的補充或獨到見解,在這樣要求下訓練,學生不但養(yǎng)成了專心聽的習慣,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相互尊重的品質。這種品質的功能也能延續(xù)到學生的一生發(fā)展。

(2)學會討論

合作學習中,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通過共同討論、相互啟發(fā),從而達到合作的目的。為了提高討論的質量,教師要教給學生討論的方法:各組由一人匯報自學或獨立思考的內容,其它成員必須認真聽,并且有自己的補充和見解,最后,還應將各自遇到的問題提供給全組成員討論,對達成共識和未能解決的問題分別歸納整理,準備發(fā)言。

(3)學會表達

在合作學習中,學生的友好交流和自我表達都離不開語言的表述,為了達到訓練目標,首先教師要提供討論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敢說、會說,培養(yǎng)學生善于傾聽、思考、判斷、選擇和補充別人意見的好習慣。其次要求小組成員人人都說,而且要能大膽完整地說,要鼓勵禮貌用語。如對某一問題有不同看法時,起來補充或糾正時可以這樣說:“我對第x小組xxx同學的意見有補充或有不同看法?!甭?、說技能是合作學習的基本技能,它是在學生獨立思考的基礎上,通過討論和探索形成的。學生在合作學習中相互幫助,相互啟發(fā),實現(xiàn)了學習互補,促進了學生的自主發(fā)展。

(4)學會組織

合作討論的成敗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組內的組織者,具體做法是:指導組織者進行組內分工、歸納組內意見、幫助別人評價等,另外,為了體現(xiàn)小組內的主體性,可定期培訓、及時更換組織者。通過訓練不但提高了合作學習的效率,而且為學生今后立足于社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5)學會評價

合作學習活動中評價不只是教師對學生做出的簡單的評價,其中包括學生之間的相互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對教師的評價等。教學中可以通過教師的范評引導學生互評,如讓學生傾聽他人發(fā)言后,用手勢表示對或錯,用準確流暢的語言評價,以增強評價的能力勇氣、提高評價的水平。

3研究策略 激活性策略:要學生始終保持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激情,教師首先要成功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其次,要營造民主、自由、安全的學習氣氛,建立鼓勵創(chuàng)新的輿論環(huán)境和融洽的師生關系。要向學生滲透合作的意識,讓他們懂得在學習上只有互相幫助才能共同進步。此外教師本人要作出民主、創(chuàng)新的表率。

彈性結構的策略:模式的實施要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教材性質、課堂類型對操作流程作適當調整,或省略或合并調換或分解。

分合策略:獨立學習與合作學習是本模式的主要形式。獨立學習后須進行合作學習,使人人都獨立思考,人人都發(fā)表意見,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另外,可通過師生討論規(guī)定幾條小組合作規(guī)則。

教師角色“淡化”策略:與傳統(tǒng)教學相比,教師不再以教學活動的主宰者面目出現(xiàn),教師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點撥:為避免學生探索的盲目性,在知識疑難之外、學習受阻之時作引導點撥、精講釋疑,提升學生的感受力、判斷力、聯(lián)系力和創(chuàng)造力;二是激活:為保持學生學習熱情、避免部分學生對集體產(chǎn)生依賴心理,及時進行激勵、評價。教師始終以學生為主體,在學生歸納、答題后,不作或遲作評判、講解,盡量讓學生發(fā)表意見;學習過程允許學生有不同想法,盡量讓學生自己做決定。對于學困生,引導他們從集體中尋求幫助。

激活學生學習的潛能.生本課堂是體現(xiàn)學生作為學習主體地位的課堂,是學生主動發(fā)展的課堂。教者應不斷更新教育觀念,多站在學生的角度,用學生的視角審視自己的課堂,力求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這樣教者可以做好充分的課堂預設,把課堂還給學生,使教學設計更具針對性,實用性,使教學過程逐步呈現(xiàn)少教多學,直至不教而學的狀態(tài)。

促使學生沿著“我想學(好hǎo學)——我要學——我能學——我會學(好hào學)——我會創(chuàng)新”的路子走下去,充分的發(fā)揮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作用。

[智慧]國家督學成尚榮對智慧有這樣的一段話:智慧是一種整體品質,它在情境中誕生和表現(xiàn),以美德和創(chuàng)造為方向,以能力為核心,以敏感和頓悟為特征,以機智為主要表現(xiàn)形式,科學與人文素養(yǎng)的結合賦予了它特具魅力的底蘊和張力。

這樣,智慧有虛有實.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演繹著人世間一切美妙無比的事物,創(chuàng)造著教育教學動人的詩篇。

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有智慧,相信每一個孩子都能智慧地成長和成功,課堂教學理應成為引領教師和學生愛智慧、追求智慧的殿堂。2024年12月8日

生本課堂的心得體會 生本課堂教學四步驟篇三

“生本課堂”是一種新的教學形態(tài), 強調“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善待學生的差異,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把學生的學習潛能激發(fā)出來。實踐證明 “沒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沒有成功的課堂教學”。教育專家顧泠沅曾說過:“只有學生愿意學、學得起勁,這才是課堂最大的增值點”。一.“生本課堂”的教學模式的理論與內涵: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在新課程改革大背景下,進行“生本課堂”教學模式探索與實踐是確保課堂教學優(yōu)質高效的重要途徑和重點內容。用充滿活力的簡單方式取代嚴苛繁雜的課堂設計,把追求短期指標的課堂轉變?yōu)椤白非笕说陌l(fā)展”的課堂,把控制生命的教學堅決地轉變?yōu)椤凹P生命”的教學,讓我們的課堂成為學生的生命課堂、生活課堂、生成課堂、自主實踐,主動預習、主動思考、主動表達、主動合作、主動延伸的課堂。(一)生本課堂首先應營造浸潤著民主、平等、激勵和諧的人文課堂環(huán)境 創(chuàng)設一種“心理自由和安全”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倡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

