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
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而
⒈ ?古同“爾”,代詞,你或你的:“而翁歸,自與汝復(fù)算耳”。
⒉ ?連詞(a.表平列,如“多而雜”。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遞進,如“而且”。d.表轉(zhuǎn)折,如“似是而非”。e.連接肯定和否定表互為補充,如“濃而不烈”。f.連接狀語和中心詞表修飾,如“侃侃而談”。g.插在主語謂語中間表假設(shè),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⒊ ?表(從……到……):從上而下。
異體字
- 洏
- 耏
- 髵
- 能
漢英互譯
and that、moreover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and; and then; and yet; but
※ 而的意思、基本解釋,而是什么意思由查信息-在線查詢專業(yè)必備工具在線字典查字提供。
詳細解釋
基本詞義
◎ 而
〈名〉
(象形。小篆字形,象胡須形。上面的“一”表示鼻端,“|”表示人中;下面分內(nèi)外兩層,外層象兩腮的胡子,內(nèi)層象生在嘴下的胡子?!岸笔菨h字部首之一。本義:頰毛) 同本義 [bristles on the jaws]
而,頰毛也?!墩f文》
詞性變化
◎ 而
<連>
(1) 從古沿用下來的連詞,可連接詞、短語和分句,表示多種關(guān)系 [and;furthermore;moreover;but also;into the bargain;if;in case;however]
(2) 表示并列關(guān)系
永州之野產(chǎn)異蛇,黑質(zhì)而白章?!?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3) 表示遞進關(guān)系
君子博學(xué)而日參省乎己?!盾髯印駥W(xué)》
(4) 表示承接關(guān)系
余方心動欲還,而大聲發(fā)于水上?!巍?蘇軾《石鐘山記》
(5) 表示轉(zhuǎn)折關(guān)系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盾髯印駥W(xué)》
(6) 表示假設(shè)關(guān)系
諸君而(如果)有意;瞻余馬首可也?!濉?徐珂《清稗類鈔·戰(zhàn)事類》
(7) 表示修飾關(guān)系,連接狀語
吾恂恂而起。——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 而
〈代〉
(1) 你;你的 [you;your]
予豈不知而作?!对姟ご笱拧どH帷?/p>
余知而無罪也?!蹲髠鳌ふ压辍?/p>
子歸,歿而父母之世?!秶Z·吳語》
盡于酒肉,入于鼻口矣,而何足以知其所自來?——《莊子·徐無鬼》
而翁歸,自與汝復(fù)算耳?!读凝S志異·促織》
(2) 又如:而翁(你的父親)
(3) 這樣,此 [this]
同是被逼迫,君而妾亦然。——《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4) 又如:而夫(此人;這人)
◎ 而
〈助〉
(1) 表示偏正關(guān)系,相當于“之”,“的” [of]
虞之與 虢,相恃而勢?!痘茨献印と碎g》
(2) 與“上”、“下”、“前”、“后”、“來”、“往”連用,相當于“以”
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易·系辭上》
◎ 而
<語氣>
(1) 用于句中,表示反問,相當于“難道”,“豈” [how could;how is it possible]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論語·顏淵》
(2) 用于句末,相當于“耳”,“哪”
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論語·微子》
◎ 而
〈動〉
(1) 如,好象 [seem;like]
溺死者千有余人,軍驚而壞都舍?!秴问洗呵铩?/p>
(2) 另見
基本詞義
◎ 而
通“能”。
〈名〉
才能 [ability]
然計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義為政故也?!赌印ど型隆?/p>
戒之戒之,微而異之?!豆茏印醒浴贰N⒍?,猶無能。而、能古字通用
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豆茏印ば】铩?/p>
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渡叹龝ど鞣ā?/p>
〈動〉
(1) 能夠 [can]
桀紂幽厲……不而矯其耳目之欲。——《墨子·非命下》
不逢湯武與 恒繆兮,也孰去而知之?《楚辭·九章·惜往日》
(2) 另見
康熙字典
而【未集中】【而部】 康熙筆畫:6畫,部外筆畫:0畫
《廣韻》如之切《集韻》《韻會》人之切,音栭。《正韻》如支切,音兒?!墩f文》頰毛也?!对]》臣鉉等曰:今俗別作髵,非是。《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作其鱗之而?!对]》之而,頰也。
又《玉篇》語助也?!对姟R風(fēng)》俟我於著乎而。
又《書·洪範》而康而色?!秱鳌啡戤敯踩觐伾?。
又《詩·小雅》垂帶而厲。《箋》而亦如也。
又《詩·大雅》子豈不知而作。《箋》而,猶與也。
又《禮·檀弓》而曰然。《註》而,猶乃也。
又《韻會》因辭,因是之謂也?!墩撜Z》學(xué)而時習(xí)之。
又《韻會》抑辭,抑又之辭也?!墩撜Z》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
又《韻會》發(fā)端之辭也。
又《集韻》奴登切,音能?!兑住ね拓浴芬私ê疃粚?。《釋文》鄭讀而曰能,能猶安也。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
而【卷九】【而部】
頰毛也。象毛之形。《周禮》曰:“作其鱗之而?!狈捕畬俳詮亩?。如之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別作髵,非是。
說文解字注
(而)須也。象形。各本作頰毛也、象毛之形。今正。頰毛者、須部所謂?須之類耳。禮運正義引說文曰。而、須也。須謂頤下之毛。象形字也。知唐初本須篆下頤毛也。而篆下云須也。二篆相爲轉(zhuǎn)注。其象形、則首畫象鼻耑。次象人中。次象口上之頾。次象承漿及頤下者。葢而爲口上口下之總名。分之則口上爲頾??谙聽戫?。須本頤下之專偁。頾與承漿與頰?皆得偁須。是以而之訓(xùn)曰須也象形。引伸假借之爲語?。或在發(fā)端。或在句中?;蛟诰淠?。或可釋爲然?;蚩舍尃懭纭;蚩舍尃懭辍;蜥尃懩苷?、古音能與而同。叚而爲能。亦叚耐爲能。如之切。一部。周禮曰。作其鱗之而。工記梓人文。鄭云。之而、頰也。戴先生云。鱗屬頰側(cè)上出者曰之。下?者曰而。此以人體之偁施於物也。按顧氏玉篇以而部次於毛毳冄之後。角皮之前。則其意訓(xùn)而爲獸毛。絕非許意。凡而之屬皆從而。
- 而的詞語 組詞
- 而的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