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忠武王祠》鑒賞
原文
匹馬南來渡浙河,汴城宮闕遠(yuǎn)嵯峨。
中興諸將誰降敵,負(fù)國奸臣主議和。
黃葉古祠寒雨積,清山荒冢白云多。(“清山”一作“青山”)
如何一別朱仙鎮(zhèn),不見將軍奏凱歌。
賞析
這首詩作于土木堡之變后,明英宗朱祁鎮(zhèn)被俘,幾十萬精銳全軍覆沒,韃靼大軍壓境,明王朝危在旦夕,在這個時候有很多人勸皇上放棄國都,南下遷都南京,以躲避韃靼大軍的刀鋒,在一片遷都聲中,于謙力排眾議,極力要求堅守北京,堅決打擊韃靼大軍。這首詩用南宋遷都的故事來向人們說明遷都是錯誤的,在這首詩中,于謙很痛心宋的遷都,他更痛心當(dāng)今的的時事,詩中雖然沒有直說他的政治主張,但是全詩強(qiáng)烈的侵透他的堅守北京的主張。
于謙簡介
唐代·于謙的簡介
于謙(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號節(jié)庵,官至少保,世稱于少保。漢族,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錢塘縣人。因參與平定漢王朱高煦謀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擔(dān)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撫。明英宗時期,因得罪王振下獄,后釋放,起為兵部侍郎。土木之變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鈺監(jiān)國,擢兵部尚書。于謙力排南遷之議,決策守京師,與諸大臣請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師,督戰(zhàn),擊退之。論功加封少保,總督軍務(wù),終迫也先遣使議和,使英宗得歸。天順元年因“謀逆”罪被冤殺。謚曰忠肅。有《于忠肅集》。于謙與岳飛、張煌言并稱“西湖三杰”。
...〔 〕