(二)生本課堂要求教師對教材進行“二次開發(fā)”

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教師應超越教材,積極審視、科學處理、加工教材,善于挖掘教材外的教學資源,“教學內容=預設內容+生成資源”,善于開發(fā)、引用情景和案例,巧妙地設置問題,引發(fā)學生心理上的認知沖突,使學生處于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憤悱狀態(tài),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

(三)生本課堂體現(xiàn)“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

把學生當作學習任務的“首要責任人”,教師由教的“控制者”變?yōu)閷W生學習的“共同體”,不拘泥于預設的教案,及時捕捉到學習進程中的信息并快速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時?!把壑杏袑W生”,把思考的權利、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讓學生有充分表達自己思想和展示思維過程的舞臺,讓他們在質疑問難和討論交流中獲取知識,提升能力,感受成功的愉悅,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發(fā)生共振共鳴,實現(xiàn)“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有效的課堂教學。

二、“生本課堂”教學模式的四大關注點

生本課堂的教學過程讓學習過程成為學生自主建構知識的過程,先學后教、以學定教,把“為教師的好教而設計的教育”轉變?yōu)椤盀閷W生的好學而設計的教育”,以激揚生命的方式進入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課堂,在每一個45分里落實低負高效。(一)關注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判斷課堂教學是否有效,不僅要看學生積累知識的量,更要看學生參與知識形成過程中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有多少知識是通過自己探究建構的。因而學生有無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是判斷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衡量是否是“生本課堂”的一個重要評價指標。教師是否關注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①學生參與的方式:個別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不是形式上的大合唱,而是實質性的思考表達、討論與交流。②學生參與的廣度與深度:包括學生自主活動和學習的時間,學生回答問題和動手操作的人次等;③參與的效果: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思維能力的開發(fā)程度及情感態(tài)度的提升效果。(二)關注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

生本課堂強調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把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放在一個顯著位置,要善于創(chuàng)設探究情景,問題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知識讓學生自主生成,規(guī)律讓學生自主歸納,最后通過舊知衍生出新知。評課時可考慮從以下幾方面來評價:在一節(jié)課中,教師提出了多少個開放性問題?教師是否尊重學生不同的觀點和意見?教師對學生的獨特見解是否有意識地加以表揚和激勵?學生自主探究和解決問題的時間有多少?學生主動提問的次數(shù)有多少?學生能否多角度的思考問題?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有多少人次?學生回答問題是否有新意和靈活性?(三)關注讓課堂教學保持有效的互動 生本課堂的教學過程是認知建構、師生互動、情感體驗多向交流過程,評價一堂課是不是高質量的課,是不是“生本課堂”,教師能否使課堂保持有效和深層互動是一條重要指標。評價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分析判斷:是教師擁有“言語霸權”還是“民主協(xié)商”?是“先教后學”還是“先學后教”?是“示范模仿、講解接受”還是“自主探究、參與體驗”?是教師的“包辦代替”還是學生的“自主建構”?是僅重視“知識結果”還是“過程與結果”并重?(四)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生本課堂追求三維目標的整合,以知識和能力為主線,面向全體學生分層落實;以過程和方法為核心,啟發(fā)學生,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以情感和態(tài)度為動力,促使學生主動發(fā)展。教師能否營造民主、和諧、寬松課堂環(huán)境是學生獲得積極情感體驗的前提條件??疾旖處熓欠耜P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判斷:①教師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課堂情景的程度:教師是否有激情,精神是否飽滿;是否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授課過程能否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情感共鳴;是否善于表揚激勵學生,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是否善于體察學生的變化,恰當調控教學;是否善待、寬容和欣賞學生。②

學生情感投入的程度:學生注意力是否集中,有無高漲的學習熱情和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能否保持內在的學習興趣和需要。

三.我?!吧菊n堂”理論下特色化、校本化的以導學單為載體的四環(huán)七步教學模式嘗試與探索: “生本課堂”理論是支撐新課堂的靈魂,它沒有固定的教學模式,學情不同,方法不同,用“生本課堂“的特色化、校本化去解決“為了誰”和“依靠誰”的問題。我校自20xx年結合昆銅中學、北蟬中學、干覽中學的教學模式,開始嘗試用“生本課堂”的理念在七、八年級進行教學模式探索:學案導學,先學后教,小組合作,班級展示,教師少教甚至不教,讓學生主動學習,初步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以導學單為載體的四環(huán)七步教學法。

以導學單為載體的四環(huán)七步教學法(注:參考其他學校實行的有效教學模式,并結合我校特點進行合理整合)分為先學后教--再學后比--整理檢測--預引對接四個主要環(huán)節(jié);七步教學操作環(huán)節(jié)如下:

1、自主學習(先學),2、課堂探討(后教);

3、合作探究(再學),4、展示評比(后比);

5、學習整理即課堂小結(整理),6、當堂檢測(檢測);

7、預引對接(預引)。(注:前5個環(huán)節(jié)在前期實施過程中作為考查教師課堂教學是否符合基本要求必須具備的項目,后兩個環(huán)節(jié)允許教師根據(jù)教學進程與時間合理安排。)四環(huán)七步教學模式的具體操作流程及要求見下表

