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漢語字典薯字的解釋
薯

拼音 shǔ 注音ㄕㄨˇ
部首艸部 總筆畫16畫 結(jié)構(gòu)上中下
五筆ALFJ 五行 統(tǒng)一碼85AF
筆順一丨丨丨フ丨丨一一丨一ノ丨フ一一
名稱橫、豎、豎、豎、橫折、豎、豎、橫、橫、豎、橫、撇、豎、橫折、橫、橫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shǔ(ㄕㄨˇ)

⒈ ?〔薯莨〕a.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上有纏繞莖,地下塊莖,可用來染棉、麻織品;b.這種植物的果實。

⒉ ?〔薯蕷〕多年生草本植物,莖蔓生,塊根為圓柱形,可食。通稱“山藥”。

⒊ ?〔甘薯〕a.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蔓匍匐地面。塊根可食,亦可制糖和酒精;b.這種植物的塊根。均通稱“紅薯”、“白薯”;亦稱“番薯”、“山芋”、“地瓜”、“紅苕”。

⒋ ?〔馬鈴薯〕a.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塊莖可食;b.這種植物的塊莖。均亦稱“土豆兒”、“山藥蛋”、“洋芋”。

異體字

  • ?

漢英互譯

potato

造字法

形聲:從艸、署聲

English

yam, tuber, potato


※ 薯的意思、基本解釋,薯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shǔ

〈名〉

(1) 薯類作物的統(tǒng)稱 [potato;yam]

藷藇,署預也?!稄V雅》。王念孫曰:“今之山藥也。根大,故謂之藷藇

景山,其上多藷藇?!侗鄙浇?jīng)》。藷與藇同。

(2) 一種草本植物的塊莖,這種植物的膨大地下莖,富含淀粉可食。如:白薯;大薯;薯芋(薯蕷);薯糧(以薯為糧)

康熙字典

薯【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畫:20畫,部外筆畫:14畫

《唐韻》常恕切。薯蕷。俗藷字。詳藷字註。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藷【卷一】【艸部】

藷蔗也。從艸諸聲。章魚切

說文解字注

(藷)藷蔗也。三字句?;蜃髦T蔗、或都蔗。藷蔗二字曡韻也。或作竿蔗、或干蔗。象其形也。或作甘蔗。謂其味也?;蜃骱?。服?通俗文曰。荊州竿蔗。從艸。諸聲。章魚切。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