20xx年以江蘇洋思中學“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與山東杜郎口中學“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的校本學習為契機,在七年級對數(shù)學、科學兩門理科進行師生共用“導學稿”實施課堂教學試點:結合備課組的教研活動,個人主備先行,組內集體研討、優(yōu)化教學案,教學后反思并進行第二次備課;于新課前一天印發(fā)給學生,由學生根據(jù)導學稿提供的預習流程自學,完成舊知回顧與新知探索(以填空形式出現(xiàn)),理順知識結構體系;教師批閱導學稿(可集體批閱也可抽樣進行),收集學生在預習過程中的共性問題,便于教師在課堂上集中精力與教學時間重點突破。

“導學稿”實施過程中,發(fā)現(xiàn)部分中上生能及時完成,對這些學生學習方式與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能產(chǎn)生一定的促進作用,對多數(shù)中下生顯然缺少必要的影響與促進,這些學生較少完成,有的只是當作任務,在未閱讀教材的基礎上完成導學稿中新知的填空,導致預習質量低下,教師第二天的批閱無法從各層次學生預習情況中找出共性問題,也就無法針對性地展開教學。同時由于只是兩門理科進行“導學稿”的教學嘗試,學生的作業(yè)量相對實施前略有增加,這也是導致學生不認真對待每天必須完成的預習工作的一個原因,而各班級同一學科各自為戰(zhàn),缺乏統(tǒng)一性,一年試行效果不理想,對其他學科其他年級的任課教師沒有一定的觀念影響,“導學稿”教學模式整體推進有一定困難,但從另一方面也為我校嘗試以導學單為載體的四環(huán)七步教學法積累了一定的教學借鑒經(jīng)驗,無論是成功的還是失敗方面的。鑒于導學稿教學法在實踐操作環(huán)節(jié)中,缺少學生自主參與性,課堂教學中師生有效互動少等多方面問題,而我校學生厭學情緒居高不下,各年級段各學科成績在我區(qū)各初中學校排名中多居八、九位,個別學科成績略有下滑,“優(yōu)生不優(yōu),后進生增多、中間生減少,整體成績呈前低中平尾翹”,陷于農(nóng)村初中“前有圍堵,后有追兵”尷尬局面。為了全面提升我校辦學品位和教學質量,吸收我東鄉(xiāng)片兩所小規(guī)模農(nóng)村學生實施的小班化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有效經(jīng)驗,以學生學習合作小組建設和課堂教學模式轉變?yōu)樽ナ?,在七、八年級嘗試“以導學單為載體的四環(huán)七步”教學模式,結合學校實施多年并逐步凸顯教育價值的協(xié)商教育,從德育和教學兩方面同時推進。

經(jīng)過三、四兩月不到的推門聽課,大部分教師已積極投入到教學改革中,教師的教學觀念正悄悄發(fā)生轉變,這一教學模式也逐步被多數(shù)學生接受,從隨機調查看,課堂學習小組中編號為“2”、“3”、“4”的學生影響較大,“2”認為以前自己學習中遇到問題,沒人給予幫助,現(xiàn)在能很快在組內得到解決,因為教師明確規(guī)定“4”或“5”有義務幫助自己;“3”認為以前課堂學習中自己容易走神,聽課不專心,現(xiàn)在組內同學會提醒自己認真聽講;“4”覺得自己在組內合作中獲得進步的同時,通過幫助別人也獲得同學、老師的認可,對自己學習信心有很大幫助與提升,各層學生“動起來”的多。但不可否認的是在實踐中我們確實遇到了各種各樣的困難:雖然我們的課堂學生看上去是“動”起來了,但從某種意義上說“形”動的多,“神”動的少,究其原因是我們的課堂并沒有從根本上徹底擺脫短期指標的影響,僅僅滿足于課堂形式的轉變,為了知識點和分數(shù)的問題,特別是把課堂變成學生活動的課堂后,并沒有讓學生在“根本處”真正自主,僅僅用一些固定的書面安排去束縛學生的問題,導致我們各備課組研討形成的詳盡的導學案與似乎“熱鬧”的小組討論,“精彩”的班級展示都只是載體和形式上的東西,教學進度的影響促使教師走回頭路的意識隨著教學模式的推進越來越多,個別教師習慣性與學生爭搶課堂主權,“復辟”傳統(tǒng)的教師“一言堂”。四.以導學單為載體的四環(huán)七步教學模式實踐中的問題及反思與進一步的設想

(一)從七八年級各學科教師的交流中,多數(shù)教師認為“不是所有的學科、所有的課型、所有的班級、所有的學生適用現(xiàn)推行的先學后教、小組合作模式”。從隨堂聽課與教師課堂觀察,部分班級中的部分學生,特別是后進生缺少課堂參與的積極性,對該教學模式的興趣僅能持續(xù)前幾天,小組集體意識淡薄,小組合作討論不愿參與,總把自己當作旁觀者,個別學科45分鐘內不愿主動回答一個基礎知識方面的問題,特別是八年級這種現(xiàn)象尤為明顯。八年級教師普遍認同“在八下學期快結束時才嘗試這一教法,從讓學生適應并接受這一教法的時間上來說,有種一再“亡羊”后才考慮“補牢”的味道,現(xiàn)采用的小組激勵機制對這些多次經(jīng)歷學習上失敗,父母和自己都已麻木、放棄的后進生來說,已沒有多大的觸動,我課題組曾找過部分學生交流,部分后進生對自己能否加分,能否為小組加分,能否通過自己努力與小組一起成長,成為某個比賽項目優(yōu)勝之星,他們多流露出“無所謂”;同時這些后進生正成為他們所在組在各科課堂教學各項目比賽墊底的主要原因,小組成員逐步喪失對他們幫助共同提高的意愿,而其他組多不愿接納,就算礙于教師面子勉強接受,過不了幾天仍會因這些學生課堂上不良、無用表現(xiàn)在其他組成員一致要求下被“退貨”。如何轉變這部分后進生仍成為教師深化、推行教學改革最頭疼的問題。

(二)如何指導學生正確使用導學稿,如何發(fā)揮導學稿的有效指導價值仍是教師關注并無法解決的問題

1.有教師提出:新課中部分重點、難點,特別是一些知識的細節(jié)內容,學生不可能通過預習解決,有的連組長都出現(xiàn)理解上的錯誤(從課前導學稿的批閱中多有發(fā)現(xiàn)),而部分知識的錯誤理解對學生學習新知又容易“先入為主”,對課堂教師的講解修正造成一定阻礙。

2.一般導學稿中都明確指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與重難點,學生在預習時多不去閱讀,讓自己的學習有明確的方向,教師必須在課堂教學前或知識整理環(huán)節(jié)讓通過集體閱讀或講解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

3.而對于導學稿中教師出示的書中例題,學生多采用簡單抄襲解答過程,并沒有真正理解,展示環(huán)節(jié)只是書上過程的簡單搬用,如果教師缺少進一步對解答過程的提問,學生理解上的問題教師確實一時無法發(fā)現(xiàn)。在八年級數(shù)學導學稿中,曾采用以書中例題類似的變式題作為例題,要求學生在書中例題理解的基礎上類似解答,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問題與變通能力,以變式題組訓練學生的思維。而在八年級科學中,有教師提出在預習環(huán)節(jié)必須完成兩個任務:①是導學稿中的“自主學習”內容必須完成,對學生預習中可能存在的問題教師可提前給予指導;②課堂中的探究內容(導學稿中出示)要求學生先看過、了解過,初步數(shù)學探究內容與問題;但從實際教學中我們教師一再發(fā)現(xiàn),多數(shù)學生沒有按教師一再強調的操作方式進行,特別是教師在課堂上要求學生合上書參與思考時多無從下手。教師最擔心的是:對多數(shù)學生來說,預習僅成為流于形式上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沒有多少實際的教學價值。

(三)在讓學生對先學內容與再學內容進行展示的環(huán)節(jié)中,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新問題,讓實踐中的教師彷徨、憂慮而有些無所適從

1.口頭表述的學生表達聲音不夠響亮,不規(guī)范,有些問題組內雖經(jīng)過集體討論,但表述的同學未真正理解,表述過程仍有多個問題,教師不得不隨時通過當堂指導提醒表述的同學注意表述方式才有所改觀。

2.其他組學生在展示或表述時,其他組學生多有“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態(tài),未認真傾聽或觀察板演過程,或做導學稿下面環(huán)節(jié)的練習、或做作業(yè),有的甚至表面上討論問題趁機聊天說笑;整個課堂似乎學生“積極參與”,但真正“有效參與”的很少。

3.為加分環(huán)節(jié)的公平性,讓更多小組都有機會參與展示,教師不得不安排較多教學時間進行展示、點評,有些一題多解,學生為本組能多獲得分值,提出自己的解法,有時因為沒有認真傾聽或組內交流不充分,解答思路斷斷續(xù)續(xù),需要本組同學相互補充完善,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進度有序展開,以前一節(jié)課通過師生互動教學能完成的教學內容被拖成一課時僅完成一半多,應該說進度問題是教師最糾結,也是教師想走回頭路的重要原因。有心的教師曾采用根據(jù)學習內容預先把問題或活動分配到各組,由組內商議并指定由誰完成展示,少用搶答方式,減少展示時間,推進教學流程。

4.生本課堂合作學習的過程主要是以學生的討論為主,學習中的諸多問題是讓學生在討論、合作、探究中解決的,學習的討論是以小組的形式完成的。而在對“合作學習任務”(探究有價值意義的內容)進行組內討論環(huán)節(jié)中,討論多停留在表面,有的是低效甚至是無效的;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有的小組為了獲得發(fā)言的機會,對所學的內容不求甚解,沒有一定的思維深度,當教師舉出反例時就不能很好的解決問題,學習問題沒有更深入的發(fā)展。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多數(shù)學生都顯得非?;钴S和積極,而少數(shù)學生參與意識差,似乎是一個旁觀者、聽眾,他們極少發(fā)表個人見解,甚至不發(fā)表任何意見,小組合作效率確實不高。

5.現(xiàn)推行的教學模式對英語教學有一定負面影響,學生的單詞教學特別是口語教學,缺乏一定的語境,教學環(huán)節(jié)未能環(huán)環(huán)相扣,對學生閱讀、口語能力的提升帶來相當困難。(四)教師的擔心

若把課堂較多時間交給學生去自主學習,自主探究,通過組內合作的方式學習新知,容易造成在交流展示時學生只關心問題的答案,而缺少對知識來龍去脈的深入理解,缺少對知識與例習題的變式、拓展延伸;就連優(yōu)等生對學科中難度以上的問題思考也需要教師的引導分析,若教師對新知識講解分析過少,課堂容量大量減少,是否會影響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與掌握,優(yōu)等生的思維的培養(yǎng)會成為另一無法避免的問題,這一點從北蟬、干覽兩所中學的教師交流中得到驗證。而我校必須盡快解決的“抓兩頭促中間”的教學目標又如何得以實現(xiàn)?優(yōu)等生的進一步缺少是否會影響我校在社會上的聲譽與優(yōu)生的流失?這些問題我們不能回避,一時也無法有效解決。而從各組優(yōu)等生的交流中可知,多數(shù)優(yōu)等生對自己在課堂上擔負的幫教任務不喜歡、不愿花精力去做,這從另一方面導致小組合作多停留在表面。(五)小組座位安排帶來的弊端

小組座位的安排與加分競賽機制對部分學生缺少誘惑,在某一方面卻為這些學生抄襲作業(yè)提供便利,部分學生抄襲作業(yè)現(xiàn)象重復發(fā)生,而部分組長為避免本組“1”、“2”學生因舊有不良學習習慣常忘做作業(yè)或不做作業(yè)導致本組被扣分,往往默許甚至提供抄襲作業(yè)的便利,而這些學生還理直氣壯解釋為“組長給予指導”。組長的職責與各小組的監(jiān)督機制仍有待今后教學模式深化過程中進一步明確與完善。另一方面,教室內座位的安排也讓我們教師很糾結:八年級各班人數(shù)多為32~36人,無法以每組4人或5人安排,6人組(5人組、6人組座位編排如圖所示)多常見于現(xiàn)行座位安排中,于是課堂教學中,部分學生(6人組)不得不面臨背對或側對黑板聽講的局面。一段時間后,教師麻煩于集體講解或展示點評時一再提醒“請看黑板”,學生麻煩于一堂45分鐘課堂內必須多次轉身或轉頭看黑板,有的時間一長出現(xiàn)頸部酸麻現(xiàn)象或不注意聽講;而各段3、4、5班級教室面積小,座位安排空隙少,教師巡視不方便,卻讓學生講空話更方便。(六)在“合作學習展示”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對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的評價缺乏策略

1.沒有對學生提出的與之不同或與之相近的答案給予肯定,接受那些意料之外但卻言之有理的答案;直接否定了學生的錯誤的觀點,沒有讓學生說明其中的理由。有時也沒有問一些補充性的問題:你為什么那么想等等。

2.教師往往急于呈現(xiàn)自己的觀點,沒有對學生的指導通過提出問題的形式進行,在什么情況下介入沒有把握好,沒有給學生的交流和合作學習留出足夠多的空間,影響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⑶教師總是受教學進度的制約,在課堂教學中仍是放不開;心中總有一個計劃,計劃著每個課時要讓學生進行哪些學習活動,完成哪些學習任務;在教學中總是被所定的“計劃”、“進度”所牽制,沒有因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而隨機應變,無形中又走回舊途,又在牽著學生走,最終又打擊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五、部分感悟與反思

1.生本課堂應該是學生展示的舞臺,“功夫在課下,精彩在課上”,老師的角色就是如何組織學生精彩展示,如何給小組活動搭建平臺。

2.突出學生主體不等于放任學生自己學,學生力所能及的,教師應避之;學生力所難及的,教師應助之;學生力所不能及的,教師應為之。其實學生主體作用的發(fā)揮絕大多數(shù)是取決于主導的催化能力的高低,那種淡化或否定課堂教師主導作用的觀點恰恰是“主導作用的主體地位”沒有真正有效發(fā)揮,教師可以根據(jù)課型、課標、學情積極探索“講”與 “學”的“黃金分割點”,而不是每節(jié)課過多地糾纏在時間的多與少,更不應用時間占用的多少來衡量課堂45分鐘效益!3.反思為本,優(yōu)化“生本課堂“:“名師==經(jīng)驗+反思”,教師的成長研究表明教師的經(jīng)驗源于時間的積累。⑴生本課堂應具有什么的形態(tài),與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有何區(qū)別,如何去建構,哪些理論可指導生本課堂的建構,生本教育應具備什么樣教學觀、教師觀、學生觀、評價觀等等,我們只能從閱讀學習和案例分析中尋找到答案,通過閱讀學習來引領導航生本課堂。⑵把“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當作教師的一種職業(yè)生活方式,讓學習研究成為習慣、反思交流變成常規(guī);要學會在言談和行動中思考生本教育,以三尺講臺為舞臺,努力探索、不斷實踐、優(yōu)化完善生本課堂,從而建構出不同學科和個性特色的生本課堂新形態(tài);學會在撰寫與生本課堂有關的教育敘事、案例和課例分析中反思生本課堂,學會在反思批判中促使自身的專業(yè)成長。

生本課堂的心得體會 生本課堂教學四步驟篇四

使我初步了解“學本式課堂”是堅持“以學生學習為中心、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的價值取向所進行的一種教學改革;在教學中要處理好教和學的關系,要體現(xiàn)學為中心的特點,要建構“先學后導、互助展評”的基本模式。這一模式強調“當堂自學”“學然后導”、“活動展評”、“同伴助學”讓課堂真正屬于學生......細細研讀感覺是否這與我們生本課堂教學模式不謀而合,與我校教育思想異曲同工。

一、深刻領會“學本課堂”的本質內涵

1.“學本課堂”是指以學生本體、學習本位、學科本色、促進師生共同成長為核心的課堂,其本質是教學生學,讓學生學會學習,最終促進學生有效學習。打造“學本課堂”是“促進有效學習”課堂變革的愿景與目標。推進“學本課堂”建設要以“學為中心,以學定教,教為學服務”的新型教學觀為指導,使課堂真正成為學生基于學、展示學、交流學、深化學的“學堂”。

二、牢固樹立“學本課堂”的新型教學觀

1.轉變傳統(tǒng)的、落后的課堂教學觀。要努力變當前“滿堂講、滿堂灌、滿堂問、滿堂播放”的課堂為在教師幫助下“讓學生做學習主人”的課堂;變單

一、單向、以終結性評價為主的課堂為多元、多向、過程性與發(fā)展性評價為主的課堂;變“教為中心,以教定學”的傳統(tǒng)課堂教學觀為“學為中心,以學定教”的新型課堂教學觀。

2.確立“學本課堂”的核心價值觀。努力實現(xiàn)“以學為本,以學定教;以教導學,以學促學;還教于學,共同成長”的課堂變革目標。

3.落實“學為中心,以學定教”的新型教學觀。

三、明確構建“學本課堂”的基本要求

1.在組織教學設計和練習設計等環(huán)節(jié)前,教師要明確以下四方面內容:(1)關于“為什么學”:在教學時,教師應思考“為什么學習這一課題(或課文)?”就這一課題而言,教師要明白“本課題在單元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學習本課題在知識和技能以及過程和方法方面的目標是什么”,要清楚在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教育方面的目標。教師在解讀文本時,要有清晰的文體意識。(2)關于“學什么”:從本課題的一般學習內容及所特有的學習內容去考慮。教師必須明晰學生學習的重點、關鍵點是什么以及學習的難點、疑點在哪里。教師在充分了解學情的前提下,在教學中要有整體觀,要懂得取舍。(3)關于“怎樣學”:這是一個思考教學策略問題??傮w來說,學生在前,教師在后。教師要先考慮學的程序,上課過程中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要關注學生思維方法的有效引領。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以及整合課外的擴容學習方式。(4)關于“學得怎么樣”:可通過以下幾方面來評價,如對本課題的重點知識和技能是否掌握?疑點、難點問題是否得到適當破解?學生的學習興趣、習慣和能力是否有所長進?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教育目標是否得到落實?學生學完本課題后,能否較好地回顧其重點知識和技能,并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一、理論框架

“學本” 即在課堂教學中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高度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重在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品質,著力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并以此為根本展開教學活動。

“學本”模式以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為遠景,立足于課堂教學,具有不同層次的目標?!皩W本”首先是以學生的知識掌握為本?!皩W本”還要更關注于促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以學習能力的形成為本。,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也是”學本”目標之一。最后,“學本”也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發(fā)展,要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世界和追求真善美內心。

二、流程結構

“學本”課堂是以學生的學習為主線的教學流程。

“學本”課堂教學模式呈現(xiàn)了充分信任學生,依賴學生的理念,要幫助學生通過自己努力,高效愉快的掌握新知。模式的流程主要有以下幾部分構成:

學前嘗試

這是前置性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先學”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一。教師可結合教材例子,提出一些學習任務,引導學生通過看書、查問、操作等各種方式,對新知進行一定程度的自我認知。并對布置的任務完成情況與完成方法進行激勵性評價。

基礎積累

知識與經(jīng)驗的積累是活力與高效課堂的基礎。學習新知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學本”課堂模式的主體,是“ 先學后教,先生后師”的具體呈現(xiàn)。學習新知不同于以往以教師新授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主體是學生,方式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質疑釋疑等,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嚴格遵行先學后教,先生后師的原則,要充分讓學生展示學習中的思維過程,解決問題的策略。要通過小組合作等形式讓學生思維發(fā)生碰撞,充分調動每位學生參與學習過程。學生教學生,學生與學生爭辯,盡可能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檢驗、運用知識,實現(xiàn)自我學習能力的提升,增強學會新知“我能行”的信念。教師在此過程中,要進行好組織工作,把握好學生學習的節(jié)奏,進行適當?shù)囊I,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

鞏固提升

這是“學本”課堂高效的保證。知識由簡單的認識到內化為能力,為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必須有一個技能練習的過程,“絕知此事要躬行”。鞏固的過程是一個知識分層提升的過程,是對知識化為能力中不斷有新的認識過程,是學生因為不斷成功過關而信心倍增的過程。鞏固過程是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結果不斷認可,不斷反思,不斷質疑,不斷清晰的過程。鞏固過程也是一個知識與生活交匯的過程,是學生體驗學有所有,學以致用的過程,是學生感受世界與人生哲理的過程。鞏固中要實現(xiàn)先練后評,給予學生充分的展示與反思機會。

生本課堂就是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自主學習的課堂。具體表現(xiàn)形態(tài)為——“四突出”、“三轉變”和“四個基本程序”。四突出:

1、突出學生: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完全改變教師講,學生聽的局面。

2、突出學習:整個教學過程處處突出學生的學習、質疑和探究。

3、突出合作:全班分成若干小組,每小組4-6人,無論是課前準備還是上課時的學習,每位學生都必須在小組內充分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

4、突出探究: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探究獲得知識,形成能力。三轉變:

1、變教師灌輸式的教為學生自主性的學,使學生獲得學習動力。

2、變“聽懂了”為“學懂了”、“會學了”,使學生掌握學習方法。

?

生本課堂的心得體會 生本課堂教學四步驟篇五

生本課堂首先是營造了浸潤著民主、平等、激勵和諧的人文課堂環(huán)境。新課程倡導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都是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沒有學生的積極參與,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學習。實踐證明,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參與的深度與廣度,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的效果?!皼]有學生的主動參與,就沒有成功的課堂教學”。因此教師要轉換角色,從“知識的神壇”上走下來,成為學生學習的伙伴,組建起“學習共同體”,與學生平等地交流和探討,允許學生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奇特的想法,暫緩批評,激勵善待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心理自由和安全”課堂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的心智和心靈能自由自在的放飛。

其次是生本課堂對教材進行了“二次開發(fā)”。在尊重教材的基礎上,教師能超越教材,積極地審視、科學地處理加工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之外的教學資源,在激活學生思維方面大做文章、巧作文章。如何調動學生“思維的參與度”呢?要善于開發(fā)、引用情景和案例,巧妙地設置問題,引發(fā)學生心理上的認知沖突,智慧上的挑戰(zhàn),使學生處于一種“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憤悱狀態(tài),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

第三是生本課堂體現(xiàn)了“以學定教”的教學理念。只有建立在學生認知水平、知識能力“最近發(fā)展區(qū)”上的“以學定教”課堂教學才能具有較強的針對性,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也才能最大程度發(fā)生共振共鳴;只有把學生當作學習任務的“首要責任人”,教師由教的“控制者”變?yōu)閷W生學習的“共同體”時,“充滿生機與活力”的課堂才能實現(xiàn);也只有當教師能不拘泥于預設的教案,“眼中有學生”,能及時捕捉到學習進程中的信息并快速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時,課堂教學才能是有效的。同時要把思考的權利、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讓學生有充分表達自己思想和展示思維過程的舞臺,讓他們在質疑問難和討論交流中獲取知識,提升能力,感受成功的愉悅。

最后生本課堂善待了學生差異。正是因為學生學業(yè)的參差不齊、興趣愛好有別、個性價值多元,才使得我們的社會色彩斑斕,紛繁復雜。若用同一標準同一把尺子去要求和評價所有同學,每個同學都會被過早地貼上好中差的標簽。但多元智能告訴我們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優(yōu)勢智力領域,每個人都可能獲得成功,因此面對富有個性的學生,要學生會善待、寬容、欣賞學生,用“放大鏡”去捕捉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讓每位學生在教師的激勵中不斷超越自我,不斷獲得身心教育發(fā)展的增值。

形成生本課堂教學形態(tài)

怎樣逐步形成獨具個性特色的“生本課堂”教學形態(tài)?

1、學習為先,導航“生本課堂”

生本課堂應具有什么的形態(tài),與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有何區(qū)別,如何去建構,哪些理論可指導生本課堂的建構,生本教育應具備什么樣教學觀、教師觀、學生觀、評價觀……等一系列問題時只能從閱讀學習和案例分析中尋找到答案。我們要把“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當作教師的一種職業(yè)生活方式,讓學習研究成為習慣、反思交流變成常規(guī)?!梆B(yǎng)其根侍其實,加其膏希其光”,唯有閱讀學習才能轉變我們的教育理念,才能充盈我們的教育思想和教學智慧。通過閱讀學習來引領導航生本課堂。

2、實踐為基,踐行“生本課堂”

教育理念只有根植于課堂實踐的這片土壤才能具有鮮活的生命力,才能生根、發(fā)芽、開花,并結出豐碩的果實;唯有教學實踐才能檢驗生本理念是否內化、生本課堂是否構建、生本發(fā)展性評價是否建立。每位教師要以三尺講臺為舞臺,努力探索、不斷實踐、優(yōu)化完善生本課堂,從而建構出不同學科和個性特色的生本課堂新形態(tài);同時學校要“五課并舉”即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的示范課、教研組長的研究課、青年教師的匯報課和達標課、教研組內的公開課,為教師搭建踐行生本課堂的平臺,力促生本課堂的建構。

3、反思為本,優(yōu)化“生本課堂”

名師==經(jīng)驗+反思。教師的成長研究表明教師的經(jīng)驗源于時間的積累,一般在10--15年可成為一個富有經(jīng)驗的教師,但大部分不能超越經(jīng)驗型教師而成為名師和研究型教師,其原因是缺乏反思。“吾每日三省吾身”。每位教師要學會在言談和行動中思考生本教育,學會在撰寫與生本課堂有關的教育敘事、案例和課例分析中反思生本課堂,學會在反思批判中促使自身的專業(yè)成長。

發(fā)展性評價指標

“生本課堂發(fā)展性”評價指標應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是否重視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

“生本課堂”要求教師在對教材的進行二次開發(fā)的基礎上,設置問題情景,引發(fā)認知沖突,建立起智慧上的挑戰(zhàn),激發(fā)學生參與知識形成過程的興趣,從而讓學習過程成為學生自主建構知識的過程,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判斷課堂教學是否有效,不僅要看學生積累知識的量,更要看學生參與知識形成過程中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有多少知識是通過自己探究建構的。因而學生有無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是判斷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衡量是否是“生本課堂”的一個重要評價指標。教師是否重視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1學生參與的方式:個別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不是形式上的大合唱,而是實質性的思考、表達、討論與交流。2學生參與的廣度與深度:包括學生自主活動和學習的時間,學生回答問題和動手操作的人次等;3參與的效果: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思維能力的開發(fā)程度及情感態(tài)度的提升效果。

2、是否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生本課堂”應把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放在一個顯著的位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創(chuàng)設探究情景,搭建探究平臺,問題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知識讓學生自主生成,規(guī)律讓學生自主歸納,最后通過舊知衍生出新知。可從以下幾方面來評價教師是否關注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在一節(jié)課中,教師提出了多少個開放性問題?教師是否尊重學生不同的觀點和意見?教師對學生的獨特見解是否有意識地加以表揚和激勵?學生自主探究和解決問題的時間有多少?學生主動提問的次數(shù)有多少?學生能否多角度的思考問題?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有多少人次?學生回答問題是否有新意和靈活性?

3、是否使課堂教學保持有效的互動

生本課堂的教學過程是認知建構、師生互動、情感體驗多向交流過程,評價一堂課是不是高質量的課,是不是“生本課堂”,教師能否使課堂保持有效和深層互動是一條重要指標。評價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分析判斷:是教師擁有“言語霸權”還是“民主協(xié)商”?是“先教后學”還是“先學后教”?是“示范模仿、講解接受”還是“自主探究、參與體驗”?是教師的“包辦代替”還是學生的“自主建構”?是僅重視“知識結果”還是“過程與結果”并重?

4、是否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生本課堂”追求三維目標的整合,即以知識和能力為主線,分層落實,面向全體學生;以過

程和方法為核心,啟發(fā)學生,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以情感和態(tài)度為動力,促使學生主動發(fā)展。而積極的情感體驗只能建立在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之上,建立在學生不斷的成功和進步之上,因此教師能否營造民主、和諧、寬松課堂環(huán)境是學生獲得積極情感體驗的前提條件??疾旖處熓欠耜P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判斷:1教師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課堂情景的程度:教師是否有激情,精神是否飽滿;是否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授課過程能否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情感共鳴;是否善于表揚激勵學生,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是否善于體察學生的變化,恰當調控教學;是否善待、寬容和欣賞學生。2學生情感投入的程度:學生注意力是否集中,有無高漲的學習熱情和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能否保持內在的學習興趣和需要?!吧菊n堂發(fā)展性”評價指標應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是否重視學生主動參與課堂學習

“生本課堂”要求教師在對教材的進行二次開發(fā)的基礎上,設置問題情景,引發(fā)認知沖突,建立起智慧上的挑戰(zhàn),激發(fā)學生參與知識形成過程的興趣,從而讓學習過程成為學生自主建構知識的過程,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判斷課堂教學是否有效,不僅要看學生積累知識的量,更要看學生參與知識形成過程中思維的深度和廣度,有多少知識是通過自己探究建構的。因而學生有無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是判斷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一個重要指標,也是衡量是否是“生本課堂”的一個重要評價指標。教師是否重視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評價:1學生參與的方式:個別學習與小組合作學習相結合,不是形式上的大合唱,而是實質性的思考、表達、討論與交流。2學生參與的廣度與深度:包括學生自主活動和學習的時間,學生回答問題和動手操作的人次等;3參與的效果: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思維能力的開發(fā)程度及情感態(tài)度的提升效果。

2、是否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生本課堂”應把創(chuàng)新意識和能力的培養(yǎng)放在一個顯著的位置,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善于創(chuàng)設探究情景,搭建探究平臺,問題讓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知識讓學生自主生成,規(guī)律讓學生自主歸納,最后通過舊知衍生出新知??蓮囊韵聨追矫鎭碓u價教師是否關注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在一節(jié)課中,教師提出了多少個開放性問題?教師是否尊重學生不同的觀點和意見?教師對學生的獨特見解是否有意識地加以表揚和激勵?學生自主探究和解決問題的時間有多少?學生主動提問的次數(shù)有多少?學生能否多角度的思考問題?學生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有多少人次?學生回答問題是否有新意和靈活性?

3、是否使課堂教學保持有效的互動

生本課堂的教學過程是認知建構、師生互動、情感體驗多向交流過程,評價一堂課是不是高質量的課,是不是“生本課堂”,教師能否使課堂保持有效和深層互動是一條重要指標。評價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分析判斷:是教師擁有“言語霸權”還是“民主協(xié)商”?是“先教后學”還是“先學后教”?是“示范模仿、講解接受”還是“自主探究、參與體驗”?是教師的“包辦代替”還是學生的“自主建構”?是僅重視“知識結果”還是“過程與結果”并重?

4、是否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生本課堂”追求三維目標的整合,即以知識和能力為主線,分層落實,面向全體學生;以過程和方法為核心,啟發(fā)學生,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以情感和態(tài)度為動力,促使學生主動發(fā)展。而積極的情感體驗只能建立在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之上,建立在學生不斷的成功和進步之上,因此教師能否營造民主、和諧、寬松課堂環(huán)境是學生獲得積極情感體驗的前提條件??疾旖處熓欠耜P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判斷:1教師創(chuàng)設寬松和諧課堂情景的程度:教師是否有激情,精神是否飽滿;是否善于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授課過程能否引起學生的興趣和情感共鳴;是否善于表揚激勵學生,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是否善于體察學生的變化,恰當調控教學;是否善待、寬容和欣賞學生。2學生情感投入的程度:學生注意力是否集中,有無高漲的學習熱情和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能否保持內在的學習興趣和需要。

生本課堂發(fā)展歷程

中小學個性化教育[生本課程]是教育部國家教師科研“十二五”規(guī)劃全國重點課題、中小學個性化教育“生本課堂”行動研究總課題組的科研課題。[生本課程]的“生本課堂”教學法,是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為教育理念,以學生的積極參與為前提,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

早在2003年,[生本課程]科研小組就以學生為本的個性化教育開展了教育教學研究。在近10年時間里,科研組在全國各地不同區(qū)域的30多座城市開展了教學實驗,近萬名小學生參加了“生本課堂”的學習和訓練,近千名一線教師參加了教學技能培訓或進行了理論學習。課題組經(jīng)過多年的努力,[生本課程]專家和一線科研教師在行動研究中總結提煉出[生本課程]的“7·3黃金法則、6大系統(tǒng)板塊和5大教學方法”,形成了獨特的[生本課程]導學理論和“生本課堂”教學形態(tài)。

20xx年3月,項目正式立項國家“十二五”課題。課題開題后,總課題開始有計劃的在全國各地發(fā)展實驗校區(qū),目前北京總部導學館已經(jīng)為推進中國個性化教育的發(fā)展推波助瀾做出革命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